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

金栋按:河图洛书,简称图书。河图洛书到底是什么?古今饱学之士、贤达俊者、智者名家各有说。既有神话其说、推演阐释宇宙万事万物变化之规律者,亦有视为牵强附会、荒诞无稽不值一提者,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兹溯其源,汇集历代诸家之说如下。

(1)河图是江河山川地理图。

河图一词,首见于《尚书·顾命》说:

“赤刀、大训、弘璧、琬琰在西序,大玉、夷玉、天球、河图在东序。”

对于此河图,汉儒郑玄认为是帝王受命之符,刘歆、孔安国认为是伏羲氏据龙马出河之图而画的八卦。而

认为此河图即江河山川地理图者,如南宋薛季宣《河图洛书辨》中说“图载江河山川州界之分野”,与《禹贡》《山海经》为同类图书。

清·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承袭说:“谓之‘图’者,山川险易,南北高深,如后世之图经是也;谓之‘书’者,风土刚柔,户口扼塞,如夏之《禹贡》、周之《职方》是也。”

其后如高亨《周易大传今注》、首届国医大师王玉川《运气探秘》等多从其说。

王玉川《运气探秘》说:“考之先秦古籍,最初只有‘河图’,并无‘洛书’之说……《尚书·顾命》之‘河图’,即是地图,即是江河山川地理图的简称。这是不容置疑的历史事实。后人有循其名而不求其实者,以为《顾命》之河图,即宋明理学中的‘河图洛书’,这是地道的无稽之谈。原其初衷,盖欲借《顾命》经书之地位,以高其身价,殊不知这样做的结果,只能适得其反。”

(2)河图是国家宝器。

从《顾命》东西序所列八种品物分析,皆至尊、至贵之宝物,金器、宝器之属,河图亦不例外。对于宝器说,“元朝俞琰解释《尚书》文,认为东序中的河图,同玉器并列,乃宝器之一。如同西序中所藏的赤刀,乃金器,刻上文字则为大训。”(朱伯崑《易学哲学史·二》)

刘宝楠《论语正义》承袭之,说:“此元俞炎之说,最近事理者也。”

刘明武《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说:“在成王的顾命中,出现了殿堂摆设的各种礼器,礼器之中出现了河图。”

(3)河图洛书是吉祥瑞物之一。

此说见于《论语·子罕》《墨子·非攻下》《管子·小匡》等先秦诸子典籍。

孔子说:“凤鸟不至,河不出图,吾已矣夫!”

孔安国注:“圣人受命则凤鸟至、河出图。今天无此瑞,吾已矣夫者,伤不得见也。河图,八卦是也。”

而《史记·孔子世家》说:“(孔子)曰:‘河不出图,洛不出书,吾已矣夫。’”

《管子·小匡》说:“昔人之受命者,龙龟假,河出图,洛出书,地出乘黄。今三详未见有者,虽曰受命,无乃失诸乎?”

古人认为,圣王受命必有吉祥瑞物出现,如凤鸟(神鸟)、麒麟、河图、洛书、乘黄(四匹神马)等。

王玉川《运气探秘》说:“祥瑞者,吉祥之征兆也。古人迷信,谓帝王修德,时代清平,万民和喜,即有祥瑞的感应。‘恒物有种,瑞物无种’,所以,祥瑞物都为罕见之物,种类甚多。以为‘河图洛书’是上天神灵降至人间的祥瑞物的说法,大约早在春秋时期就广为流传了。《管子》有载,《论语》也有载……作为祥瑞物之一的‘河图洛书’,到底是何种形状的东西?文献无考,看来连管子、孔子也未曾见过……这种谁也没见过的‘河图洛书’ 既不能与《尚书·顾命》陈设在东序的‘河图’相提并论,更不可能把同刘歆、孔安国等人所说‘画卦之本、叙畴之原’的‘河图洛书’混为一谈。”

(4)河图洛书是帝王受命之符。

两汉之际,谶纬神学图书兴起,假托河图洛书为圣人受命之符,编造“龙龟衔负而出”的神话。如

王玉川《运气探秘》说:“这是一种名声最坏的‘河图洛书’,它是由祥瑞说转变而来的神话。其发生年代,可追溯到先秦,而盛行于汉代。与先秦‘绿图、录图书’和‘汉代纬书蜂起’有关……在这些故事里,‘河图洛书’既是上帝的命令,又是改朝换代的预言书。其编造的痕迹十分明显,它是用移花接木的手法,把《周易·系辞传》的‘河出图,洛出书’,跟史前传说中的黄帝、尧、舜、夏禹等帝王禅让故事拼凑而成的……总而言之,西汉末年以后,制造河图洛书,是窃取帝王和大官的一种手段,这是《周易·系辞》作者始料未及的。这种图书的泛滥,对于社会的稳定有极大的危害,而其根源则是纬书。”

(5)河图洛书是出土甲骨。

余永梁先生在《易卦爻辞的时代及其作者》一文中指出,“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这个传说“适足以知八卦与龟甲刻辞有相当关系,是传说者无意留下来的徽识”。这话很有见地。古代一班易学家,无不以为《周易·系辞》“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即是八卦取法于河图洛书的证据。什么是河图洛书呢?他们的解释虽有分歧,但都以为河图与龙马有关,洛书与神龟有关,都带有浓厚的神秘色彩。笔者认为,所谓的龙马、神龟,实际上即是卜骨和卜甲……刘歆把河图洛书研究引入了歧途……刘歆根本不懂《周易》与《洪范》之原则区别,强作解人,横生枝节,搞乱学术家派,把后学引入歧途,给《易·系辞传》和《尚书·洪范》的理解,制造了障碍,增添了麻烦。(王玉川《运气探秘》)

(6)河图洛书是象数学的基础。

图书之学成为易学之象数学,源于宋初道士陈抟。相传陈抟是华山道士,其宗承道教典籍《周易参同契》炼丹术和《周易》象数学,推演发挥创制易图。后传之刘牧《易数钩隐图》(河图、洛书),邵雍《皇极经世书》(伏羲先天图)与周敦颐《太极图说》(太极图)。

以图书之学阐释推演《周易》原理,乃宋儒治易之一大特点,影响深远,其后元明清有承袭而大行其道者。但其并非圣人创制,故清儒黄宗羲、毛奇龄、胡渭等颇有微词而撰文驳之。

今所流行的黑白点河图洛书两幅图,见于宋儒朱熹《周易本义》卷首,其数是图十书九,与刘牧图九书十相左。

《四库全书荟要·易数钩隐图提要》说:“《易数钩隐图》三卷……宋刘牧撰……汉儒言易多主象数,至宋而象数之中复岐出图书一派……牧之学出于种放,放出于陈抟……而以九为河图,十为洛书……至蔡元定则以为与孔安国、刘歆所传者不合,而以十为何图,九为洛书。朱子从之,著《易学启蒙》。自是以后,若胡一桂、董楷、吴澄之书,皆宗朱、蔡,牧之图几于不传。”

以易图而言,后世治《易》者多从朱、蔡。

据清儒黄宗羲《易学象数论》、毛奇龄《河图洛书原舛编》及胡渭《易图明辨》等考证,河图源于汉代五行生成数与《系辞传》天地数,洛书源于明堂九宫数。

朱伯崑《周易通释》说:“战国秦汉时期的阴阳五行家,有一套关于宇宙万物生成模式的理论。他们将四时、五行、五日、五数、五方、五音、五色、五味等等事物的自然属性排列组合起来,构成一种系统的世界模式图。这种思想始于《洪范》《夏小正》。《管子》一书中的《五行》《四时》《幼官》等篇,也有较多论述。到战国末年的《吕氏春秋·十二纪》和《礼记·月令篇》,大体上已形成完整的理论……西汉学者刘歆……他根据《左传》关于‘五行妃合’的理论,提出了以《洪范》与《系辞》天地数相结合的五行生成数……后来郑玄又对刘歆的说法略作改变……加上方位,汉代阴阳五行宇宙模式理论发展至此,遂确定不变。”

又说:“关于明堂,在古书中有许多不同的记载,历代学者对其名称和制度争论不休……汉朝人又为明堂九室配上九个数字……又称九宫算……‘九宫者,即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三右七,戴九履一,五居中央。’……汉代又有人将九宫数与八卦相配。早在《周易·说卦传》中,已按阴阳五行说将八卦与季节(四时八节)、方位(四正八方)相配,此即文王后天八卦方位。东汉纬书《周易乾凿度》对此论述更为明确……《说卦传》虽将八卦配于八方,但没有提到以数字与之相配。《乾凿度》则以九宫数与八卦方位相结合,提出‘太一行九宫’的说法……明堂九室和八卦方位,原是战国秦汉间阴阳五行家所杜撰的社会制度和世界模式。后来有人为其配上数学幻方,从而形成所谓的九宫数。但是无论戴德或是郑玄,都没有说过九宫数与河图洛书有什么关系。”

王玉川《运气探秘》说:“河图洛书之说,经过隋唐两代相对沉寂之后,至五代末北宋初又逐渐活跃起来,开始出现了一种新的河图洛书,即是以天地生成数和九宫数组成的河图洛书,并以图书数字的形象解释《易》理,推测天地、人事等方面的一切变化(这就是所谓的象数学),先后形成了两个对立的象数学派……近年来有人把象数学基础的河图洛书,看作是古代科学技术的巅峰,是包罗万象永远不会枯竭的自然科学宝库,任你现代科学上的尖端新发现,都可以从这个包库里找到它的原型。然而,也有人以为讲解河图洛书的旧书新书,统统都是捕风捉影,只要你有兴趣海阔天空地瞎讲一气,不论什么都可以算作河图洛书范围内的东西,总之,河图洛书是荒诞无稽的玩意儿,不值得一提。”

(7)河图洛书被彝族历法保留且出土证实

据现代考古学,在陕西华县元君庙仰韶墓地出土的陶器上,有原始的河图;在安徽含山陵家滩大汶口文化墓葬出土的长方形玉版上刻有的图案,有原始的洛书和八卦的象征。可见河图洛书产生年代非常久远,传说洛书与神龟有关及汉代纬书“元龟、神龟负图”等确实不虚。

据此玉龟图案,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认为,传统的河图洛书只能被认为是性质彼此相同的同一类图形;宋人指定的河图洛书其实表现的只是两个不同的布数过程;所谓河图其实只是体现生成数体系的五位图,而洛书则是体现天地数体系的九宫图。殊不知,自先秦至宋代,在中原大地上失传的河图洛书两幅图,被彝族历法保留了。而且证实了阴阳五行,源于史前天文历法,是用河图洛书表达的。见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陈久金《中国少数民族天文学史》、阿城《洛书河图 文明的造型探源》、李零《中国方术正考》《中国方术续考》及刘明武《黄帝文化与皇帝文化》《换个方法读内经》等相关书籍。

又,冯时《中国天文考古学》认为:

(1)“河图”即“天地自然河图”,亦名“古太极图”,古彝文文献却大量保留着这个图像,早期“太极图”所画的正是这样一条回环盘绕的巨龙,故称“龙图”。“河出图”乃二千年来后儒所编造的荒诞之神话而已。

(2)“洛书”即目前所见到的黑白点“河图”“洛书”两幅图之一种互异布数图,这两个图形在目前所见的彝文文献中被完整地保存着。

另,中医经典《黄帝内经》之《素问·金匮真言论》有河图数,《灵枢·九宫八风篇》有洛书数与图,此乃本人溯其源之兴趣、动力与根本。

(8)结语

据上七说,可谓是“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各家有各家的五行八卦!”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1)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2)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3)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4)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5)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6)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7)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8)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9)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10)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11)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12)

河图洛书的五行数字相生相克(55.一人有一人的河图洛书)(13)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