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楷书四大家字体各有什么特点(愙斋书法怎样理解赵)

元代的书法家赵孟他的《兰亭十三拔》里写道::“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功,盖结字因时相传,用笔千古不易”,这个理论被历代的书法家引用,我学习书法的时候老师也是这样说,现在的书法界对于这句话也不一样,有的表示赞同,有的表示反对,我个并不认同他的说法。


对于这句话的前半句我比较赞同,


“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需用功”,赵孟首先强调了用笔的重要性,同时也说结字很重要,汉字的书写之所以成为艺术,用笔的丰富性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尤其是行草书,而结构虽然重要,但是它没有起到决定性的作用,比如书法最具有艺术性的书体,草书,他就是以用笔为上的,对于结构的要求就比较低了。


而第二句,“用笔千古不易,结字因时相传”,


通过这两句话的意思我们可以知道,这个“易”字就是变化的意思,赵孟说书法的用笔自古以来都是一样的,没有变化的,而字体的结构因为时代的不同而不同,这显然是不符合事实的。


结构确实从古至今发生着变化,殷商时期的甲骨文、金文,秦朝的小篆,汉代的隶书,魏晋的行草书,隋唐的楷书,随着时代的变化,结构一直也发生着变化,并没有一成不变。


而与此同时,用笔也发生着变化啊,从篆书的纯用中锋,到隶书有了提、按、顿挫,再到行草书有了侧锋,再到楷书,书法的笔法是在不断的丰富的,到了明清时期,由于书写工具的改进,出现了高桌子高板凳、羊毫毛笔、生宣纸,书法的笔法又出现了一次大的变化,所以后人也称“清人尚变”。

我国楷书四大家字体各有什么特点(愙斋书法怎样理解赵)(1)


我们说事物是不断的发生着变化的,因人因时而变化,书法的用笔也不能逃脱这个规律,只要书法在不断的发展,它的用笔和结构都将不断的发生变化。

我国楷书四大家字体各有什么特点(愙斋书法怎样理解赵)(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