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我介绍几本关于欧洲史的书(七本书带你用新视角认识欧洲)

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西班牙环球网站近日发表题为《关于奥匈帝国的七本书帮你读懂欧洲》的文章,作者是哈维尔·博拉斯·阿鲁米全文摘编如下:,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帮我介绍几本关于欧洲史的书?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帮我介绍几本关于欧洲史的书(七本书带你用新视角认识欧洲)

帮我介绍几本关于欧洲史的书

参考消息网10月1日报道西班牙环球网站近日发表题为《关于奥匈帝国的七本书帮你读懂欧洲》的文章,作者是哈维尔·博拉斯·阿鲁米。全文摘编如下:

对于今天的许多读者来说,奥匈帝国仅仅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衰亡的欧洲强国之一留在集体记忆中。然而,这个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帝国面临的挑战与当今欧洲要应对的挑战并无太大区别。多元文化主义、政治不满、地缘政治对抗,以及帝国与下属国家之间的紧张关系,是哈布斯堡时代的紧迫问题。阅读有关那个时代的书籍可以帮助我们以新的视角看待欧盟目前面临的挑战。

1.《哈布斯堡王朝》(作者 彼得·贾德森)

冷战时期关于奥匈帝国的史书一直在重复这样一个论点,即它是一个注定要爆炸的“国家的监狱”。然而,研究哈布斯堡时代的当代历史学家们,比如贾德森,揭示了一幅截然不同的画面。与其他列强形成对比的是,奥匈帝国选择了强烈的多元化和捍卫少数族裔,其中许多人对帝国给予了热情的支持。最边缘化的少数族裔用他们对哈布斯堡王朝的爱国心,来争取更多的政治和语言权利。这一由哈布斯堡王朝统治的多民族社会,是日益走向多元文化的当今欧洲的一个范例。

2.《多瑙河之旅》(作者 克劳迪奥·马格里斯)

在这本非典型的游记中,满是文学和历史资料,作者描绘了多瑙河文明,该文明与奥匈帝国占领的领土大体一致。事实上,马格里斯的故乡的里雅斯特是一个曾经作为奥匈帝国一部分的意大利城市。这种由多重影响力塑造的多瑙河超国家身份认同的建立,听起来类似于欧洲几十年来一直在寻求建立的共同身份。这本书让人懂得,从多元化形成的共同归属感比从同质化形成的更有生命力。

3.《昨日的世界》(作者 斯特凡·茨威格)

这本书应该是所有欧洲学校都应引入的必读读物,以培养欧洲情怀和在欧洲游学的愿望。这本茨威格的回忆录讲述了他在奥匈帝国的青年时期,在这里,就像在欧盟一样,公民们可以在国家之间自由旅行而不受边界的限制。如今我们记起茨威格时,更多将他当作一个欧洲作家,而不是奥匈帝国作家,这清楚地体现了奥匈帝国所具有的欧洲性。

4.《先王冢》(作者 约瑟夫·罗特)

罗特这部小说中的人物将奥匈帝国的好处、带来的权利及其永久存在视为理所当然,对体制怀有轻浮的态度和不负责任的不满。当奥匈帝国解体时,教训很清楚:我们曾过得很好,却不自知。在这部小说中,可以看到与当前强烈的相似之处,那些将欧盟的永久存在视为理所当然的公民和政治力量认为欧盟提供的好处和权利是凭空出现的。这部著作还发出警告,当超国家结构解体时,受影响最大的通常是最弱势的阶级和群体。

5.《世纪末的维也纳》(作者 卡尔·休斯克)

这本关于文化与政治之间关系的工具书,分析了20世纪欧洲标志性的知识分子、政治、艺术和文学运动是如何在哈布斯堡王朝治下的维也纳活动的。

6.《山雨欲来》(作者 米克洛什·班菲)

这部作品是班菲的“特兰西瓦尼亚三部曲”的第一部。班菲是作家,同时也是匈牙利贵族、前外交部部长,他亲身经历了奥匈帝国最关键的一些时刻。这就是这部小说的背景:尽管小说人物在寻找爱情、身份或生活的方向,但他们做这些事的背景是奥匈帝国双首都维也纳和布达佩斯之间日益加剧的紧张局势。班菲在他的作品中表现了维也纳(帝国)代表的超国家实体与布达佩斯(匈牙利)代表的国家之间的冲突。从当前欧尔班·维克托领导的匈牙利来看,这一切都是有先见之明的。

7.《哈布斯堡帝国的大战略》(作者 韦斯·米切尔)

哈布斯堡帝国在存在期间不得不面对不利的地缘政治局势:被敌对列强四面包围,自身实力比它们弱。它是怎么活下来的?根据米切尔的说法,哈布斯堡王朝制定了欧洲最好的军事战略。

来源:参考消息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