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孩子细心思考(走弯路不见得是坏事)

对于孩子教育来说,很多时候父母很怕走弯路,更怕孩子犯错,但实际上对于孩子成长,错误有的时候反而是必须的,因为只有经过了错误才能够让孩子吸取教训累积经验,从而在未来的人生之路上走得更加成功。

心理学家认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建立和明确自我界限非常重要,只有明白了自己的界限才能够为自己,为别人负责,这是做人最基本的素质。

现代的孩子大多数都是被宠着长大的,他们需要明确自己在家庭中的自我位置,如果因为被宠而变得自私甚至自我中心,那么将来长大之后走入社会就会处处碰壁,因为人需要适应生活,而不是要环境来迎合自己。

要让孩子明白,应该是自己做的事情,不应该因为有了困难就拖延,更不应该找借口不去做。

自我意识是指一个人对自己正确的认知,包括对自己和周围关系的认识,自我意识在人的心理活动和生活中起着调节作用,是行为的强烈动机,对孩子的心理发展意义重大。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思考(走弯路不见得是坏事)(1)

孩子怎样认识自己,怎样安排和处理自己同周围世界以及同别人的关系,怎样评价自己的能力,具有什么样的自我价值观,树立什么样的自我形象等等,直接影响他们今后能否积极适应社会,能否保持心理健康,能否在学习和生活中顺利前进和发展。

父母想要树立孩子正确的自我认知,可以试着做以下几点:

1. 培养孩子的自我认知

2. 培养孩子的自我评价能力

3. 努力安排一些孩子通过努力能够成功地活动

4. 教育孩子接受与悦纳自我

5. 引导孩子有效控制自我

父母培养和有效的利用孩子的自我意识能够有效的促进孩子的认识和学习能力水平,具有良好自我意识的孩子会在各方面表现出优秀的才能,从而经常取得成功。

如何培养孩子细心思考(走弯路不见得是坏事)(2)

反之如果孩子在自我意识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不良倾向,又没有及时调整,会让孩子的个性和行为发生偏差,之后想要矫正就困难了。

所以父母要注意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有的时候成长中犯错和走弯路不见得就是坏事。

有的时候正是家长过分保护的爱才让孩子失去了成长中应该有的自信心。

家长的过分干预会让孩子成长受限,因为他们被告知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失去了自我思考能力。

父母虽然是过来人,生活经验丰富,但是有没有想过正是因为这样的想法,才会让很多事情失去了创新,一切都是约定俗成的按部就班。

所谓的少走弯路,其实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去约束了孩子原本应该有的大胆和创新,一个长期生活在家长强迫与约束中的孩子,主动进取的精神是很差的,对创新毫无兴趣,他们总是被动的开展活动,缺乏主见。

这样的孩子不仅很难取得优秀的成绩,更难有好的发展,其实能力是需要靠时间发展的,需要靠机会锻炼,如果平时孩子所有的事情都被家长包办代替,那么孩子就会失去自己做事情的信心与勇气。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