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正确打开方式)

2017年,教育部办公厅发布《2017-2020年开展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的通知》,统筹规划到2020年认定1000项左右示范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

2018年,教育部为了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决定开展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建设工作。

2020年,教育部职成司正式发布《关于开展职业教育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建设工作的通知》,明确提出发挥职教集团推进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办学的纽带作用,建设100个示范性虚拟仿真实训基地。

教学信息化革命已经敲响多年,党中央提出了教学信息化的方向,教育部确立了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具体要求,本科及高职院校均在学科层面进行了落地执行。从教育拥抱科技的趋势以及现有的发展情况我们可以窥见,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建设将会进一步推动高校教育教学的改革,也将成为未来教学中的重要一环。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正确打开方式)(1)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正确打开方式)(2)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高校教学,特别是新工科教育,实验跨度大,融合难,近几年的人工智能、大数据、网络安全等领域正在不断被改造,行业生态不断发生新的变化。单凭高校一己之力,难以促进虚拟仿真相关软硬件的体系建设,因此要建立探索建立院校主导、企业协同的实验室创新建设模式,搭建校企合作桥梁,并以社会和市场需求为导向,用新思路、新机制、新模式设计方案,才能有效实现培养创新型人才和高素质专业人才的目标。

多年来,西普科技已经建立了成熟的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方案。目前已研发了包括计算机基础、信息安全、大数据、人工智能多个成熟完善的产品线,并结合当前最新技术,辅助教育教学、实验室安全建设、实习实训、技能大赛等。

西普科技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方案

西普科技虚拟仿真实验中心建设方案主要用于高校计算机学科虚拟仿真实验环境建设,可以支持多用户、百万级虚拟机并发,用于高校支持多院系、多班级、交叉学科的实验及实践项目开展,以目前新工科人才培养以及虚拟仿真项目建设要求设计课程内容,满足实践型、创新型的新工科人才培养需求。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正确打开方式)(3)

在制定建设方案中,按照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具体要求,西普科技致力于实现方案“四化”:

1、环境智能化

依靠深厚的软件开发底蕴和当前先进的计算机技术,将信息技术和实训设施深度融合,建设符合高校教学要求的虚拟仿真实验室,搭建虚拟仿真实训系统,配置虚拟仿真实训设备,实现高校在计算机专业教与学的专业环境智能化。

2、学习个性化

针对人才能力培养需求,凸显分层次、模块化、重基础、强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充分考虑计算机专业学科交叉特点及人才培养需求,通过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将计算机专业理论知识与虚拟仿真技术进行有机结合,开发多方向的虚拟仿真实验系统和教学资源,充分满足计算机相关专业人才基本技能和实践能力培养的需要。

3、教学精准化

结合计算机专业学习的痛点,强化虚拟仿真实践教学环节,根据院校情况和专业特征,有根据地制定实验室建设方案,探索符合学校实际需要的创新路径与方法,重视理论和实践的互补互融,面向行业,对接产业,服务行业企业人才需求,教学更有针对性。

4、评价智慧化

实验系统评分点精确到步骤,可以自动评分,快速考核实验过程,不同内容有不同的考核模式,从而有效建立起激励学生学习和提高学生创新能力、提高各级各类培训质量的教学效果考核、评价和反馈机制。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正确打开方式)(4)

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和信息化的新形势下,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一方面顺应了以教育信息化工作为主线的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另一方面也满足了实验室建设和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的需要。西普科技以培养极具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新工科”人才、凝练优质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资源为己任,利用虚拟仿真技术,联合各大高校校对整个资源布局进行策划,从实验教学知识地图构建到智能化学习的干预,重新搭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而帮助学生全面建立知识的网络体系,促进高校实验室信息化发展系统化,全面化。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高校建设虚拟仿真实验室的正确打开方式)(5)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