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舱石的作用是啥(原创压舱石的作用大)

压舱石的作用是啥(原创压舱石的作用大)(1)

什么叫“压舱石”?船在航行时,如果是空船,船的整体重心在水面以上,那样就容易翻船。所以空船航行时,或者载重不够时,都备有“压舱石”,可以避免翻船,装货够载时再卸掉它。

“压舱石”用来比喻作用大

在国家经济建设上,李克强说投资是经济增长的压舱石,起着推动经济发展的稳定器作用。我国经济发展不仅实现了自身经济、贸易体量的双增长,也成为全球经济稳定的“压舱石。”

在对外交往中,说“四个文件”是中日关系的压舱石。我们知道“四个文件”规定了解决中日关系问题的一系列原则,包括要互相尊重,不诉诸武力解决分歧和争端,对历史问题要反省等等。没有这些原则就什么也谈不到。

还说经贸关系是中美关系的压舱石,也是中英、中希关系的压舱石。

“压舱石”有来头

三国时期吴国吴郡吴县有一位陆绩,他为官清廉,严格律己,不义之财,一毫不取。他当了几年太守,任期届满,便请求辞官归乡,得到批准后,动身归乡之时,他的行李非常少,全部家当装到船上,也占不了多少空间。艄公一看货物太轻.怕这样开船会出乱子。陆绩问怕什么?艄公说,船装得太轻.遇到大风浪.就容易翻船。你一家四口,所带的东西太少,船太轻,得想办法增加重量才行。

陆绩与艄公和家人商量,买了两只大瓮和一担笋干,瓮里装满咸菜搬上船。但船还是吃水太浅,艄公仍然不敢开行。若要再买货物,陆绩身上的银子已经所剩无几。情急之中,忽然看到岸上有一块大石头,足有七八百斤重。陆绩问明是一块无主的石头,便请人搬它上船。岸边有几个白发老人感到很奇怪,有人猜测说:陆大人学问渊博,这块石头会不会有什么来历?

有了这块大石头压舱,船便开始远航。走到中途,突然遇到水盗。水盗揭开正在烧菜的锅,一看里面只是青菜,以为这官是个守财奴。翻箱倒柜检看,还是一无所获。又揭开舱底,发现了那块巨石,更加疑惑不解。一问,才知道是用来压舱的。水盗首领感动地说:我在江湖上闯荡了这些年,这样的官船,还是头一次遇到。艄公插话说:这位便是陆绩太守,他在任上两袖清风。他的俸银,往往都用来周济亲友和百姓,今日回江南,只有几件破行李。水盗首领听了,抱歉地对陆绩说:早知道是陆大人的船,我们就不来打搅了。因为陆绩为官清廉的美名,早巳远近知名。

回到家乡,母亲见儿子两手空空.说:这才是我的好儿子。要是你满载财宝赃物回来,我就不认你了。

乡亲们看见船上只有两件行李和一块石头,都称赞陆绩不愧是“清廉太守”,并把那块石头取名为“廉石”。那块压舱的石头,还被当地士人收藏了起来.并吟诗赞颂道:

“太守清廉囊自空,任满辞官,只能买一担干竹笋,两瓮腌咸菜。虽说行李萧然,却远胜衣锦还乡;

“破浪航行船须重,为保平安,急寻来八百斤巨石,千里压舱底。莫道富贵无缘,偏赢得世代流芳。”

苏州状元吴宽还作了篇《廉石记》,以纪念这位太守陆绩。此石至今犹存,成了赞誉廉政的珍贵文物。

  关于陆绩还有许多故事

陆绩是汉末庐江太守陆康之子,博学多识,通晓天文、历算,星历算数。孙权任用它做奏曹掾,陆绩常以说话太直让人忌惮。陆绩即便在军中也不停写作,曾作《浑天图》,注《易经》,撰写《太玄经注》。

  陆绩幼时曾怀桔遗亲

“陆绩怀橘”的故事被选入古时的二十四孝。他的父亲和袁术很要好。陆绩六岁时,曾随父到九江去拜见袁术。袁术拿出许多橘子来让陆绩吃。 陆绩偷偷地把三个橘子装在袖子里,等到告别的时候,这三个橘子从袖子里跌到地上。袁术笑着说:“陆郎呀,你做为小客人,怎么还暗里藏了主人的橘子,不怕别人笑你是偷橘子吗?”陆绩双膝跪倒,回答道:“我母亲很喜欢吃橘子,所以想带几只回去给母亲吃,非常惭愧!”袁术听了,十分赞叹陆绩小小年纪懂得孝敬父母。

《孝经》说:“谨身节用,以养父母。自天子以至于庶人,孝无终始。而患不及者,未之有也。”

  陆绩年少却见解非凡

孙策占领江东后,在吴郡(今苏州),延请张昭、张纮、秦松作为上宾,一起讨论关于四海尚未太平,须用武力来平定。当时陆绩年少,也坐在最后面,只听他在远处大声言道:“昔管夷吾相齐桓公,九合诸候,一匡天下,不用兵车。孔子曰:‘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今论者不务道德怀取之术,而惟尚武,绩虽童蒙,窃所未安也。”意思是说,当年管夷吾在齐桓公手下为相,曾经九次聚合诸侯,一统天下,未曾动用兵车。孔子说过:如果远方的人不服从,只要专心修正文德,他们自己就会来投降的。现今讨论的人不务求怀取道德的本领,而只是崇尚武功,我陆绩虽是年幼,对这样的议论感到不安。在座的张昭等人听到少年陆绩这样的发言,都非常惊讶。

  开凿“怀橘井”影响深远

任郁林郡太守期间,陆绩留下了一系列文化遗存,为其后来赴任郁林郡太守并对南江村民众影响深远。

郁林郡地处岭南,气候炎热,疫痢流行,环境十分艰苦。陆绩上任后发动民众凿井,人称“陆公井”,对改善居民饮水和生活条件,减轻疫病传播作用很大。本土居民叫作“怀橘井”,将此地地名定为“怀橘坊”。而后于1908年,还将布山故城这一带定名为“橘井名区”,至今牌楼尚在,可见陆绩在此间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陆绩患病英年早逝

陆绩容貌雄壮,博学多才,见多识广。建安五年(200年),孙权继位,聘陆绩为奏曹掾,后转任郁林太守,加偏将军,让他统领士兵二千人。陆绩脚有毛病,而学养深厚,为官不是他的志向。他自己知道活不长,曾经作词写道:有汉室志士吴郡陆绩,幼时整修诗经、书经,成年时擅长于礼经、易经,受命南征,遇上疾病,遭遇命运的不幸,呜呼,悲哀啊!又说:“由今开始,六十年以后,车可同轨道,书可同文字,遗憾我不能看见。”他预见的就是后来晋朝统一天下。建安二十四年,陆绩去世,年仅三十二岁。

人生需要“压舱石”

人生的“压舱石”是什么?就是理想信念,而要筑牢这块“压舱石”,就需要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作为引导。

告诫我们,坚持不忘初心、继续前进,就要牢记我们党从成立起就把为共产主义、社会主义而奋斗确定为自己的纲领,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不断把为崇高理想奋斗的伟大实践推向前进。归根到底是因为有远大理想和崇高追求作支撑。马克思主义信仰、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

革命理想高于天。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理想信念动摇是最危险的动摇,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险的滑坡。一个政党的衰落,往往就是从理想信念的丧失或缺失开始。我们党是否坚强有力,既要看全党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更要看每一位党员在理想信念上是否坚定不移。

还曾形象地说,理想信念就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的精神之“钙”,必须加强思想政治建设,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

本文系海河网原创稿件,版权所有,转载请注明来自海河网。欢迎关注并按规则转载!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