怎样在做事的时候更专注(做事总是无法专注)

相信很多人小时候都没少被大人训斥说:“怎么一天到晚就知道玩,赶紧做功课去。”很多为人父母的也经常管教孩子说:“不能贪玩,要好好学习”。

在汉语中有一个叫“玩物丧志”的成语,是一个贬义词,意思是说沉迷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贪恋一些兴趣爱好,就会丧失进取之心,有很大的害处,是不可取的。

总之,在大多数人的观念中,不管是大人还是小孩,“玩”就等同于虚度光阴,是自我放纵,是不能接受的。

而陈婕君在《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书中却指出,玩耍不等同于放纵,高质量的玩耍存在积极的一面,并且,一个人玩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生的质量。

怎样在做事的时候更专注(做事总是无法专注)(1)

陈婕君是美国麻省心理咨询师,有14年的临床心理咨询经验,曾在2017年被壹心理评为中国最具影响力50位心理学家之一。她除了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还在高校开展临床心理学教学。

《可塑的我》这本书探讨了自我发展的过程,以及探讨如何通过心理学更好地塑造出完整、成熟的自我,并且真正掌控自己的人生。

那么,在自我发展的过程,玩耍有什么积极意义呢?为什么说玩耍质量与人生质量有关系呢?

怎样在做事的时候更专注(做事总是无法专注)(2)

01、通过玩耍找回天生的专注力和创造力

首先我们来看看玩耍的定义是什么,什么是高质量的玩耍?

在汉语词语中,玩耍解释为做轻松愉快的活动,游戏。高质量的玩耍指在玩耍的过程中有充足的安全感,不用害怕别人失去,也不用害怕别人讨厌,是一副完全投入、专注、倾情享受、自由自在的状态。

然后,我们来听听名人是怎么解读“专注”和“创造力”的。

对于“专注”,美国作家、演说家马克·吐温曾说:人的思想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吃惊的成绩来。

关于“创造力”,法国心理学家爱德华·德·波诺这样说过:毫无疑问,创造力是最重要的人力资源。没有创造力,就没有进步,我们就会永远重复同样的模式。

由此可见,专注力和创造力对个人的自我发展非常重要,但很多人却欠缺这些能力。

在《可塑的我》这本书中,陈婕君指出,人类天生并不缺少好奇心、专注力和创造力,这些能力是所有人天生就自带的状态。这一点从孩子玩耍时的状态可以看得出来,也许只是一个玩具、一堆积木,一块橡皮泥,或者只是一堆沙子、几块石头,孩子们却可以非常投入地玩上大半天。他们在玩的过程充满想象力和创造力,例如把积木搭建出不同的房屋、城堡,给每个玩具分派不同的角色,给布娃娃变换不同的发型、服饰等等,他们在玩耍时充满创造力和专注的状态,其实是人类天生就有的。

如果我们发现自己在学习或工作时很难集中注意力,我们要做的不是学习怎么重建这些能力,而是要学习怎么恢复到天生的状态。

其中最好的方法就是重新学会玩耍,因为在玩耍时,人的创造力、精力、专注度是最高的,并且,有了玩耍的状态作为参照物,我们才能形成专注状态的标准,才能知道如何调节自己的精力以维持专注状态的方法。

怎样在做事的时候更专注(做事总是无法专注)(3)

02、如何通过玩耍找到自己喜欢的事情

美国的飞机发明家莱特兄弟,从小就喜欢把破铜烂铁当作玩具来玩,他们时常把捡来的旧时钟、磅秤等拆开来研究,然后再装回去。

1878年的圣诞节,莱特兄弟的爸爸送给他们一个会飞的玩具,看到玩具发出呜呜的声音飞上空中,莱特兄弟高兴坏了,也对这个玩具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出于好奇,他们把玩具拆开来研究,并尝试仿照制作小飞行器。在反复研究的过程,兄弟俩萌发了制造飞机的愿望。

后来,通过多年研究和实验,莱特兄弟的梦想终于变成了现实。1903年12月17日,兄弟俩制造的第一架飞机试飞成功。

莱特兄弟通过玩耍,找到自己兴趣所在,从而投身于飞行研究,为人类做出伟大的贡献。

陈婕君说:玩耍能帮助人们了解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到底应该在哪些方面投入精力或哪些方面最适合投入精力。

如果人们如果在儿童时期没有自由自在地充分玩耍,那么长大后就容易受他人的观点所左右,也不知道自己喜欢干什么,所以在面临选择的时候,选择的往往是他人觉得适合的事情。

那么,要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呢,解决方法同样是学习如何玩。在练习玩耍之前,要思考如下三个问题:

第一、回忆从小到大有没有做过哪些因为太投入而忘记时间的事,当时在做些什么?

第二、上一次放肆玩耍并且觉得很开心是什么时候?当时跟谁在一起?在做什么?

第三、回忆你上一次玩耍后,是感觉充实还是空虚?玩耍后感觉充实或空虚是区分真正的玩耍和放纵娱乐的标准。

当然,练习玩耍不能只是玩电子游戏,还要每天变着花样玩,特别可以试试玩一些看起来没有意义的事情,例如看看蚂蚁搬家、晒晒太阳、看看公园的大爷下棋、跟着大妈跳跳广场舞等等。

在练习玩耍的过程中,可以会引发各种被压抑的情绪,会让人感到难受,不过,我们没必要逃避这些情绪,因为它们可能就是我们重新获得发展生机的重要动力。

陈婕君说,只要能重新开始投入地玩耍,就可以帮我们发掘“我玩什么时比较高兴”,能帮我们找到自己真正喜欢的事,而且,很多原来的强迫性思维,很多职业上的困境都会得到解决。

怎样在做事的时候更专注(做事总是无法专注)(4)

03、通过玩耍发展真正的人际关系

在《可塑的我》中,陈婕君说:和一个人玩到一起后建立起来的关系,同和一个志同道合的人建立起的革命友谊一样,这种关系很可能是牢不可破的。

这是因为在与他人玩耍的过程中,我们要跟他人互相协调,不但要顾及他人的感觉,也要顾及自己的感受。同时,在玩耍的过程中,我们需要不断调整自己,看如何能让自己玩好也能与别人相处好,慢慢地识别出什么样的人才适合做自己的朋友。并且,通过玩耍,我们能更好地了解他人,也通过他人这面镜子从更多层面了解自己。

以上这些过程都是自然发展而不是刻意为之的,所以说,跟别人能否玩到一起,决定了以后是否能真正成为朋友,还是止步于互相加微信好友。

钱钟书曾在《围城》中这样说过:旅行最实验得出一个人的品行。旅行时最劳顿麻烦,叫人本性毕现。经过长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讨厌的人,才可结交做朋友。

如果把旅行视作玩耍的说,这话也可以理解为:能玩耍到一起的人才能做朋友。

如果你想扩大自己的社交圈,想结识更多朋友,不妨多参与社交活动,通过高质量的玩耍,发展出真正的人际关系。

怎样在做事的时候更专注(做事总是无法专注)(5)

《可塑的我:自我发展心理学的35堂必修课》让我们认识到,玩耍不等于放纵,不等同于虚度光阴,反之,玩耍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起到积极的作用。小时候玩耍的质量,与长大后的学习状态、工作状态、维持亲密关系都密切相关。

所以,即使错过了童年的玩耍,今天的我们也可以重新学会玩耍。通过玩耍,能有助于恢复我们没有发展出来的心理功能,例如专注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能结识更多真正的朋友;找到自己所喜欢的事情,突破事业瓶颈,走出人生困境。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