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理越辩越明的俗语(分享蕴涵品德修养的俗语)

得饶人处且饶人

“蔡州褒信县有道人式棋,常饶人先,其诗曰:'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饶人。'”

__南宋·俞文豹《唾玉集·常谈出处》

【俗语解读】

曾经有个道士擅长下棋,凡是与别人下棋,总是让人家先走一步,这个道士后来死在褒信县,死时对一个村里的老头托付死后的事情。几年后,这个老头遵嘱托为道士改葬,打开坟墓见到的只是空空的棺材和衣服罢了。当年道士曾经有诗说:“烂柯真诀妙通神,一局曾经几度春。自出洞来无敌手,得饶人处且人。”

后来便形成了“得饶人处且饶人”这句俗语,告诫人们做事情不要做绝,须留有余地,既是为别人,亦是为自己。这是一种宽容,一种博大的胸怀,一种不拘小节的萧洒,一种伟大的仁慈。自古至今,宽容被平民百姓乃至圣贤尊奉为人约准则和信念,而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

道理越辩越明的俗语(分享蕴涵品德修养的俗语)(1)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该当你老夫子的,自然当仁不让。”

__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

【俗语解读】

这句俗语是说:君子喜欢正道得到的财物,不要不义之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是什么“道”呢?合法之道。说到底,也就是仁义之道,这是安身立命的基础,也是生活的原则。所以,无论是富贵还是贫贱,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都绝不能违背这个基础和原则。用孟子的话来说,就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这也就给出了君子与小人的分界线,君子面对财富抑或穷困都要坚守:守礼、守仁、守尊严,是为君子。而小人面对这些就有所违:违礼、违仁、违尊严,是为小人。

道理越辩越明的俗语(分享蕴涵品德修养的俗语)(2)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自古道:物以类聚。过迁性喜游荡,就有一张落湿子弟引诱打合。”

__明·冯梦龙《醒世恒言》

【俗语解读】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这句话意思是说同类的东西常聚在一起。志同通合的人相聚成群,反之就分开。古人常说,同声相应,同气相求。在他们看来。天地之间的万事万物,都有一种朝着与自己相近的事物移动的倾向,相同或者相开的事物总会走到一起的。

道理越辩越明的俗语(分享蕴涵品德修养的俗语)(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