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

作者 | 大约在桥山

来源 | 孔夫子旧书网APP动态

【师说·过刊心读】一个人,回到自己想要的写作状态,似乎很难,徘徊不已。我买回历年《读书》杂志一大箱,有的,之前读过,很少,不持续。回想起来,或到报刊亭买,或订阅,都读得不扎实。渐渐地,今天重新接续订阅,文章风格早非当年了,多类如学术论文,只是脱帽谢履罢了。

回到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里,无非重温一点“文人的散淡”“思想的自由”,在精神的幻象里,做留恋不舍状。这种随笔小品的自在,这些哲学思辨的对话,这一股朴素清明的口语感觉,渗透着,散发着一代读书人渊博而鲜活的心灵气韵。

无非找点人文精神,无非想读点随性表达的智慧,无非想看看,那种知性的文化与文学融为一体的表达,究竟是怎样的感觉。比如,读书的“品书录”,如何写?写得精准、干净、隽永。比如一篇游记,如何写得有独到的考究,深入地考察,不觉知识累赘,又有新的审美发见。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1)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2)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3)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4)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5)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6)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7)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8)

九十年代上学的故事(回顾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读书)(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