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蛋糕年入8亿(她连开两家蛋糕店)

卖蛋糕年入8亿(她连开两家蛋糕店)(1)

肖莹和她的普琳蜜思烘焙店

【创客列传】

走进位于市北区清江路的普琳蜜思烘焙店,一股浓郁的糕点香味扑面而来,琳琅满目的糕点令人食欲大开。店里的员工在给顾客介绍制作点心的模具,老板肖莹则准备开车为客户送货。

今年30岁的青岛姑娘肖莹自2009年7月从四川高等专科学校后,便回到青岛自主创业。当时用1.5万元奖学金起步,如今已发展到两家分店,员工11人,日均营业额突破4000元。肖莹也成了岛城女大学生中的创业先锋。

谈到为何创业,肖莹说都是源于自己是一枚“吃货”。1994年,当她第一次吃鲜奶蛋糕时就喜欢上了西点,并梦想着有一天自己能亲自做出美味的糕点。

卖蛋糕年入8亿(她连开两家蛋糕店)(2)

岛城女大学生创业代表人物——肖莹

1.5万奖学金助梦想起飞

高考填报志愿时,肖莹根据自己的爱好选择了糕点制作专业。大学期间,肖莹多次获得奖学金,总额达到了1.5万元。正是这1.5万元奖学金,帮助她实现了梦想起飞。

毕业后,怀揣创业梦想的肖莹,走进了青岛市巾帼创业园举办的女大学生免费创业培训班。在创业老师指导下,她学习了创业政策、经营管理、规避风险等知识,编写了创业计划书,并向巾帼创业园申请入住,创办了自己的第一家商铺――么么厨房家庭烘焙用品商行。

2010年,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的肖莹决定单独开一家烘培店,在亲属和青岛妇联领导的帮助下,位于天山小区的的普琳蜜思家庭烘焙用品园正式亮相。创业之始,肖莹在产品研发上下足了功夫,将产品质量放在第一位,材料坚持使用新西兰等地的进口货。同时,不断创新品种,提升口味,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尤其是在生日蛋糕的设计上,肖莹获得了90后群体的认可,积累了一大批忠实的粉丝。2015年5月,肖莹在清江路开设了一家旗舰店,至此她已经成为日营业额四五千元,拥有11名员工的小老板。

卖蛋糕年入8亿(她连开两家蛋糕店)(3)

肖莹设计的颇受90后年轻人喜欢的生日蛋糕

时常熬夜开发新产品

作为一家小型烘培坊,如何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站住脚跟?“好的产品本身就能说话”,肖莹如此回答。

2009年创业之初,动物奶油还没有被广泛用于西点之中。肖莹却率先使用优质的动物奶油,获得了客户的认可。而后她又在产品的创意性和时效性上下功夫。配料、口味、造型,肖莹以女性特有的细腻与灵感去设计产品。一般来说,客户订生日蛋糕要提前一两天才行,但是普琳蜜思只要当天预订便可以领到蛋糕,使得用户粘度不断提升。

创业到今天,肖莹还是会时常熬夜。开发新产品、寻找新客户和新的方向,成了现在她最重要的工作。肖莹的手机里,保存着大量生日蛋糕的设计图片,“看,这是我们新推出的业务,在婚宴的旁边摆上一个甜点台,为新人增加甜蜜……”肖莹指着其中的一张照片对青岛新闻网记者说。

卖蛋糕年入8亿(她连开两家蛋糕店)(4)

肖莹的店铺设计十分温馨

帮助女性完成烘培店梦想

早在2010年,肖莹便成为了岛城女大学生中的创业明星。这份荣誉加重了她的责任感,使得她最初的梦想有了发挥的动力。肖莹说,每个女性都有一个开一家西点店的梦想,她的目标就是“人人一家蛋糕店”,即让那些失业女性或者在家带孩子的家庭主妇,可以利用新兴网络社交生意去卖好的西点,当网络销售量达到一定水平的时候,便可以开设一家实体门店,帮助女性完成创业之路的引导。

肖莹的11名员工是清一色的“娘子军”,肖莹想接纳更多育龄妇女,在她看来,生育孩子是女性在职场中的一个“坎”,“女性生孩子是伟大的,不能因为生育而失去好的发展机会。”她说。

面对想创业的女大学生们,肖莹建议说:“无论是就业还是创业,最重要的是摆正心态,了解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并努力地坚持下去。”同时肖莹认为,女性创业离不开家庭的支持,“我今天的小成就,与丈夫和家人的帮助是分不开的,我要特别对他们表示感谢。”肖莹说。(青岛新闻网记者 任俊峰)

卖蛋糕年入8亿(她连开两家蛋糕店)(5)

卖蛋糕年入8亿(她连开两家蛋糕店)(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