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中的荀彧才能(三国谋士首推荀彧)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历朝历代开疆辟土成就霸业的君主,都离不开谋臣的辅佐周有姜子牙、齐有管仲、越有范蠡、秦有李斯、汉有张良、唐有房玄龄、宋有赵普、明有刘基,无不流芳百世,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三国中的荀彧才能?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三国中的荀彧才能(三国谋士首推荀彧)

三国中的荀彧才能

文能安邦,武能定国。历朝历代开疆辟土成就霸业的君主,都离不开谋臣的辅佐。周有姜子牙、齐有管仲、越有范蠡、秦有李斯、汉有张良、唐有房玄龄、宋有赵普、明有刘基,无不流芳百世。

今天,我们来说一说三国时期的谋士。三国是一个英雄辈出的时代,诸候割据,天下纷争,经过多年战争,最终形成魏、蜀、吴三足鼎立之势。曹操、刘备、孙权皆是当世英毫,壮志雄心。手下也是猛将如云,谋士众多,曹操阵营里的主要谋士有郭嘉、荀彧、贾诩、徐庶,司马懿;刘备阵营里有诸葛亮、庞统、法正、将婉;孙权阵营里有周瑜、张昭、鲁肃、陆逊,其他的人名气都在其下,姑且不论。

作为一个谋士必须具有宽阔的视野,能审时度势;有经天纬地的韬略,制定远大目标;有高明的手段,能付诸行动,还要有高尚的品德修养和正确的价值取向。做到善于保护自己,凝聚众心;知人善任,举贤荐才;纵观时局,把握机宜;处惊不乱,力挽危难;胸怀天下,心系黎明,才称得上真正的谋士。那么,我们来着看前面所说的这些谋士,谁才能称得上三国最好的谋士。

首先,我们要排除诸葛亮、庞统、司马懿、周瑜、陆逊。因为他们已超越了谋士的范畴,都曾作为军事统领,行军作战,虽然建功,但未成大业。水镜先生言:“得卧龙、凤雏者可安天下”,刘备得其二,终未成霸业,虽然遗憾,亦是天意。

其次,再排除徐庶、将婉、鲁肃和张昭。张昭虽是孙权重要谋臣,但被诸葛亮怼得哑口无言,毫无存在感。将婉先在诸葛亮帐下出不了头,只在蜀汉后期作为主梁苦苦支撑,虽有良策,难以救主。鲁肃应该算得上东吴重要谋士,但不受孙权重用,其真实才能得不到施展,空有经论只能藏于腹中。徐庶大德大才,可惜进曹营后一言不发,自身价值没有体现。综上,这几人虽为有名谋士,但放之整个三国之中,无足轻重。

下面,还有郭嘉、荀彧、贾诩和法正四位。这四个人可以说是三国时期的顶极谋士了。先来说说郭嘉和法正,郭嘉有“鬼才”之称,是曹操最为依重的谋士之一,而且深得曹操的信任,曾助曹操平吕布、定河北、灭乌桓、占辽东立下汗马功劳,有“鬼才不死,卧龙不出”之说。法正也是刘备的左膀右臂,是诸葛亮《隆中对》战略决策的忠实执行者,助刘备借荆州,取益州,占汉中娄献良计,为蜀汉大军提供充足的兵马粮草,有后世评说:“法正不死,便无三国”,但历史已成定局。可叹,二人皆天妒英才,未能辅佐君王完成霸业,若能善始为终,其一必成三国第一谋士。

剩下的就贾诩和荀彧了。贾诩和荀彧也是曹操的重要谋士,跟随曹操南征北战,东伐西讨,辅佐曹丕称帝,终成大业。贾诩号称三国毒士,本是张绣的谋士,后投曹操,一生用计奇谋,曾助曹操平马超、韩遂,攻长安,娄娄立下奇功,特别是为曹操立储指明了方向。但贾诩境界不高,把自身利益看得太重,口碑不是很好,影响了他的地位。

再来说说荀彧。荀彧本是孔子老师荀子的后代,身份显贵,出生士大夫,先在袁绍手下做谋士,后曹操爱才,归于帐下。曹操曾说:“文若,吾之子房也”,可见,荀彧在曹操心里的份量。荀彧有远见,善谋略,呕心沥血辅佐曹操。在战略上,为曹操规划制定了统一北方的蓝图和军事路线;在战术上,也能做到“奇谋迭出”;在治政上,担当曹操集团重任达十数年,处理军国事务,稳定后方;还为曹操推荐了郭嘉、钟繇、荀攸等优秀人才。所以荀彧的出生、品德、才智、功业完全符合一个谋士的标准,称得上三国第一谋士。

一部三国史,留给后世的最为敬佩的还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诸葛孔明,如果诸葛亮只以谋士而论,其必排三国谋士第一位,天出其右。

一将枯骨万古候,滚滚长江东逝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