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百年的灭绝稀有动物(2003年最后一次见面)

作者:文/虞子期

在地球上,生物可以说是维持生态平衡的一部分,并且是维持整个生物链的一部分,少了它们,就算是我们人类都可能受到一定的影响,毕竟人类也是其中的一环。在这刚到来的2020年,我们本来都是高高兴兴地,但是很遗憾的是这里要说一个“噩耗”,这算是2020年首个令人心疼的生物事件,那就是中国长江又一物种宣布灭绝——长江白鲟。这个被称为“中国最大淡水鱼”的生物已经被科学家们证实灭绝了,所以说令人比较惋惜的,生物的灭绝让我们知道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我们不能让更多的生物走向这条路线上了。

近几百年的灭绝稀有动物(2003年最后一次见面)(1)

根据《整体环境科学》(Science of The Total Environment)科学报告指出,预计长江白鲟已经灭绝的时间是在2005-2010年,为何如今才被确定,当然这里面还有更多的因素存在,唯一可能大家想得最多的是,希望能够再次看到“长江白鲟”的出现,但是在2003年的时候,我国拯救了一条长江白鲟、放生并跟踪之后,由于监测的信号消失了,至今我们再也没有看到了“长江白鲟”的出现,所以说这时隔17年的时间之中,科学家们也在不断地寻找该生物,也始终没有发现它的足迹。

近几百年的灭绝稀有动物(2003年最后一次见面)(2)

没想到的是,在2003年,我们是最后一次与它“见面”。“长江白鲟”宣布灭绝,也是继白鱀豚(极危,CR,可能已灭绝)和长江鲥鱼之后又一个令人心疼的消息。当然,在我们长江地区,其实还存在很多特有的物种,但是大多数都是宣布了“极危”等级(status),例如:中华鲟、长江鲟等,这些生物也暂时没有脱离消失的危险,所以说,长江地区的生物保护,我们必须要重视起来,这样我们的这些“极危”等级(status)的生物才可能出现缓解,“重新复燃”的希望,不然这也有大概率出现灭绝。

近几百年的灭绝稀有动物(2003年最后一次见面)(3)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早在1993年时,白鲟其实就已经被宣布为“功能性灭绝”,由于生态环境的影响非常的大,所以很难维持繁育能力并且蔓延下去,从这里也可以看出来,重点的问题还是出现在了生态环境的上面。白鲟体型硕大,成鱼可长达七八米,游速迅疾,被称为“水中老虎”、“中国淡水鱼之王”,其次还有“中国剑鱼”,“水中大熊猫”的称号,它也是世界十种最大的淡水鱼之一。而如今它已经远离我们了,消失了,那么我们再也没有机会看到它了,不知道如今我们还是否有人工技术可以恢复它,科学报告暂时没有指出。

近几百年的灭绝稀有动物(2003年最后一次见面)(4)

所以说生物的保护重要性还需要进一步的提高,根据2019年《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全球评估报告》指出,全球有800万个物种中,有100万个正因人类活动而遭受灭绝威胁,所以说生物多样性的保护警钟再次敲响,科学报告也明确指出了,这些都是与人类存在一定的联系,所以生物的灭绝可能真的是人类影响最大,这或许就是一个事实吧。一般情况而言,主要的破坏情况除了最为基础的环境污染之外,人类的捕获,栖息地的破坏等,都是对生物最为直接的影响。

近几百年的灭绝稀有动物(2003年最后一次见面)(5)

所以说,要想解决生物可能性大灭绝的根本问题就是在“人类”的身上,这部分是占据了最大的比例。当然,全球不少地区要发展,破坏也是必然会出现的,所以这个就要看如何去衡量,是“利弊共存”。包括2019年亚马孙森林大火,背后还是包含了人类对森林的砍伐,根据科学统计数据显示,在2019年7月,亚马孙雨林被砍伐面积达2254平方公里,同比上升278%,从整个2019年1月至8月初的数据来看,有1330平方英里的雨林消失,减少量比2018年同期高出40%,这都是我们自己做出的“贡献”,所以说保护地球吧,保护生态环境也许才有未来的好生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