似曾相识燕归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曾相识燕归来)

作者:巫晨

今天是2021年7月31日,很特别的日子,因为今天扬州新增新冠确诊10例,累计16例,城市被按下了暂停键,往日摩肩接踵的东关街,空无一人。大家纷纷调侃“毛老太”,从南京带来德尔塔,撒播在扬州棋牌室,使扬州继“世界运河之都”、“世界美食之都”、“东亚文化之都”(三都)之后,又获得“麻将之都”雅号。仪征夹在南京、扬州之间,风声鹤唳,我等花甲之人,宅在家里不出门,就是为抗疫做贡献。

疫情一紧张,讲座、会议、饭局统统没有了,正是读书好时光,前几天我书读者李臣斌,写了一篇《为有暗香来》,背景是王安石在扬州的往事,发给我,与我讨论王安石,我在写《真州东园的三绝》时,曾经写过宋代著名地理学家祝穆在《方舆胜览》中介绍,真州东园“欧阳永叔记,王介甫诗,蔡君谟书,时谓三绝”。其中“东园三绝”的第二绝,是王介甫的《真州东园作》诗。

我在写东园三绝时,写过王安石,原本计划写一点简介就得,后来发现资料很多,就专门写了一篇《王安石与真州》,里面搜罗了王安石的真州诗、为真州人写的墓表墓志铭、与真州官吏或真州人的交往等,写了好几天。在与李臣斌讨论时,我说:王安石与真州,关系密切,至少为七八个人写过墓志铭(事后回家查了一下,至少10人)。另外,他与仪征人有亲戚关系,比如:沈铢,字子平,扬子人。父季长,王安石妹婿也。

这几天宅在家里,将《王安石与真州》重新完善一下,在反复研读《道光重修仪征县志》舆地志之“宅墓”时(道光志真是个富矿,有挖不完的宝贝),发现从前划过浪线的一条信息,有些意思,篇幅不大,可作为读史笔记记之。

这条信息是“礼部侍郎王琪墓”,主要内容是:

《宋史》:“琪字君玉,华阳人。起进士,历江都主簿,累官淮南转运使,知扬州,以礼部侍郎致仕。卒,葬于真州。” 《陆志》(康熙五十七年仪真县志)云:“(墓的位置)未详所在。”

《陆志》又云:“《渔隐丛话》谓晏元献过维扬,憩大明寺,使侍史诵壁间板,戒勿言姓名。至琪诗,始有取焉。是时,琪尚为簿,遂召至同饭,偕游池上。因论曾作《晚春》诗,如‘无可奈何花落去’,弥年未得对句,琪应声曰:‘似曾相识燕归来。’遂用以足之。”

这条信息说,晏殊著名诗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下半句“似曾相识燕归来”,其实是王琪说的。

王琪,字君玉,华阳人,曾任江都主簿,以礼部侍郎致仕,年七十二卒,葬于真州,墓的具体位置不详。

《陆志》所转载的《渔隐丛话》,是南宋胡仔的《苕溪渔隐丛话》,书中记载,晏元献(元献是晏殊的谥号)路过扬州的时候,在大明寺休息,让手下人诵读板壁上文人们的题诗,并吩咐不要读出作者的姓名。读到王琪的诗时,晏殊说,这诗写得好,作者是谁?手下人说是王琪,现任江都主簿,于是,晏殊派人将王琪招到大明寺一起吃饭,同游花园,边走边聊,晏殊对王琪说:我曾经写过《晚春》诗,其中有一句“无可奈何花落去”,好长时间了,还没想好下句。王琪应声说道:可以对“似曾相识燕归来”。晏殊听了大喜,就用这句!

晏殊这首词全名叫《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又叫《春恨词》: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似曾相识燕归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似曾相识燕归来)(1)

【晏殊邮票】

今天的抗疫形势与2020年新冠发作之初很相似,当时仪征的左右邻居都有确诊,但仪征没有出现一例;似曾相识燕归来,但愿这一波行情,仪征能够挺过去。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