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

澎湃新闻记者 程晓筠

半个世纪前的3月24日星期五,一部名为《教父》(The Godfather)的电影开始在全美数百家影院正式上映。时至今日,这部影片早已写入影史,成为全球影迷心中的经典。值此上映五十周年之际,为示庆祝,《教父》的4K修复版已开始在美国等地重映,全新修复的蓝光DVD也于日前正式发行。而主创们也纷纷出面参加各种纪念活动和媒体采访,回顾与影片有关的种种。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1)

《教父》首映50年纪念蓝光碟套装

科波拉:我曾觉得《教父》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

原本,《教父》的导演、已经82岁的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Francis Ford Coppola)近年已将工作的重心从电影转移到红酒产业和旅馆行业。不过,近期借着《教父》上映五十周年的契机,他又重新出现在各种公众活动中。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2)

科波拉(左二)与詹姆斯·肯恩(右二)、塔莉娅·夏尔(右一)出席在派拉蒙片场举办的纪念活动

日前,科波拉先是偕同她的妹妹、现年75岁塔莉娅·夏尔(在《教父》中饰演科妮·柯里昂)和81岁的詹姆斯·肯恩(在《教父》中饰演桑尼·柯里昂)一同出席了在派拉蒙片场举行的纪念活动。随后,在3月21日,他又在位于洛杉矶的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那颗星。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3)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4)

科波拉在好莱坞星光大道上留下了属于自己的那颗星

或许在很多人看来,科波拉似乎早就应该在星光大道上留名。对此,他在接受《综艺》采访时表示,“通常,这种活动是因为一部电影要上映了,然后投资或者发行的电影公司就负责出钱,让你在街上留个名字。但是我的电影都是自己投资或者发行的,所以我之前未曾有幸让哪家电影公司破费。”

科波拉还提到了他的好友、著名导演乔治·卢卡斯迄今为止也没有自己的“星星”:“如果说谁最有资格在星光大道上留名,那非乔治莫属。我要把我的献给他。”

不过,科波拉也表示自己乐于接受这份殊荣,他对好莱坞其实也没有什么意见。“虽然我看上去像是对抗好莱坞的反叛分子,但事实上,我恰恰是好莱坞的造物。我由好莱坞缔造而成,现在为自己能成为这样的好莱坞传统的一部分而自豪。”

说起好莱坞,科波拉在采访中特意提到了新一代的导演丹尼斯·维伦纽夫和凯瑞·福永。“我很欣赏他们驾驭大制作的能力。”他说到,“但我并不认为他们确确实实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在拍电影。我想,他们事先被提醒不要拍不合时宜的电影。我们拥有许多天才电影人,要是我的话,就让他们尽情施展才华,因为他们值得。”他表示自己并不反感大制作——“我喜欢《死侍》,拍得很有趣”,只是希望现在的电影人能敢于去冒险。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5)

马里奥·普佐(左)与科波拉

谈到《教父》,科波拉感叹五十年的时光转瞬即逝,但他依旧对围绕这部电影发生的一切记忆犹新。他表示,自己原本对于将马里奥·普佐的黑手党小说搬上银幕并不感兴趣。“马里奥·普佐写过不少动人的作品,但他写《教父》纯粹是为了钱。他很爱家人,想把他们照顾得更好,于是想到要写本畅销书,可这样的作品多少有点粗制滥造。”

于是,科波拉把原作中那些哗众取宠的部分剔除,提炼出宛如古希腊悲剧一般的古典内核。“我仔细剖析了这部小说,砍掉了不少内容,好在马里奥对此毫无怨言。”尽管如此,科波拉表示自己十分尊敬马里奥·普佐,“这就是为什么电影的标题是‘马里奥·普佐的《教父》’而不是‘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的《教父》’,是他创作了这部作品”。

他补充说:“如果你看过我的电影,就会知道我总是把原作者的名字写在标题里,比如‘约翰·格里森姆的《造雨人》’‘布莱姆·斯托克的《德古拉》’,还有应该是‘约翰·米利厄斯的《现代启示录》’。因为作者的工作总是很吃重的。”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6)

科波拉(中)与柯里昂家的男人们

不过,对于将于四月将要在派拉蒙的流媒体平台Paramount 上线的剧集《参与其中》(The Offer),科波拉却并不感冒。该剧从制片人艾伯特·S·拉迪(Albert S. Ruddy)的视角出发,呈现《教父》拍摄的过程。科波拉并未参与这部剧集的制作,“在我看来,它没法如实反映真正发生的事”。

问及当初拍摄《教父》的时候,有没有感觉到自己正在创造一部非同寻常的作品,科波拉坦言:“我只觉得它将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当你要拍的电影跟时下发生的事情格格不入的时候,这种电影往往很难获得认可,因为这与人们的期待背道而驰。”

然而,过了五十年,科波拉还在坚持拍摄与时代格格不入的作品,比如他正在筹备的新片《大都会》(Megalopolis)。这是他自2011年的《从此刻到日出》(Twixt)之后,再度拿起导筒。他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便已开始酝酿这个项目,这次也如以往一般,甘愿自掏腰包来投资拍摄,哪怕亏得倾家荡产也在所不惜。为此,科波拉卖掉了经营得风生水起的红酒产业(除了红酒生意之外,他目前在欧洲和南美还拥有七家旅馆),据说已筹集到1.2亿美元,有望于今年秋天开拍。“如果你选择拍不随大流的作品,就注定很难获得投资,但拍出来的电影可以放上五十年。”

而影片的主演、饰演迈克·柯里昂的阿尔·帕西诺近日在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透露的一件事,也正可印证科波拉的这份执着。时隔半个世纪,帕西诺追忆拍摄过程中最令他难以忘怀的一幕,竟是导演独自在片场痛哭流涕。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7)

《教父》中初代教父唐·柯里昂的葬礼

“你还记得教父葬礼的那场戏吧,那场戏拍完,已经是晚上了,太阳快下山了,大家都收工了。我当时心情很好,结束了一天的拍摄,可以回家喝上几杯。回去的路上,我看到导演一个人坐在一块墓石上,哭得像个孩子一样,简直就是嚎啕大哭。我赶紧问他出了什么事,他回答说,他们不肯让我再多拍一条。也就是说,这场教父的落葬戏,他本来还想再多拍一遍,但派拉蒙的人不答应。于是我一边安慰他,一边告诉自己:好吧,既然我们的导演对这部作品抱着那么强烈的激情,看来它最终拍出来应该会是一部好电影。”

《教父》的影响力

这的确是部好电影,所以直到五十年后的今天,它的影响力依旧无所不在。而吝啬于一场戏的派拉蒙,在别的地方却很肯为它花钱,也因此改变了业界的样态。

1972年,就在距离《教父》正式上映还有两周时间的3月15日星期三,这部片长近三小时的影片,已开始在纽约五家影院点映,反响颇佳。

又过了几天,在3月29日出版的那期《综艺》周刊上,派拉蒙大手笔地为《教父》打出多达十页篇幅的宣传广告,详尽列出该片的首映周末里,在整个北美近三百家影院的每一家分别拿到多少票房,有没有打破其过往的票房纪录。甚至,他们还详细统计了首周末之后,《教父》在美国各城市、各州县的总体票房,告诉《综艺》的读者这里面有多少地方是创下了当地的票房历史新高。

这样的发行和宣传手段,如今看来似乎平平无奇,但放在五十年前,却着实让人耳目一新。当时的好莱坞,尚且没有什么所谓的大片概念(公认的首部好莱坞商业大片是要等到1975年才上映的《大白鲨》),类似《教父》这样的重磅作品,一般都会选择在纽约和洛杉矶两地各一家知名影院先做点映,然后再陆陆续续往外铺开,大多情况下都要两三周甚至一个月的时间,才会逐渐在全美各地的大城市里全面公映。

但对《教父》,派拉蒙却破天荒地在首映的后一周,便将其铺开到了全国。激进的操作,意外地取得了成功,也让其它好莱坞公司获得灵感,重磅电影的发行策略就此开始变化,纽约和洛杉矶两地点映与全国铺开之间的时间差,变得越来越短,直至1975年的《大白鲨》,最终开创了同一天同一时间,在全美所有首轮影院同步公映的所谓商业大片发行模式。

最终,《教父》成为1972年美国票房收入最高的电影,并在1973年获得10项奥斯卡提名,问鼎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改编剧本三座小金人。

而《教父》对于影视创作的影响,更是无远弗届。不仅是在同类题材的黑帮片《好家伙》、美剧《黑道家族》中,我们轻易就能看出来自《教父》的传承;即便是在不同类型的影视作品,比如近年的热门剧集《继承之战》里,同样也可以发现《教父》的影子,布莱恩·考克斯饰演的大家长分明就是唐·柯里昂的现代变体。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8)

热门美剧《继承之战》里也可以发现《教父》的影子

甚至,在政治领域,《教父》也成了某种意义上的教科书。前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和特朗普,以及现任英国首相约翰逊都是《教父》的忠实拥趸。约翰逊还曾多次公开宣称:《教父》里的血腥复仇戏是他看过的所有电影里最钟爱的段落。

科波拉的智商有多强(教父50年科波拉我曾觉得会是一场非同寻常的失败)(9)

《教父学:一则外交政策寓言》书影

甚至在2009年时,还有美国外交政策分析专家约翰·胡尔斯曼(John C Hulsman)出版了一本名为《教父学:一则外交政策寓言》(The Godfather Doctrine:A Foreign Policy Parable)的专著。他在书中分析说,9·11后美国面临的分水岭时刻,恰似教父柯里昂遇刺后,他们家族所需面对的关键时刻。因为此时的美国也和柯里昂家族一样,对外影响力显著下降,于是国内也出现两种思潮:自由派就像是罗伯特·杜瓦尔饰演的汤姆,主张旧秩序依然牢固,关键在于和谈;而作为其对立面的新保守派则像大儿子桑尼,主张只有诉诸武力才能解决问题。但最终,是现实主义者——小儿子迈克——才明白只有将两种思路小心结合,才是符合现实利益的最上策。

责任编辑:张喆

校对:刘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