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玫瑰型痤疮的治疗修护方案(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

玫瑰痤疮(rosacea),俗称酒糟鼻,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炎症性面部皮肤病,主要累积面部血管及毛囊皮脂腺,常表现为鼻或颜面中央部位出现红斑、丘疹、脓疱及毛细血管扩张等症状。

关于玫瑰型痤疮的治疗修护方案(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1)

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根据流行病学显示,浅肤色发病率较高,好发于20~50岁。根据其临床症状分为四型:红斑血管扩张型(Ⅰ型,erythematotelangiectatic rosacea,ETR)、丘疹脓疱型(Ⅱ型,papulopustular rosacea,P P R ) 、增生肉芽肿型又称鼻赘型( Ⅲ 型, p h y m a t o u srosacea)、眼型(Ⅳ型,ocular rosacea),其中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是四型中最常见且顽固难治的玫瑰痤疮。

关于玫瑰型痤疮的治疗修护方案(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2)

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仅供参考)

临床主要特征为:

面中部早期阵发性潮红,随时间推移,表现为弥漫性、持久性红斑;

面部紧绷感,肿胀感;

容易在密闭及室温较高的环境下发作;

对多种化妆品“过敏”的表现;

病情反复发作,可能与外用激素或其它特殊护肤品有关。

来自陆军军医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野战外科研究所皮肤科雷霞、陈劲奕医生团队,观察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intense pulsed light,IPL)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治疗方法

入选的106例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通过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及治疗组,每组53例。

对照组 :以口服盐酸米诺环素及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个月;

治疗组 :予以口服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1个月,停药1周后,采取IPL治疗,每2周1次,连续治疗3次。

所有患者就诊时及治疗结束后常规使用VISIA照相并进行毛细血管扩张程度分析,使用同一角度、光线记录正面、左右侧面。治疗组强脉冲光每次治疗前清洁皮肤,治疗部位均匀涂抹光子嫩肤冷凝胶,厚度2~3mm,多层纱布遮盖眼睛或佩戴护目镜,操作者佩戴护目镜,保护眼睛。第一次光疗前进行光斑测试,一般从低剂量开始,选取最合适的能量参数,常规选取耳前或下颌部做为起始能量测试部位,实验性打2~3个光斑,3~5min后皮肤轻微发红,无刺痛及红肿者即可开始治疗。治疗中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皮损面积、皮肤颜色和皮肤反应等适当调整治疗参数。选取585nm滤光片,能量密度为15~20J/cm2,脉宽20~35ms,脉冲延时35~45ms,脉冲数3个,光斑大小8mm×24mm。治疗结束后洗去冷凝胶,立即冷敷胶原面膜30min,减少光热作用产生的热损伤。术后注意防晒,嘱患者避免辛辣刺激等食物,不饮酒。

关于玫瑰型痤疮的治疗修护方案(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3)

注:A.治疗前;B.治疗后;

关于玫瑰型痤疮的治疗修护方案(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4)

C.治疗前VISIA测得红斑图像;D.治疗后VISIA测得红斑图像

图1 病例1:治疗组面部皮损治疗前后改善情况

此文仅展示部分图,请见原文。

结 果

治疗结束时,治疗组显效率73.6%,对照组显效率50.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关于玫瑰型痤疮的治疗修护方案(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5)

关于玫瑰型痤疮的治疗修护方案(治疗Ⅰ型玫瑰痤疮疗效观察)(6)

结 论

盐酸米诺环素联合复方甘草酸苷序贯强脉冲光治疗玫瑰痤疮优于单独采用口服药物治疗,且安全性好,疗效确切,临床效果满意。


▲ 此文为精简文,全文刊登《中国美容医学》2018年4期 皮肤美容(46)

题目:光电协同技术联合短波治疗面部敏感性肌肤临床观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