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总三件事经典语录(夏暖心夏闲事)

来源:扬州发布

扬州发布记者 张旭 赵雅琼

扬州市江都区交警夏宗堂“火”了。

12月5日,75岁的孤寡老人臧秋平体检后,怀疑自己得了肺癌,一个电话打给了夏宗堂,要把从“牙缝”里省出来的四千元赠给自己的“警察儿子”。后来,老人才知道是一场虚惊。这则“乌龙”故事经扬州发布以《【暖新闻】“我要把遗产给你们!”这场“乌龙”背后的故事,好暖!》为题报道后,被央视网、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等多家网站转载,阅读量近千万。网友纷纷留言:“啥是人民警察,就是人民群众把你当作自己的儿子!”

12月19日,记者再赴扬州江都区,探访背后的故事。

夏“暖心”

“我的好日子还长着呢,别人有儿有女,我也有‘警察儿子’。”19日上午,在臧秋平家中,老人对记者打开了话匣子。

阳光透过窗户洒进屋里,照在臧秋平笑意盈盈的脸上。

房间里,夏宗堂在安装、调试吸氧机。他的妻子夏师萍帮老人换洗床单、被套。

“用的时候要先倒水,然后按这个键……”调试好吸氧机,夏宗堂反复叮咛,“遇到事,给我打电话。”

夏总三件事经典语录(夏暖心夏闲事)(1)

夏宗堂手把手教老人使用吸氧机

是的,认亲11年来,不管遇到什么困难,臧秋平都找夏宗堂。然而,12月5日的那通电话最让人动情。

当天晚上,夏宗堂接到臧秋平的电话:“小夏,你快来,现在就来,我有很重要的事情要当面跟你说……”

夏宗堂立马赶了过去。见到夏宗堂,臧秋平从旧鞋盒里掏出一叠钞票,塞进他手里:“我这关是过不去了,趁我还清醒,把这点遗产先给你们,不多,就四千块……”

“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在夏宗堂的一再追问下,臧秋平透露了实情。不久前,社区安排体检,医生告知臧秋平,他的肺部有结节。从没有听过肺结节的臧秋平误以为是肺癌。

“肺结节和肺癌不是一回事,不要紧的。你的好日子还长着呢。”夏宗堂联系了几位医生朋友,经他们再三解释,臧秋平才放宽心。

事后,夏宗堂经医生朋友介绍,得知使用吸氧机能够有效缓解老人的肺部疾病。

夏宗堂说:“既然我认下这门亲,他就是我的父亲,我必须让他心暖,在他最困难的时候,给予他最需要的。”

调试好吸氧机,夏宗堂又开始在屋里转悠起来,看看米还够不够、水龙头是否灵活……这是他每次来都要做的例行检查。

“要让老人生活得暖心,就要观察他缺什么。上次来,我发现坐便器有裂缝,要是摔了可不得了。”说着,夏宗堂对臧秋平又嘱咐道:“坐便器已经定好了,过几天就有人上门来装,到时候我也来。”

臧秋平说:“这笔钱我还放着,将来我不在了,全都留给我的‘警察儿子’。”

夏“闲事”

“长大后,我要做一名警察,像‘警察爷爷’那样,帮助有需要的人……”近日,扬州一所小学的三年级语文课堂上,老师布置了一篇题为《我的理想》的作文,男孩小木(化名)在作文本上这样写道,而他的双胞胎弟弟小易(化名)也写下了类似的文字。

兄弟俩笔下的“警察爷爷”便是夏宗堂。

夏总三件事经典语录(夏暖心夏闲事)(2)

夏宗堂和他帮扶的双胞胎在一起

2017年的一个晚上,兄弟俩的父亲杨杨(化名)从泰州忙完婚庆工作驱车回家,途经扬州市江都区浦头镇时,将一名路人撞至身亡。杨杨一时间慌了神,选择了逃逸。最终,杨杨被逮捕归案。其父不堪打击,猝然离世。杨杨妻子因重病被接回老家休养,留下其母鸿奶奶和刚满五岁的双胞胎儿子。

彼时,为了养活两个孙子,没有一技之长的鸿奶奶选择了拾荒,换来的零钱不足以保障祖孙三人的日常生活。

祖孙三人住在11楼,需按时缴纳物业费才能获得电梯卡。“我们哪有钱交物业费啊!”鸿奶奶无奈地说,运气好的时候,能等来同楼的其他住户,“蹭”一回电梯。

每次“蹭”电梯时,鸿奶奶总是紧紧攥着两个孙子的手,低着头缩在电梯的角落里。

“蹭”不到电梯,就只能爬到11楼。为了让两个孙子不产生厌烦的心理,每次爬楼梯时,鸿奶奶都哄着两个孙子玩“看谁爬得快”的游戏。从昏暗的楼道里一层一层地往上爬,抵达11楼需要十余分钟。孩子还小,爬不了几层就累了,耍着赖要坐电梯:“别人都能坐,为什么我们不行?”

鸿奶奶不知道该如何回答,只能默不作声。那段时间,每至夜深人静,鸿奶奶总是躲在房间里独自啜泣。

一个偶然的机会,夏宗堂从友人那里得知鸿奶奶一家的情况,立马要来了鸿奶奶的联系方式。

第一次见鸿奶奶,夏宗堂也体验了一次爬11楼:“我都吃不消,何况两个孩子呢。”

当天,夏宗堂为他们缴纳了一千多元的物业费,拿到了电梯卡。傍晚,鸿奶奶带着两个孙子回家,径直走进电梯。鸿奶奶取出电梯卡,在感应器上刷了一下,传出一声清脆的“滴”。兄弟俩看着关起的轿厢门,高兴地说:“太好了,能坐电梯了!太好了……”

从此,夏宗堂成了兄弟俩的“警察爷爷”,担负起了两人的学费、生活费。只要夏宗堂来看望他们,兄弟俩都会抱着夏宗堂的腿,一个劲地喊“警察爷爷”。

在同事眼中,夏宗堂就是这样爱管“闲事”,大家给他起了个外号——“夏闲事”。夏宗堂却说:“我是人民警察,人民的难事都是我们要管的事。”

夏“真轴”

夏总三件事经典语录(夏暖心夏闲事)(3)

夏宗堂工作照

这两天,夏宗堂的同事老陶有点不好意思。上周六傍晚,老陶骑电动车外出买酱油,在经过四岔路口时,遇到夏宗堂在执勤。因没戴头盔,老陶被夏宗堂拦下来,罚了20元。

夏宗堂就是这样铁面无私。曾入伍16载的他,一直以一名军人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

“穿上这身警服,我就是一名执法者。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我要对得起这身警服。”夏宗堂说,当兵时,他的老领导曾教导他,一天是军人,一辈子是军人,做一名合格的军人,必须严格遵守法律法规,将来走上社会,也不能放松对自己的要求。

“从老夏身上,我们看到了执法者应有的铁面无私。”老陶说,“他一直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夏宗堂的铁面无私不仅是对同事,也对亲戚。

2016年夏天,夏宗堂还在小纪镇交警中队工作。一天,他在街上执勤,看到一辆行驶中的厢式货车的刹车灯不亮,当即上前拦下。车窗摇下,发现驾驶座上坐着他的亲舅舅。

“请拿出你的驾驶证和行驶证。”夏宗堂一脸严肃。

“跟你亲娘舅还来这套!”舅舅以为夏宗堂在开玩笑,嬉皮笑脸地回应。可夏宗堂的脸色丝毫未变,当场开具了一张两百元的罚单。

事后,舅舅在各种场合数落他,称他六亲不认。夏宗堂特地找了个机会,当面解释:“舅舅,情是情,法是法。我作为执法者,必须公平、公正。两百块钱罚款,我来替你付,但是罚单你必须拿好。如果每个人都包庇亲友,社会不就乱套了嘛。”一番话,说得舅舅面红耳赤。从此,再也没有亲友让夏宗堂“网开一面”。

严于待人,也严于律己。在很多人的眼中,夏宗堂是个“轴人”,对别人“轴”,对自己更“轴”。转业近20年,夏宗堂从不参加任何饭局。亲戚家婚丧嫁娶办酒席,都是夏师萍独自一人参加。

“我是执法者,如果警服上沾了一滴酒,就是对神圣法律的玷污。一身酒气地去执法,怎么能够服人?我必须随时保持最佳的状态,随时准备出现在人民需要的地方。”夏宗堂说,自己曾亲眼见过一位战友因为喝酒误事,很受触动,从此以后,他便滴酒不沾。“吃人的嘴短,拿人的手软。吃人家的饭,喝人家的酒,人家请我帮个忙,我是帮还是不帮?索性就不参加这些饭局。”

担任交警近20年,夏宗堂累计现场执法近20万起,执法查纠数据连续多年名列前茅,无一起有责投诉。

本文来自【扬州发布】,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