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

本文系作者把八吧街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

马铃薯具有生育期短、适应性广、耐旱耐瘠薄等特点,在中国广泛种植,各省(区市)在栽培中形成了各具地域特色的生产区域。下面就栽培面积较大的省(区)为例,对中国各马铃主产区生产区域划分作具体介绍。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1)

一堆马铃薯

(一)黑龙江省马铃薯区划

由于黑龙江省面积较大、地形复杂,各地气候资源差异较大,高永刚等(2007)利用DPS软件分析工具,采用动态聚类分析方法,对黑龙江省285个网格点的6个变量因子进行聚类,初步将黑龙江省马铃薯可能种植区划分为9类气候栽培区。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2)

麻袋里的马铃薯

1.马铃薯高产非稳产区:此区包括大兴安岭地区所属各市县,处于寒冷农业气候带,以种植早熟品种为宜。马铃薯生育期平均气温、照时数和降水量低,但气温日较差大,光温条件能满足马铃薯早熟品种的需要,特别是气温日较差较大对马铃薯薯块膨大和淀粉积累十分有利。但由于马铃薯生长期极端最低气温很低,可能遭受冻害或冷害的影响,产量很不稳定。2.马铃薯较高产非稳产区:此区包括小兴安岭伊春市所属各市县、鹤岗市的北部和黑河地区的逊克县东南部。气候冷凉、湿润,气候条件以种植中熟品种为宜。3.马铃薯较高产较稳产区:此区包括黑河地区北部。气候冷凉、湿润,以种植中熟品种为宜。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3)

切开的马铃薯

4.马铃薯较高产稳产区:此区包括牡丹江地区和鸡西地区东南部,气候条件以种植晚熟品种为宜。此区气温适宜、湿润,平均气温在18.5℃左右,气温日较差较大,降水量和日照时数较好,气候条件适宜马铃薯晚熟品种的生长。5.马铃薯中产较稳产区:此区包括黑河地区南部、鸡西地区东部及黑河地区北部的沿黑龙江边缘地带,气候条件以种植中熟和中晚熟品种为宜。6.马铃薯中产稳产:区此区包括哈尔滨地区东部和绥化地区东部,气候条件以种植中熟和中晚熟品种为宜。此区气温较高、气温日较差较小,不利于薯块膨大和淀粉积累,但马铃薯生育期降水量和日照条件较好,马铃薯产量较为稳定。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4)

农名在挖马铃薯

7.马铃薯较低产非稳产区:此区包括三江平原地区、佳木斯地区、双鸭山地区和七台河地区,气候条件以种植晚熟品种为宜。8.马铃薯较低产稳产区:此区包括齐齐哈尔地区北部和绥化地区(绥化地区东部除外),气候条件以种植中熟和中晚熟品种为宜。9.马铃薯低产较稳产区:此区包括齐齐哈尔地区南部和大庆地区,气候条件以种植晚熟品种为宜。气温高、气温日较差小、降水量少,气候较干旱,是黑龙江省马铃薯气候生产力最低的区域,产量比较稳定。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5)

收获的马铃薯

(二)河北省马铃薯区划研究

张希近(2000)按照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观点,依据市场经济优化配置资源调整产业结构,综合农业区划,将河北省划分出坝上高原寒旱区(该区又划分坝头低温冷凉区、坝中温暖湿润区和坝北丘陵干旱区)燕山山区丘陵区、冀西北间山盆地区、太行山山地丘陵区、燕山山麓平原区、太行山山麓平原区、低平原粮棉农区等。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6)

刚挖出来的马铃薯

1.坝上高原寒旱区:该区位于河北省的最北部,是全省的马铃薯集中产区。由于土质肥沃、质地疏松,有机质含量高达3.0%~6.7%,雨季集中于马铃薯现蕾至盛花期,加之进入晚秋后昼夜温差大,所生产的马铃薯块茎不但大、中薯率高,而且表皮光滑,很受市场青睐。因品种各异对配套栽培技术的补偿截然不同,型、地下块茎的膨大发育时期以及成熟期差异较大,对生产中的管理条件要求较为严格,如晚熟品种绝对不能在冀中平原二季作区种植,早熟品种在一季作区的播种期和单位面积上的有效株数确定以及地力上的选择又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按照生态区域特色规模化、产业化布局和选用品种是提高马铃薯产量的关键措施之一。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7)

农名在收获马铃薯

2.燕山山区丘陵区:该区位于河北省的东北部,主辖唐山秦皇岛、承德坝下各县,年降水充沛,湿润温暖,年降水650~700mm,分布较均匀。土层深厚富含钾,近几年该区的马铃薯种植面积逐年扩大。播种期应在3月中旬。种植方式是地膜覆盖和“大垄集肥”栽培,收获期应在6月中旬,作为商品薯调剂补充市场菜用马铃薯淡季。3.冀西北间山盆地区:该区划分的依据系指张家口市的坝下川区和浅山丘陵区,全区包括宣化、蔚县、涿鹿和阳原、怀安县等。位于恒山、太行山、燕山交接处,海拔780~1150m。由于四周群山环抱,中间略有低洼,称间山盆地区。该区土层较厚,沙质喧润,有机质含量在1.9%~2.6%,部分浅山区高达5.8%。自然特点是光照充足,全区日照时数2800~3100h,年平均气温4~10℃,降水量450~520mm,无霜期120~155d,属一季作区。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8)

桌子上的马铃薯

4.太行山山地丘陵区:该区位于河北省中西部,包括保定、石家庄、邢台和邯郸等8个市所辖县。海拔750~1800m,自然特点是降水量较多,日照时数2800~3000h,年平均气温8.5~13℃。本区历年以种植冬小麦、玉米和棉花为主,由于近几年这些作物多年连茬种植,投入不断加大,但单位面积效益不佳,随着种植结构调整,优化种植模式成为该区的一大特征。如马铃薯套种玉米、棉花和冬小麦,单作马铃薯覆膜种植面积逐年扩大。5.燕山山麓平原区:该区系指廊坊和衡水一带。特征是商品经济发展迅速,水土条件优越,不受干旱胁迫,质地疏松,土壤保水保肥能力较强,有机质含量2.0%~6.1%,年平均气温10~12℃,为两年三熟制。播种期应在3月上旬,收获期是6月上旬,尽量减少两种作物的共生期。

河北适合马铃薯生长的自然条件(黑龙江省和河北省的马铃薯区划研究)(9)

发芽的马铃薯

6.太行山山麓平原区:该区位于太行山东麓两侧,主要指石家庄、保定、邢台、邯郸各市的城郊区,是河北省农业发展最优盛粮棉生产集中区。人口稠密,人均占有土地1.5亩左右,全年降水量650~750mm,4-5月份降水量充沛,气温在20℃左右,非常适宜早熟马铃薯品种块茎膨大时对自然条件的要求。播种期在2月中旬,播种前进行催芽,力争提前播种,提前收获,躲过结薯期出现的高温影响块茎膨大和产量、产值。7.低平原粮棉农区:本区位于太行山山麓平原以东。主要包括沧州和衡水东部等个县(市)该区的特点是降水量偏少,且分布不均匀,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仅在1.0%~2.5%,热量充足,属一年两熟制耕作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