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成分怎么检测(母乳成分分析检测到底靠不靠谱)

母乳成分怎么检测(母乳成分分析检测到底靠不靠谱)(1)

很多妈妈会问,我的乳汁送去检测后,有的说脂肪含量太高了,有的说乳糖含量太低了,总结下来就是,母乳营养不够。这时很多妈妈都会担心宝宝摄入的营养不足,而听取建议补充奶粉。

那母乳的检测到底是不是必要的呢?当然是不必要的。加奶粉,则更是没有依据了。

其实,乳汁可以分营养成分与非营养成分。

营养成分主要包括:水、糖类、蛋白质、脂肪、矿物质、水、维生素等;

非营养成分包括:免疫物质、激素、生长因子、细胞等超过100种以上尚未确认的物质。

而不同时期分泌的乳汁成分,为适应婴儿各个阶段的成长发育需求,成分也会随之变化。

初乳(怀孕中后期开始至产后5天的乳汁 )——量少、色黄、质地粘稠,含有比成熟乳比例更高的蛋白质、脂溶性维生素、矿物质、抗体、寡糖等成分,提供婴儿出生时的初次免疫,促进婴儿免疫系统的发育。

过渡乳(产后5~10天左右的乳汁)——介于初乳与成熟乳之间的乳汁。蛋白质和免疫球蛋白浓度逐渐减少,乳糖、脂肪与水溶性维生素的浓度逐渐增加。

成熟乳(产后10天以后的乳汁)——这时的乳汁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但也会根据婴儿的成长需求发生改变。比如,在单次哺乳中,前几分钟出来乳汁的称之为“前奶”,含有较多蛋白质、乳糖、维生素、矿物质和水;哺乳一段时间之后分泌的乳汁为“后奶”,含有较多的脂肪及热量,让婴儿有饱腹感。

因为每次哺乳受到时间等因素的影响,前、后奶的区分也没有明确的时间界限。但是可以看出,同一时段的单次哺乳中,乳汁都会发生前、后成分含量不同的变化,而谁又能确定成分检测中所检测到的数值是不是宝宝当下最需要的营养呢?而妈妈每天的饮食、月经周期的变化、哺乳的习惯、以及喂养的时间变化都会让乳汁中的成分有所不同。早产儿妈妈的乳汁在宝宝出生后的几周里,蛋白质、脂肪、氨基酸、钠、铜、锌等成分的含量比例都比较高,之后随着宝宝的成长慢慢下降。从此也可以看出不同宝宝乳汁的供养成分也有所差别,这就是所谓的“专属定制”,所以乳汁成分检测中所检测到的那些数值变得没有意义了。

母乳并不是有一成不变的,它是每个母亲给自己宝宝准备的最好的礼物。它会根据母亲和婴儿的情况而调整出最适合当下婴儿食用的乳汁,来满足宝宝的需求。所以,母乳妈妈们需要做的就是按需哺乳,安心哺乳,享受哺乳。那些商家们各式各样的花招,让他们都随风去吧~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