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

——如何做好奶牛临床乳房炎诊疗防工作?(3)

张廷青 博士

上章问题:在奶牛场生产实践中,合理应用临床乳房炎三级等级揭发法都有哪些显著好处?

正确答案:最显著的好处有两点,其一是考核挤奶员工执行挤奶操作流程头三把验奶揭发临床乳房炎环节是否到位?其二是如果执行到位,则可以及时揭发出绝大多数一级和二级临床乳房炎,从而能够有效提高治愈率,减低对乳腺永久性损伤或转归为反复发作的慢性病例。

一、破解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为何需要某些基本统计参数?

统计学的应用非常广泛,无论是在经济学、管理学、还是在医学包括兽医学、动物科学、社会学、工程学等方面都有使用。可以说,任何事物只要能够被量化就会产生统计数据,就有统计学用武之地,特别是在大数据时代,统计学尤显重要。统计学是帮助所有学科总结归纳数据结论的基础学科,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统计学知识,才会挖掘出那些看似混乱的数据内在规律,帮助我们获得客观结论。著名经济学家马寅初曾说过:“学者不能离开统计而研究,政治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施政,事业家不能离开统计而执业。”其核心概念也适用我们奶牛临床当值兽医,即欲真正做好某种疾病的诊疗防工作,基础统计数据的采集、整理和分析必不可少。兽医统计是指以兽医理论为指导,运用统计学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兽医学领域中数据的搜集、整理、分析和推断的一项实用基本技术。兽医统计的基本任务在于从样本去推断总体,应用概率论的方法探讨样本与总体的关系揭示偶然现象中隐藏着的必然规律性从而对总体做出比较正确的结论。上述论述阅读起来着实味同嚼蜡,极难引起同道们共鸣与结合临床具体实际问题联想和求解。如欲接地气,同道们不妨回忆一下各自奶牛场牛群管理软件的应用,相信大家一定会对优异牛群管理软件提供的完整统计数据和精确分析推断感触深切。同理,破解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如不提供基本统计参数,是否会令人现场尝试破解时感觉:“一叶障目,难识泰山”,抑或“瞎子摸象”呢?更具体一点:如果怀疑干奶期间饲养管理不到位而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升高,哪项统计参数可以佐证?如果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总是低于20万,可否期待月临床乳房炎亦会低于1.5%?如果临床乳房炎病例经常分离出金黄色葡萄球菌,哪几项统计参数可以佐证,破解剑锋应指何处?诸如此类,莫一而足。所以,本书第一章奶牛临床乳房炎诊疗防“五字经”中会有:“十率引锋剑”,这儿的“十率”就是我们破解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所必需的最基本统计参数。

二、如何做好临床乳房炎病例记载工作?

相信无人喜欢这类工作:无聊、枯燥、无技术含量、无机会晋升、工资待遇低等。所以,要聘请到合格细心并耐得寂寞的资料员并非易事。国外奶牛场并不专设资料员这一岗位,而是由关联涉及员工(如挤奶员工、兽繁技术员工等)各自自行输入、整理、分析和推断;当然,这需要事先进行一定培训并附加额外薪酬补贴。鼓励国内各奶牛场可采用这一方法,既解决了难以招聘到称职资料员的困难,又可使奶牛场本身减员增效。临床乳房炎病例需记载如下信息:牛号、发病日期、等级、产后日数、胎次、患叶(分别以左前、左后、右前、右后标注)、病原体分离结果、治疗方案,以及转归等。眼下国内绝大部分奶牛场都使用牛群管理软件记载临床乳房炎病例,其中治疗方案因限于输入文字数量而不易简明准确记载,我常将不同治疗方案以对应代码来记载,现举例如下:

A=未作任何处理;

B=单纯给予非固醇类抗炎药物;

C=单纯给予抗菌素药物;

D=同时给予非固醇类药物和抗菌素药物;

F=同时给予非固醇类药物、抗菌素药物和支持疗法。

各奶牛场可自行制定临床乳房炎治疗方案,并加以细化和补充较详细文字描述,同时定义对应代码,这样可显著节省输入信息时间。

三、何为奶牛临床乳房炎的“十率”及其临床意义?

1.发病率

(1)如何计算发病率?

这是最常用的统计参数,其定义为:月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次/月平均泌乳牛头数=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或年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次/年平均泌乳牛头数=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举例说明:

A.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50头次(月临床乳房炎发病头次)/1000头(月平均泌乳牛头数)=5%。

B.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200头次(年临床乳房炎发病头次)/1000头(年平均泌乳牛头数)=20%。

这儿需要注意的是:临床乳房炎发病头次与发病头数是有区别的:同一头泌乳牛发病2次或3次或4次,则等同于2头次或3头次或4头次,依次类推;而同一头泌乳牛不论发病次数多少,但发病头数则只能记为1头,发病头数是用来计算感染率(并非发病率)的。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统计方法与发达国家统计方法存在两点不同:分母部分我们采用单位时间泌乳牛平均头数,而发达国家则采用单位时间泌乳牛平均头数 干奶牛平均头数;同一头泌乳牛同一时间如2个乳区或3个乳区或4个乳区同时发病,则需对应记为2头次或3头次或4头次,而我国同一泌乳牛同一时间不论多少乳区同时发病,则只记录为1头次。

(2)发病率KPI(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关键效益指数)多少为宜和临床意义如何?

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应≤1.5%;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应≤18%。其临床意义如下:

A.如果所有临床乳房炎病例无遗漏,准确完整记载,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5%或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8%,则提示该场临床乳房炎诊疗防工作非常到位,而且泌乳牛群中几无可能存在金黄色葡萄和无乳链球菌感染;如果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20万,那亦同时说明泌乳牛群几无可能存在无乳链球菌感染(无乳链球菌仅导致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20万,并不造成临床乳房炎);反之,则提示泌乳牛群存在无乳链球菌感染。

B.如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5%或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8%,但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等级揭发率不到位,则提示挤奶员工漏检了相当数量的临床乳房炎病例。

C.如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5%或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8%,但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20万,提示环境性病原体作祟,破解剑锋需指向着重改善憩息环境。

D.如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5%或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8%,但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亦>20万,这种情况比较复杂,很可能是环境性病原体(如大肠杆菌和克鲁伯菌)和传染性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共同作祟。

(3)有无实例验证?

图1左上、中上和右上分图为江苏连云港奶牛场泌乳牛舍憩息环境,自由卧栏满载率80%;稻壳为垫料,卧床后缘加设一管径为5公分钢管,藉以减少稻壳从卧床滑抛,稻壳垫料厚度始终维持在5-10厘米左右;每卧床每日需4.5公斤稻壳,成本为2.34元人民币/日,相当于每卧床每年稻壳垫料费用854元人民币。作为泌乳牛舍憩息环境管理良好的回报:该场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1.1%(9/818),体细胞数7万,日均单产32.6公斤(平均产奶日230天;高峰期日均单产37.5公斤),产后60日死淘率3.4(56/1670)。左下和右下分图为国内某家奶牛场泌乳牛舍憩息环境,垫料成本为每卧床每年600余元人民币左右。泌乳牛舍憩息环境如此脏污不堪的后果:该场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8.2%(29/355),体细胞数24万,日均单产24公斤(平均产奶日283天)。显而易见,泌乳牛舍憩息环境是否洁净、干燥及舒适与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低密切相关,其衍生的经济效益差异,同道们可藉助这两家奶牛场的实际数据自行演算求出。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

图1.牛舍憩息环境是否洁净、干燥及舒适与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低密切关联

表1为江苏苏州某牛场2018年1-8月份临床乳房炎三项统计参数,但仅依据这三项统计参数,我们就可做出如下结论:

A.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的主要原因系泌乳牛舍憩息环境差。

B.干奶牛憩息环境脏污。

C.泌乳牛群基本不存在传染性病原体感染乳腺状况。

表1. 江苏苏州某牛场2018年1-8月份临床乳房炎部分统计参数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2)

2.感染率

(1)如何计算感染率?

感染率极易与发病率相混淆,但两者定义和计算方法并不相同;感染率定义为:月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数/月平均泌乳牛头数=月临床乳房炎感染率;或年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数/年平均泌乳牛头数=年临床乳房炎感染率。举例说明:

A.月临床乳房炎感染率(%)=20头(月临床乳房炎发病头数)/1000头(月平均泌乳牛头数)=2%。

B.年临床乳房炎感染率(%)=90头(年临床乳房炎发病头数)/1000头(年平均泌乳牛头数)=9%。

这儿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头泌乳牛在单位时间内不论发生多少次临床乳房炎或多少个乳区发病,只能按感染1头计算。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我国临床乳房炎感染率统计方法与发达国家统计方法存在不同:分母部分我们采用单位时间泌乳牛平均头数,而发达国家采用单位时间泌乳牛平均头数 干奶牛平均头数。

(2)感染率KPI多少为宜和临床意义如何?

月临床乳房炎感染率应≤1.0%;年临床乳房炎感染率应≤12%。其临床意义如下:

A.如月临床乳房炎感染率>1.0%或年临床乳房炎感染率>12%,大多数情况下可发见牛舍卧床、牛体后驱、乳房和乳头皮肤表面脏污,提示环境性病原体作祟,破解剑锋需指向着重改善憩息环境。

B.如月临床乳房炎感染率>1.0%或年临床乳房炎感染率>12%,同时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20万,则提示传染性病原体(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乳房链球菌)作祟,破解剑锋需指向着重改善挤奶操作流程环节。

3.复发率

(1)如何计算复发率?

“复发率”顾名思义非常好理解,人医临床俗称“老病号率”,兽医临床常称“陈旧病率”。奶牛临床乳房炎复发率实际是统计单位时间相同乳区发病≥2次患牛总数在泌乳牛群所占比例;再有,复发间隔时长定义为:同一乳区临床治愈后≥7日又重新再次发病;参阅图2。图中黄色四格方框依据上下左右分别代表左前、左后、右前和右后乳区,乳区罹患临床乳房炎1次即标记1红色“X”;因此,图2中的A牛、C牛和E牛均为临床乳房炎复发病例。通常有两种方法计算奶牛临床乳房炎复发率,分述举例如下:

A.月临床乳房炎复发率(%)=2乳区(月临床乳房炎乳区复发总数)/100乳区(月临床乳房炎乳区发病总数)=2%;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90乳区(年临床乳房炎乳区复发总数)/1500乳区(年临床乳房炎乳区发病总数)=6%。

B.月临床乳房炎复发率(%)=5头(月临床乳房炎复发总头数)/1000头(月平均泌乳牛头数)=0.5%;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60头(年临床乳房炎复发总头数)/1000(年平均泌乳牛头数)=6%。这儿需要注意的是:同一头泌乳牛在单位时间内同一乳区发病≥2次者定义为复发病例,但同一头泌乳牛在单位时间内不同乳区同时或先后发病仅1次则不可定义为复发病例。

上述两种方法我以前均应用过,在最终分析结论方面并无明显差异。相比之下,B法较易理解和方便记录;故而,在国内拜访奶牛场破解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难题时,我常要求提供按B法计算的月临床乳房炎复发率,或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

(2)复发率KPI多少为宜和临床意义如何?

按上述B法计算:月临床乳房炎复发率应≤0.5%;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应≤6%。其临床意义如下:

A.如月临床乳房炎复发率>0.5%或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6%,大多数情况下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乳房链球菌作祟,此时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亦相应升高>20万。

B.如月临床乳房炎复发率>0.5%或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6%,但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20万,则提示挤奶操作流程的临床乳房炎等级揭发环节不到位,或二把刀治疗处理临床乳房炎失误,两者均会贻误治愈最佳时机而拖宕病程转归为慢性最终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3)

图2.哪头牛为临床乳房炎复发病例?

(3)有无实例验证?

宁夏某奶牛场泌乳牛总头数2750头,日均单产31公斤(平均产奶日182天),月临床乳房炎<4%,体细胞数10万左右(9.0-11.5万);客户抱怨:建场4年以来,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总徘徊在>1.5%和<4%之间,无法降至<1.5%,如何破解?由于已知该场体细胞数约10万左右,表2提供的两项统计参数足以表明该场临床乳房炎发病率超标缘于等级揭发环节不到位,同时该场的二把刀兽医治疗临床乳房炎病例欠佳,导致较多病例转归为慢性而久治不愈或反复发作。

表2.宁夏某奶牛场临床乳房炎部分统计参数(2017.7.29至12.26)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4)

4.泌乳期各阶段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如何?

表3为泌乳期各阶段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正常分布频率,系发达国家多年来大量数据统计结果;“频率”此处的含义是:某泌乳期阶段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次占泌乳全期临床乳房炎总头次(非泌乳牛总头数)的百分比。如果某奶牛场统计参数偏离该正常分布频率,则提示该奶牛场临床乳房炎诊疗防工作的某些关联环节不到位。

表3.泌乳期各阶段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正常分布频率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5)

5.产后≤30日感染率

(1)如何计算产后≤30日感染率?

产后≤30日感染率定义为: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总头数/总分娩头数=产后≤30日感染率。举例说明: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率(%)=30头(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数)/1000头(分娩牛总头数)=3%。

(2)产后≤30日感染率KPI多少为宜和临床意义如何?

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率应≤5.0%;其临床意义:如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率>5.0%,则提示干奶期憩息环境脏污。

(3)有无实例验证?

山东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6000余头泌乳牛,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达89.2%(5487/6151),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波动于5.3%-15.1%之间,我曾应邀拜访该场尝试破解。检视该场干奶牛舍时发现为半露天式,使用麦秸做褥草,但更换不及时,造成憩息环境脏污不堪,参阅图3,我当时就评论:干奶牛憩息环境太差,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率不会低于10%!同时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将超过20万,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将突破6%。一年后该场关联统计参数均符合我的预测:产后≤30日临床感染率19.9%(694/3490);4705头泌乳牛(平均胎次1.75)平均体细胞数>20万;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12.3%(732/5936)。那么,我是依据什么能做出这样较准确的预测呢?

A.总而言之,只要干奶牛憩息环境差,那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率不会低于5%。

B.使用麦秸做褥草,如不及时更换和保持清洁干燥,自然会造成乳房链球菌感染乳腺,分娩后体细胞数增高和临床乳房炎复发病例增多是当然的结果。

C.围产期奶牛本身免疫系统功能业已降低,如置于半露天式环境,风吹雨飘、昼暖夜寒,是否会造成一定程度应激而致其本来业已弱化的免疫系统功能雪上加霜,进一步降低甚至恶化?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6)

图3.干奶牛憩息环境脏污将导致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率远超5%

6.产后≤100日发病率

(1)如何计算产后≤100日发病率?

产后100≤日发病率定义为: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总头次/临床乳房炎总头次=产后≤100日发病率;这儿需要注意的是:分母为临床乳房炎总头次,而非泌乳牛总头数;举例说明:

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率(%)=68头次(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次)/170头次(临床乳房炎总头次)=40%。

(2)产后≤100日发病率KPI多少为宜和临床意义如何?

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应≤50.0%;其临床意义:如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率>50.0%,则提示干奶期、围产期和泌乳早期憩息环境脏污,同时亦提示产后保健与监护或挤奶操作流程不到位。

7.产后>100日发病率

(1)如何计算产后>100日发病率?

产后>100日发病率定义为: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总头次/临床乳房炎总头次=产后>100日发病率;这儿需要注意的是:分母为临床乳房炎总头次,而非泌乳牛总头数;

举例说明: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率(%)=85头次(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次)/170头次(临床乳房炎总头次)=50%。

(2)产后>100日发病率KPI多少为宜和临床意义如何?

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应≤50.0%;其临床意义:如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率>50.0%,则提示泌乳中后期牛舍憩息环境脏污,亦可能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乳房链球菌作祟;当然,也可能归因于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病例治疗失误而转归为慢性病例增多。

(3)有无实例验证?

表4表明内蒙古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头胎牛和经产牛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均>50.0%,该场2017年8月DHI报告发现体细胞数超过20万的牛头数占比30%;进一步做病原体检测证实群中乳腺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

表4. 内蒙古某奶牛场产后>100日临床乳房炎发病率>50.0%,可能缘于传染性病原体作祟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7)

8.不同胎次发病率(或感染率)

这项统计数据在分析亚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时经常使用,但有时在分析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时也需要使用,其计算方法并不复杂:某胎次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某胎次临床乳房炎发病总头次/某胎次泌乳牛头数(感染率计算方法参照前述)。理想条件下,各胎次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均要求≤1.5%(感染率≤1.0%),各胎次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均要求≤18%(感染率≤12%),但生产实践上总是胎次较高泌乳牛群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或感染率较高,参阅图4。其实这毋庸过多解释:胎次越高的泌乳牛群,因经年累月长期挤奶,导致乳房悬韧带下垂、乳头末端损伤较多、传染性病原体感染风险增高、慢性病例增多等等,以上种种,累加作用的结果自然造成胎次越高的泌乳牛群,其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感染率)高于胎次低的牛群,这在亚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感染率)尤其如此。表5是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不同平均胎次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比较;因该场泌乳牛群乳腺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和支原体感染,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长期徘徊在22-24万之间,可想而知,随着平均胎次增高,临床乳房炎发病率亦会同步上升。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8)

图4.经产牛与头胎牛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比较

表5.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不同平均胎次临床乳房炎发病率比较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9)

9.不同季节(月份)发病率?

这项统计数据易理解也好计算,因而国内多数奶牛场通常会自觉统计这项数据,其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各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各月临床乳房炎总头次/各月泌乳牛头数;参阅表6和图5。其临床意义:全年各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均要求≤1.5%,如超标且各月之间波动较大,则提示牛舍憩息环境包括自由卧栏管理不到位,受气候变化影响明显;但如超标且各月之间波动不大,则提示可能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乳房链球菌作祟,亦有可能提示牛舍憩息环境一年四季脏污不堪。宁夏某奶牛场2016年全年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10万左右(9.0-11.5万),病原体检测14批共80例临床乳房炎均未发见任何传染性病原体,故其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各月统计参数波动较大结果揭示:该场临床乳房炎各月发病率高缘于气候变化而致的牛舍自由卧栏管理不善;又因寒冷月份临床乳房炎发病率较高,怀疑未适时使用冬用型后药浴液而致发生乳头冻伤较多,继之造成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相应升高。在冬季,一般牛舍内除正常必要空气流通外,应呈无风状态,即0级风(风速为每秒0.3-1.5米),但如出现穿堂风或贼风,并且牛舍内气温低于-4℃以下,应警惕乳头冻伤发生。严寒冬季自由卧栏如不给予足够垫草,泌乳牛卧下后乳头直接接触冰冻的地表,那自然也会发生乳头冻伤。

表6.宁夏某奶牛场2016年各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统计数据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0)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1)

图5.宁夏某奶牛场2016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各月统计数据柱形图

10.不同牛舍发病率

这项统计参数同样容易理解也好计算,其计算方法非常简单:各牛舍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各牛舍临床乳房炎总头次/各牛舍泌乳牛头数。各牛舍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均要求≤1.5%,各牛舍年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均要求≤18%。因为我国绝大部奶牛场是舍饲饲养,该项统计参数的临床意义:如超标且各舍之间波动较大,则提示各舍泌乳牛群平均泌乳日或平均胎次差异较大,一般与气候变化无关联;但如超标且各舍之间波动不大,则提示可能缘于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乳房链球菌作祟,亦有可能提示各牛舍憩息环境均脏污不堪。

11.年头均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数(不计算抗菌素干奶管剂,亦称干奶针或干奶药,仅限于干奶牛使用)

(1)如何计算年头均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数?

抗菌素泌乳管剂(仅限于泌乳牛使用,亦称乳房炎针,非抗菌素干奶管剂)常用来治疗泌乳期的临床乳房炎或体细胞数高病例,通常需要向患叶内连续灌注3次,每次间隔12或24小时。年头均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数的定义有两层含义,分述举例如下:

A.年均病例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年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总支数/年临床乳房炎总头次;举例说明:年均病例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540支(年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总支数)/180头次(年临床乳房炎总头次)=3支/头次(病例)。

B.年均泌乳牛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年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总支数/年均泌乳牛头数;举例说明:年均泌乳牛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540支(年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总支数)/1000头(年均泌乳牛数)=0.54支/泌乳牛。

(2)年头均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数KPI多少为宜和临床意义如何?

年均病例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应≤3.5支/头次(病例);而年均泌乳牛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应≤0.6支/年头泌乳牛。这两项统计参数的临床意义如下:

A.如这两项数值过高,提示若干临床乳房炎病例漏记入档。

B.如这两项数值过高,也可能提示二把刀兽医处理若干临床乳房炎病例欠佳而致这些病例转归为慢性;或挤奶员工临床乳房炎等级揭发工作环节不到位。

C.如这两项数值过高,也可能提示该泌乳牛群存在较多体细胞数高亚临床病例并用抗菌素泌乳管剂进行治疗。

D.如这两项数值过高,也可能提示监守自盗,二把刀兽医盗卖抗菌素泌乳管剂给场外。

(3)有无实例验证?

宁夏某奶牛场年头均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两项统计参数均出奇超标,分别为其对应KPI值的3.3倍和5.8倍,参阅表7。难道该场二把刀兽医监守自盗?表8关联统计参数就是答案,毋庸赘言。

表7.宁夏某奶牛场年头均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统计参数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2)

表8.宁夏某奶牛场250例临床乳房炎部分统计参数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3)

四、何谓临床乳房炎的“生辰八字”及如何解读?

表9为破解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应该收集的最基本统计参数,可简单理解为临床乳房炎的“生辰八字”;而表10则是“十率”的KPI值和超标成因小结,亦可简单理解为如何解读表9的“生辰八字”。我诚挚鼓励同道们认真搞懂这两张表,并在实践中切实应用。我本人的大量现场经验表明:只要能将表9各项统计参数基本填出,则无需“御驾亲征”(可节约不少昂贵现场技术咨询费用),绝大多数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的疑难问题可迎刃而解;大家不妨亲自动手尝试一下。国内在这方面做得比较好的奶牛场有:澳亚、现代牧业、优然牧业、山东东君、宁夏农垦、恒天然、福建长富等。

表9破解临床乳房炎发病率高需要收集的基本统计参数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4)

表10.“十率”KPI值和超标成因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5)

五、应用临床乳房炎“十率”可否解决现场实际问题?

这儿提供以下三则实例供同道们分析并做出自己结论,包括是否认可“五字经”的“十率引锋剑”。

1.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以秋冬季分娩为主,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率9%;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15万;年临床乳房炎感染率28%;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3%;年均病例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3支/病例。

正确解答:根据该场上述提供的统计参数并结合图6分析,问题应该出在干奶期憩息环境脏污。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6)

图6.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以秋冬季分娩为主,各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统计参数

2.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每年5-9月开放运动场供泌乳牛憩息,10-4月关闭运动场,改为封闭牛舍憩息,封闭牛舍围产期牛圈使用麦秸做褥草,全年四季均匀分娩;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率4%;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25万;年临床乳房炎感染率18%;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11%;年均病例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6支/头次(病例)。

正确解答:根据该场提供的上述统计参数并结合图7分析,问题应该出在封闭牛舍憩息环境脏污,围产期牛圈使用麦秸做褥草而未及时更换,造成乳房链球菌感染,或群中原先就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而干奶期憩息环境应该没有太大问题。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7)

图7.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每年5-9月开发运动场供泌乳牛憩息,10-4月关闭运动场,改为封闭牛舍憩息,围产期牛圈使用麦秸做褥草,全年四季均匀分娩,各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统计参数。

3.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牛舍憩息环境管理到位,全年四季均匀分娩;产后≤30日临床乳房炎感染3%;贮奶大罐奶样体细胞数25万;年临床乳房炎感染率11%;年临床乳房炎复发率13%;年均病例使用抗菌素泌乳管剂支数8支/头次(病例)。

正确解答:根据该场提供的上述统计参数并结合图8分析,问题主要出在泌乳牛群乳腺存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或乳房链球菌感染。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8)

图8.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牛舍憩息环境管理到位,全年四季均匀分娩,各月临床乳房炎发病率统计参数。

六、为何临床当值兽医唱“霸王别姬”?

每次拜访客户结束,无一例外均会受到主人盛情晚宴款待,谨借本文向所有自己服务过的客户表示由衷感谢!一次拜访内蒙某大型集团牧场完毕举行的晚宴中,三巡五味之后,一位因临床乳房炎发病率居高不下而屡遭负激励的兽医部门主管借助酒劲模仿屠洪刚为大家演唱了其改编的“霸王别姬”:“我站在茫茫牛群中,剑在手,敢问哪头是乳炎枭雄?恨不能,荡尽所有顽凶;我心中难服怂,仗剑该向何方冲?!……”我们暂且不必评论这位兽医主管是否为“二把刀”,抑或像西楚霸王那样在自己专业领域具有盖世武功,但一句“仗剑该向何方冲?!”却完美诠释了“五字经”的“十率引锋剑”,这也正是本章逾万字论述的要旨。

七、本章问题

拜访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时客户为我提供了该场原奶卫生质量管控的部分统计参数如表11,同道们可否破解问题出在哪里?

表11.国内某大型规模化奶牛场原奶卫生质量管控部分统计参数

奶牛乳房炎疗效标准(如何应用奶牛临床乳房炎)(19)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