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样的清明节诗(清明时节思清明)

别样的清明节诗(清明时节思清明)(1)

图 | 视觉中国

◇吴荣顺

梨花风起正清明。一眨眼,又是一年清明祭。

“几多情,无处说,落花飞絮清明节。”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上承春分、下接谷雨。清明节作为中华民族传统节日,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

在众多传统节日中,唯“清明”独有两种身份:节气兼节日。清明作为节气,早在汉代以前即已出现;作为节日则出现于唐代。时岁有更迭,节庆各不同,清明既有扫墓、祭祖之沉重,又有踏青、郊游之快意,还蕴含着人们最质朴的乡愁。清明,是一个农耕节气,是人与自然、人与人亲和的时光;清明,是一个民俗节日,赓续感恩孝亲的传统;清明,更是一个精神图腾,体现中华民族慎终追远、崇尚生命的情结与信仰。

“风雨梨花寒食过,几家坟上子孙来?”一年一年的清明,一年一年的牵挂。清明祭祀是生者对逝者的怀念与敬重。从祭祖到祭奠灾害死难者乃至为国捐躯的英烈;从追思先贤到反求诸己;从满怀感恩之情到勇担责任使命……千年以降,人们重视亲情、尊老敬老、崇敬先烈、仰慕英雄的心灵底色不断生发出时代新意。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者孙中山先生早在1912年清明节就派遣代表团到黄帝故里祭拜黄帝,题词“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更使清明节又多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2008年,我国正式确立清明节为法定节假日,祭扫方式也随之发生变化。随着时间推移,“纸灰飞作白蝴蝶,泪血染成红杜鹃”已成过去,焚烧香烛纸钱、燃放爆竹等传统祭祀风俗,正被“云端寄哀思,绿色过清明”等新风尚所取代。人们开展形式多样的祭扫英烈活动——在纪念碑前敬献一束鲜花,在英烈墓前聆听一段事迹,在网络平台上点燃一枝蜡烛等等,藉此表达对先贤先烈的缅怀和景仰。人们在重温革命、建设、改革的光辉历史中,接受精神洗礼、赓续红色基因。这些新的仪式活动更为清明节日增添了一抹红色,传递家国情怀、激发筑梦伟力。

清明节仪式不断演化,内涵不断丰富,我们不仅要挖掘、传递清明节的传统内涵,更要让其在现代社会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让清明节绽放时代芳华,更好地发挥其传承民族血脉的作用,更好地激发人们在缅怀先贤先烈过程中获取前行的力量。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回望清明史,在农耕时代,人们追思各自的先祖先烈,把感恩孝亲回赠予有血缘关系的人,对自己的评价主要来自家族认同。伴随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大家参与了更广泛的社会交往活动,对历史有了新认识,强化了民族认同、国家认同、文化认同的精神需要。因此,大家对革命先烈们产生了浓厚的崇敬之情。这份崇敬,让我们多了一分家国情怀,多了一分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激励着我们勇于奉献、敢于创新,鼓舞我们努力建设好生于斯、长于斯的祖国和家园。

心灵需要清明。让传统回归心灵,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作用,继承和传扬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和革命传统,慎终追远、珍惜幸福生活是清明活动的重要主题。人们撇开日常的紧张和焦虑,走向自然,在先贤墓前、纪念碑下静思怀想,涤荡心灵,不忘来处、记得归处,使内心由浊而清,由涩而明,完成人生境界的修炼与升华。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借由清明,将“亲情之小孝”转变为“社会之大孝”,是清明节慈孝文化回归的大主题,是一种大德,是中华孝道的最高境界。“清明”,一个简单的词,却承载着中华民族几千年的悠久文明传统,承载着我们共同的价值追求、文化精神和思想观念。所以,我们每个人都有义务使其于繁荣于时代洪流中,薪火相传,绵延创新,生生不息……

清明是一种风尚,也是一种境界。迩安远至是自古以来人类的政治理想。人性中追求真善美的本能渴望,正是建设风清气正政治生活的不竭动力。如今,政治清明的内涵早已融入新时代的价值追求和执政理念。清明时节谈政治清明,要将提出的“政治清明、政府清廉、干部清正、社会清朗”要求融入制度规范,融入道德约束,融入社会风尚,以不懈努力换取海晏河清、朗朗乾坤的政治生态。

自古以来,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从来都不缺乏好官,这些好官往往被称作“清官”。抚今追昔,见贤思齐。清官,就要做到“为政以廉”,这是“内圣外王”的内在要求。遏制人性中欲望的猛兽,要扎紧制度牢笼。有哲学家说,腐败的重要根源在于人性的堕落,这就需要我们净化人性、营造廉洁的社会氛围。要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形成不敢腐的震慑;要完善党和国家监督体系,构建不能腐的制度藩篱;要持续思想提纯、灵魂重塑,强力夯实不想腐的思想堤坝。

清扫人性中贪念的污浊,要把好廉洁自律关。党员干部要常修为政之德,做到完全“不想腐”。古人讲:“君子为政之道,以修身为本。”《论语》中也说,要“修己以敬”、“修己以安人”、“修己以安百姓”。我们共产党人更应该牢记党的初心理想,严格践行“三严三实”,强化自我修炼、自我约束、自我塑造,将自我革命作为终身课题。

凝聚人性中向善的力量,要移风易俗,营造文明乡风,坚决抵制陈规陋习;要把自治、法治、德治结合起来,大力整治黄赌毒、封建迷信等突出问题;要打击黑恶势力和涉农犯罪,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良好风尚立起来;要让广大群众居家安心、出行安心、办事舒心;要传承遵规守约、尊老爱幼、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乡村良好习俗,营造清朗的社会风气。

清明时节思清明。思追远慎终,民德归厚;思净化心灵,踔厉奋发;思廉洁政治,民族振兴!

来源:紫牛新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