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节宋词推荐 力迈国际高中咏读经典

读文化经典,为成长留声。本学期力迈国际高中设立了一个新的栏目——咏读经典。古今中外,经典的文学作品皆以其充沛的情感激荡人的心灵,而诵读的方式则能迸发出巨大的力量,更容易使人聆听各个时代伟大灵魂的述说。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与学生们一起,用一声声或深沉的低吟、或激情的呼喊,感受经典中的情感,体验经典中的人生,以此丰富学生的情感、坚韧学生的品格、充实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在学习不同领域的知识的同时,受到丰富文化的熏陶。

读书节宋词推荐 力迈国际高中咏读经典(1)

近期,参与经典咏读的班级是A-Level10班的同学们,他们带来的是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

红藕香残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

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

读书节宋词推荐 力迈国际高中咏读经典(2)

日引月长

李清照,宋代女词人,早期生活优裕,与丈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金兵入据中原,流寓南方,丈夫病逝,境遇孤苦。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也流露出对中原的怀念。元人伊世珍作的《琅嬛记》引《外传》云:“易安结缡未久,明诚即负笈远游。易安殊不忍别,觅锦帕书《一剪梅》词以送之。” 可见此词作于婚后不久。

诵读明义

此词先写清秋时节与爱人别后,独上兰舟以排遣愁怀,西楼望月恨雁来无书,再以两地相思之情如同花飘零、水流东那样出之自然来说明此情无由消除,寄寓着词人不忍离别的一腔深情。全词不饰雕饰,明白如话,以女性特有的沉挚情感,丝毫不落俗套的表现方式,展示出一种婉约之美,格调清新,意境幽美,称得上是一首工致精巧的别情佳作。

读书节宋词推荐 力迈国际高中咏读经典(3)

上阙“红藕香残玉簟秋”,统领全篇。它的上半句“红藕香残”写户外之景,下半句“玉簟秋”写室内之物,对清秋季节起了点染作用,说明这是“已凉天气未寒时”。全句设色清丽,意象蕴藉,不仅刻画出四周景色,而且烘托出词人情怀。花开花落,既是自然界现象,也是悲欢离合的人事象征;枕席生凉,既是肌肤间触觉,也是凄凉独处的内心感受。这一兼写户内外景物而景物中又暗寓情意的起句,显示了这首词的环境气氛和感情色彩,具有多重妙处。从“香残”的“残”中感知到凉秋降临了。这种感知方式与众不同,颇具特色。

读书节宋词推荐 力迈国际高中咏读经典(4)

下阙写词人从昼到夜一天内所作之事、所触之景、所生之情。前两句“轻解罗裳,独上兰舟”,写的是白昼在水面泛舟之事,以“独上”二字暗示处境,透露离情。历来令人称道的“一种相思,两处闲愁”二句,在写自己的相思之苦、闲愁之深的同时,由己身推想到对方,深知这种相思与闲愁不是单向的,而是双向的,女词人和丈夫在两处作同一的感受、感应,表明女词人和丈夫的心灵感应是同频共振,可见两心之相印,词人饱受相思之苦。

指导老师带领学生抓住意象,知人论世,反复诵读诗词,并通过配乐演唱的方式,领略宋词的独特魅力。同学们在富有节奏的乐声中,含英咀华,体会词人的心事、心境。

读书节宋词推荐 力迈国际高中咏读经典(5)

教师寄语

李清照以独特的方式感知到人类最普遍存在的情感——相思,又以独特的技巧表达出这一情感,用“才下眉头,却上心头”这样两句来代替“眉间心上,无计相回避”的平铺直叙,给人以眼目一新之感,化抽象为具象,于是这首词就产生了永久的艺术魅力。希望同学们不仅能够吟诵古诗文,而且能够结合现代艺术元素,赋予古诗词新的生命力和活力。

读书节宋词推荐 力迈国际高中咏读经典(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