暖手宝掰掰乐(暖手宝)

前几日,儿子网购了一个“暖手宝”,小巧玲珑,插电5分钟,即热,捧在手心里暖暖的。这可爱的小东西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的生活……

暖手宝掰掰乐(暖手宝)(1)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不高,尤其在农村,还处在解决温饱问题阶段,很多生活用品比较匮乏,比如煤炭、电、棉花、布料等,而这些恰恰是冬季里的必需品。我爱雪花,但我更怕那几近冻死人的寒冷。

记忆中,每年冬天我的手和耳朵都是被冻肿的,手背像个小馒头,手指也比平时粗两圈,耳朵更是可怜,总是冻得结痂,这些可怜的冻伤,到了春天会奇痒无比。别怪母亲没照顾好我,棉衣棉裤都是哥哥姐姐们穿过的,太旧的原因根本不能抵挡刺骨的冷。记得上小学时,一到冬天,每间教室里就会分配一个小火炉,几袋碳,放在教室中间,为了公平起见,老师会让学生轮流坐靠火炉的位子。一到下课,火炉边围满了人,一双双通红的小手伸得长长的,渴望温暖。课间休息的时间太短,手还没感觉到温度,上课铃声已经响起,久久不愿离开温暖的火炉,直到老师走进教室,大家才手忙脚乱的回到座位。

为了能带走炉火的温暖,我想了一个办法,下课时,将捡来的鹅卵石放在火炉上烤热,上课捂在手心里,也能暖和一阵,我自制的“暖手宝”,虽不比儿子买的漂亮,但确有几分取暖功效。本以为此方法屡试不爽,没想到还是翻车了。有一次,照例将石头放在炉子上烤,上课铃响,慌忙将石头拨到手里,谁知石头烤得太烫,瞬间手套被烫了一个大洞,那双手套是母亲刚给我买的,当时只顾心疼手套,现在回想起来假如没有手套的遮挡,难想手的惨状。打那以后我就再没有用过“暖手宝”……

暖手宝掰掰乐(暖手宝)(2)

如此寒冷的日子直到上高中才结束,那时已翻开新世纪的篇章,很多学校都有了暖气,孩子们冬天穿的衣服也厚了很多,家里姊妹多的也不用穿哥哥姐姐们穿过的没有“火气”(方言,意为旧衣服不保暖)的棉衣,很多棉衣甚至都有自发热功能。

苦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远了......

说起苦日子,我们这一代还有目睹过、浅尝过,于儿子这一代来说,“苦日子”好像只是一个符号,他们不明白爷爷奶奶们为什么要吃树叶,不明白爸爸妈妈们不得不辍学的苦衷,更不明白好日子来之不易。我常想:是我们生活中缺少“忆苦思甜”吗?至此,我想起两个词“感同身受”和“共情能力”,倘若现在的孩子们能够真正理解这两个词的含义,能否更加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呢?

再来说说儿子买的暖手宝,在学校和家里都有暖气,上学放学车接车送的生活里并不需要,但他还是买了,仅仅因为好奇,他用10元钱买了一件并不需要的东西。在满足了他的好奇心之后 这个小东西就被搁置了。问他为何要这样做,他支吾着:“不就10元钱吗,又不贵。”对于他的不知节俭,我又一次翻开记忆,将那些提着手电筒上学,架着炉火取暖,捂着冻伤耳朵走路的日子讲给他听,而他依然是一副“你的苦日子,关我什么事”的表情,我的共情工作又一次失败了。

没有亲身经历哪里来的感同身受?多想把他送去一个能“吃点苦”的环境里体验一下,可现在哪有艰苦的地方呢?据我所知,本省最贫困的县也已经脱贫了,我该为此感到高兴。那么我要怎样唤醒孩子节俭的思想意识呢?

我发现儿子对钱没有具体概念,互联网时代,大家已经很久没有见过纸币了,在他的意识里钱只是一串数字,他亲眼见过父母花钱用手机一点就出去了,没有见过父母挣钱的不易,只看见了花钱的轻松。加之现在一些偶像剧里,年轻人一出场就是“霸道总裁”,久而久之,让他觉得生活就是这样——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父母打拼下的家业自然是他的。这又是多么悲哀的一件事情啊!

在我小时候,1毛钱,能买10块糖;父母一年到头攒不了多少钱,10元钱用来办年货;跟母亲去山坡捡拾“头发菜”(一种野生菜,细如黑丝,营养价值极高),辛苦几天才能卖50元,日子都是精打细算着过,钱就是纸币,亲眼看见它,一张一张从手里出去,往手里攥的时候却是那么难......

暖手宝掰掰乐(暖手宝)(3)

是该培养儿子一些理财观念了。比如从有计划的吃完一筐苹果开始,再到如何往筐里续苹果,思考如何筐里才会有源源不断的苹果吃,这是节俭,也是最基本的生存法则。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