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窗外的夜色(那诱人的雨)

那窗外的夜色(那诱人的雨)(1)

我喜欢雨,对它特别有感触。小雨润人心扉,中雨松缓精神,大雨震撼眼帘。小时候的乐事大都和雨有关。

我家住在长江边上的一座小山上,一年四季,雨水说多不多,说少呢,可能有相当一些人会不认同,那就用一个都能接受的词语:偏多。

那窗外的夜色(那诱人的雨)(2)

春季绵绵细雨一下就是一周,但却不使人厌烦。春雨一下,枯萎的田野慢慢复苏,枯黄的野草重新变得鲜艳、嫩绿,似乎都能品尝到它的鲜嫩可口。那种震撼人心的生机让人心中充满了喜悦。

夏季滂沱大雨与温文尔雅的中雨夹杂而至,山田渐满,满而入溪。夏季的大雨来得猛,来得烈,来得震撼人心。大雨滂沱,电闪雷鸣,黑云低垂,狂风呼啸,好似世界从白昼陷入了黑暗。听着那雨点敲击地面打鼓般的雨声,看着那狂风肆掠的场面,嗅着那带着浓浓水汽的泥土的芬芳,让人既震撼又振奋。而中雨则是完全不同的。它像温文尔雅的君子,来到山林,来到田野间,既不过于温柔,也不过于猛烈,而是慢慢地滋润着从鲜绿变为深绿的山野。

对讨厌的,我就暂且对它只字不提。

那窗外的夜色(那诱人的雨)(3)

那窗外的夜色(那诱人的雨)(4)

春雨、夏雨一来,只要下得时间长一点,让梯田里的水溢出来,接下来就是我最喜欢的活动了。看着牛毛般的细雨,不温不火的中雨,滂沱的大雨,总是期望他们下长一点,下大一点,又怕它们下得太长、太大,纠结的小脸充满惆怅。

等雨一小,我就急匆匆地戴上草帽,带上工具出门了。在梯田的阙口处放上一个簸箕或者在一下块梯田接水的地方放上一个背篼;在平而长的排水沟下方,堵上一堆杂草;在宽而陡的泄水沟下放上一个背篼;在山林子的小水沟上,设置一层又一层的石块。也许你会好奇我这是在做什么,也许你已经猜出了我在做什么。这也许是梯田地区的农家孩子独有的童年趣事了。

春季鱼卵慢慢孵化,变成小鱼;小鱼慢慢长大变成大鱼。雨一下,鱼儿顺水而出,从一块梯田到另一块;从一块梯田顺着排水沟从山上流到山脚;从梯田流到山林;从梯田流到大路。运气好的你,总能在山野间捡到这个多雨的季节里独特的田间美味。这就是欢快地顺水而下,然后碰到你的陷阱,被堵在那里的鱼儿。而你只需要时不时跑去检查一下,就像寻宝一样,在陷阱杂草中发现一个又一个的惊喜,然后欢快地从簸箕、杂草、背篼、石块中抓起一条又一条的鱼。其中印象最深刻的,莫过于有一次,刚好放置好一个簸箕,然后就看见鱼儿从上方的梯田顺着水流,冲进你的簸箕里,一条接着一条,一条又一条。最后,塑料口袋实在装不下了,才急忙跑回家换水桶。当然,至于我爷爷的这块养鱼的水田最后损失了多少条鱼,我就不知道了!

那窗外的夜色(那诱人的雨)(5)

秋季的雨后,干涸的梯田,重新有了一层浅浅的水。这时会有泥鳅钻出土壤,会有大鱼从有水的田中冲出,在一块一块刚刚有水的梯田中畅游。看着半露出水面的鱼鳍,欢快地丢掉鞋子,跳入田中,上演一场人鱼追逐的大戏。至于抓不抓得到,已经不重要了。

在抓鱼的童年中,我遇到过会逆流而上斗水的鱼,就像跳跃龙门的那样,不断地向上游冲击;也遇到过在在湿润的土地上游走跳跃的鱼;也遇到在湿润的土地上蜿蜒而行的泥鳅与黄鳝;更是看到过偏平偏平的像菜板一样的鱼。这些都是雨带来的欢乐,这都是雨中的童年。

在年复一年的抓鱼中,我告别了童年,走进了校园,读了大学,又参加了工作。回家探亲,不免又会到童年抓鱼的田间地头。但是,梯田中的鱼却没有那么多了。以前,母亲只要是在稻田中舀水,都能舀起鱼来。每年收割水稻时,跟在半桶(打谷桶)后面。只要他们拉着半桶往前走,在它拖过的地方往往都能抓到鱼。但现在很多种类的鱼几乎绝迹了。

由于过度使用化肥、农药以及电鱼、药鱼等非法活动的猖獗,水还是那么清澈,但已经没有什么鱼了。每次下雨出去,空手而去,空手而归!走在以前上学的路上,再也没有那么容易捡到鱼了!看着天空中的朦胧细雨,再看看了无生气的田渠,油然而生无限的失落!

如今,我在攀枝花工作。这是我的第二故乡。攀西地区气候明显分为旱季、雨季!冬春雨量较少,天气干燥而暖和,却正是

猫冬的好地方。走到哪里,都有温暖的阳光照耀,既不用担心突然天降暴雨,也不必担忧绵绵无绝期的细雨。攀枝花的冬季即使有雨,也是来得快,去得快,绝不会拖延着不离开。它倒更像是一个行事干练果敢而又体贴的人,风风火火来,风风火火去。阳光一照,春回大地,依旧那么温暖,依旧那么干燥。夏秋季节的雨,更是体贴。当全国各地都在被高温煎熬的时候,攀枝花的雨用一场又一场的降水为大家带来凉爽,而且它多在晚上的时候降临,体贴得让人感动,凉爽地助你入眠。即使再大的雨,也不担心城市被淹没,山城的主干道总能及时地把水排出。攀枝花的雨就是这么的体贴,这么让人喜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