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怎么和老师沟通(班主任的肺腑之言)

老师没有三头六臂,很多事情老师教不了,需要家长们来配合!下面是一位班主任老师的肺腑之言,句句经典,启发了无数的家长,分享给您。

影响孩子成绩的主要因素不是学校,而是家庭。同一个班级,孩子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家长综合素质和付出心力的竞争。平时不闻不问,考差了大发雷霆,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同在一个班级,教是一样的教。如果你没有按照老师的要求去做,没有尽到做家长的责任,不要向孩子提学习要求,更没有资格责备他们

当你觉得付出没有得到充分回报的时候,要这样想:如果我不做,孩子的潜能将更不能发掘。然后心平气和做该做的事。

如果希望孩子好,那就先成为读书型的父母,那就从今晚做起——和孩子一道,安静地看书。如果你不能在书桌前坐半个钟头,又如何要求孩子每天从早到晚坚持五六个小时的艰苦学习呢?

孩子的学习越困难,他就越应当阅读。所谓智力,就是阅读能力。其实,无论是基础知识,阅读还是写作,提高能力的根本途径都是课外阅读。

欢迎您关注去哪学(qunaxue_shanghai),随时领取中小学学习提分建议与知识考点干货资料。

心底秘密是人成长、成熟的标志。如果孩子有心事,他不想告诉你,那么,不要逼迫孩子把他的秘密说出来。

对于很多家长而言,基本不谈原因,只谈结果。

孩子优秀,那么你这个老师就是会教书的。

孩子不优秀,那么你这个老师就是不会教书的。

很多家长将孩子学习不好、出现问题全都归罪于老师,认为全是老师的责任。

从三字经里面的“教不严,师之惰”,到现如今的“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

老师,成了学生的最终负责人。

但是他们却忘了,还有一句话说得好: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

孔圣人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成才率惨淡得很。

可见,这是一个超脱圣人的绝对标准,只有神仙才能做得到。

老师,不是神仙。

不可否认,老师只要用心对待一个学生,确实能够有所改变。

但是如果学生不愿意学,家长不配合,老师就是再逼迫也没用。

只有孩子、家长积极配合,老师的教学才能流畅,孩子才能取得好成绩。

否则,再好的老师来也无能为力。

北京四中校长刘长铭说:凡是家长不与学校配合的,结果都是悲剧。

家长和老师配合,才是教育成功的关键。

班主任怎么和老师沟通(班主任的肺腑之言)(1)

家长和老师肩并肩

会给孩子10倍的力量

有人说,在教育这件事情上,老师和家长就像合伙人。

教育好孩子,单靠老师是做不到的。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必须学会两件事:

一是学会做人所需要的人文素养,二是学会做事所需要的文化知识。

家长主要负责教会孩子做人的本分,老师主要负责教会孩子做事的本领。

换句话来说,家长偏重育人,老师偏重教书。

同时,我们必须明确的一点是,家长和老师在教育孩子上只是有所偏重,不是绝对的。

家长在注重孩子品行教育的时候,还要配合老师做好孩子文化知识的学习。

同时,老师在教好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也要帮助家长培养孩子的品行。

家长和老师,两者是相辅相成的,互为补充,相得益彰。

家长和老师,作为孩子成长路上最重要的人,有着相同的使命和责任——让孩子成才。

父母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决定了孩子进步的速度。

所以,家长和老师的配合很重要。

有句话说得好:家长和老师肩并肩站在一起,不是一加一等于二,而是一横一竖合在一起,给孩子十倍的力量,帮他去成长。

最好的教育关系应是: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

只有家长支持老师,老师支持孩子,彼此之间才能形成良好的沟通方式,达成一致的教育观念,才能形成一个稳固的三角关系。

家长和老师从来都不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而应是教育孩子战线上的同盟军,把劲儿往一起使。

这样,孩子才能在成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好。

所以,家长和老师之间要相互多点尊重,多点沟通,少点推责和抱怨。

教育孩子的路上,需要家长和老师肩并肩!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