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

1、白黄粘盖牛肝菌(毒性指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

【相似种】牛肝菌

【形态】白黄粘盖牛肝菌(Suillus placidus(Bonorder)Sing),子实体较小。菌盖直径1.5-9厘米,半球形,表面粘,白色,淡白色或带黄褐色,老后呈红褐色,幼时边缘有残留菌幕。菌肉白色,后渐变淡黄色。菌管直生或弯生,白色。管口小,近圆形。

【分布】辽宁、吉林、云南、香港、辽宁、陕西、西藏、四川、广东等地。

【中毒症状】白黄粘盖牛肝菌是牛肝菌的一种,是引起野生菌食物中毒的主要毒菌之一,食用后往往会引起腹泻,但经过浸泡、煮沸淘洗之后还是可以食用的。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2)

(可食用牛肝菌)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3)

(黄白粘盖牛肝菌)

【辨识】难度较大,建议用pH试纸判别,将蘑菇挤出的汁液,涂在试纸上,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半小时内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2、毒木耳(毒性指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4)

【相似种】黑木耳

【形态】毒木耳,学名叶状耳盘菌(Cordierites frondosa (Kobay.) Korf),子囊盘小,黑色,呈浅盘状或浅杯状,由数枚或很多枚集聚生一起,具短柄或几乎无柄,直径2-3.5厘米,个体大者盖边缘呈波状,上表面光滑,下表面粗糙和有棱纹,湿润时有弹性,呈木耳状或叶状,干燥后质硬,味略苦涩。子囊细长呈棒状。孢子无色,短柱状,稍弯曲,侧丝细长,顶部弯曲,近无色,有分隔和分枝。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5)

(黑木耳)

【分布】湖南、广西、陕西、云南、贵州、四川等地,夏秋季在桦木等阔叶树腐木上成丛或成簇生长在一起。。

【中毒症状】发病率高达80%,一般食后约3小时发病,出现手指、脚趾发痒,脸面红肿,灼烧般疼痛,往往形成水肿和水泡,咀唇肿胀外翻。凡露光部位反应更严重。

【辨识区别】用热水(42℃以上)浸泡,有墨黑色的黑色素浸出,为毒木耳。黑木耳不会有任何色素浸出。

3.赭红拟口蘑(毒性指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6)

【相似种】口蘑

【形态】赭红拟口蘑(Tricholomopsis rutilans),子实体中等或较大。菌盖直径4-15厘米, 菌褶带黄色,弯生或近直生,褶缘锯齿状。菌肉白色带黄,中部厚。菌柄细长或者粗壮,上部黄色下部稍暗具红褐色或紫红褐色小鳞片,内部松软後变空心,基部稍膨大。

【分布】分布于台湾、甘肃、陕西、广西、四川、吉林、西藏、青海、新疆.。

【中毒症状】毒性因人而异,往往产生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炎病症。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7)

【辨识区别】口蘑圆润白色,赭红拟口蘑红黄色,较大。

4.臭黄菇(毒性指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8)

【相似种】蘑菇

【形态】臭黄菇(Russula fotens pedrs.),菌盖直径7-10厘米,扁半球形,平展后中部下凹,往往中部土褐色。菌肉污白色,质脆,具腥臭味,麻辣苦。菌褶污白至浅黄色,常有深色斑痕,长短一致或有少数短菌褶,弯生或近离生,较厚。菌柄较粗壮,圆柱形,污白色至淡黄色,老后常出现深色斑痕,内部松软至空心。孢子印白色。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9)

【分布】分布于我国河北、河南、山西、黑龙江、吉林、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南、广西、广东、四川、云南、甘肃、陕西、西藏等地区。

【中毒症状】发病快,主要表现为胃肠道病症,如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甚至精神错乱、昏睡、面部肌肉抽搐、牙关紧闭等症状。漂洗煮食后可食用。

【辨识】此菌味辛辣,具臭气味。菌盖粘滑边缘有小疣组成的明显的粗条棱。

5、毒粉褶菌(毒性指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0)

【相似种】蘑菇

【形态】毒粉褶菌(Rhodophyllus sinuatus (Bull.: Fr.) Pat),子实体较大。菌盖一般污白色,直径可达20厘米 ,初期扁半球形,后期近平展,中部稍凸起,边缘波状,常开裂,表面有丝光,污白色至黄白色,有时带黄褐色。菌肉白色,稍厚。菌褶初期污白,老后粉或粉肉色。菌柄白色至污白色,往往较粗壮,上部有白粉末,表面具纵条纹,基部有时膨大。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1)

【分布】吉林、江苏、安徽、台湾、河南、河北、黑龙江等地区。

【中毒症状】潜伏期约半个小时,长达6小时。发病后出现强烈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心跳减慢、呼吸困难、尿中带血。

【辨识】从形状判断,最好用pH试纸判别,将蘑菇挤出的汁液,涂在试纸上,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半小时内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6、半卵形斑褶菇(毒性指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2)

【相似种】蘑菇

【形态】半卵形斑褶菇(Anellaria semiovata (Sow.:Fr)Pers et Denn),又称“致幻蘑菇”,俗名狗尿苔。子实体一般中等。菌盖直径一般4厘米,有时可达8厘米,近圆锥形、钟形至半球形,顶部有的略带土黄色,光滑而粘,有时龟裂。菌肉污白色。菌褶初期灰白,后期呈现灰黑相间的花斑,直生,稍密,长短不一。菌柄圆柱形,白色至污白色,顶部有纵条纹,菌环以下渐增粗,内部松软变空心。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3)

【分布】分布于台湾、陕西、新疆等地,青藏高原尤为多见,夏秋季在草地林中空地牛、马粪上单生或群生。

【中毒症状】中毒引起幻觉,表现为精神异常、跳舞唱歌、狂笑,产生幻视,有的昏睡或讲话困难。

【辨识】辨色,颜色发土黄色,菌褶有黑白花斑。

7、毒伞(毒性指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4)

【相似种】伞褶菇

【形态】毒伞学名毒鹅膏菌(Amanita phalloides(Vaill:Fr)Secr.),又称绿帽菌、鬼笔鹅膏、蒜叶菌、高把菌等。子实体一般中等大小。菌盖表面光滑,菌盖初期近卵圆形至钟形,表面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菌肉白色。菌褶白色,菌柄白色,细长,圆柱形,基部膨大成球形,内部松软至空心。菌托较大而厚,呈苞状,白色。菌环白色,生菌柄之上部。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5)

【分布】夏秋季于阔叶林中地上单生或群生。分布于江苏、江西、湖北、安徽、福建、湖南、广东、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地。

【中毒症状】毒伞是剧毒蘑菇,含有毒肽、毒伞肽两大类毒素,损害肝、肾、心、肺、大脑中枢神经系统等。中毒后潜伏期长达24小时左右。中毒死亡率高达50%以上,甚至100%。对此毒菌中毒,必须及时采取以解毒保肝为主的治疗措施。

【辨识】菌盖灰褐绿色、烟灰褐色至暗绿灰色是其特点。

8、致命白毒伞(毒性指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6)

【相似种】食用蘑菇、雪白鹅膏菌

【形态】致命白毒伞(Amanita virosa Lam),又名致命鹅膏菌,有人叫白毒鹅膏菌,其实我国并无分布。子实体中等大,纯白色。菌盖初期卵圆形,开伞后近平展,直径7-12厘米,表面光滑。菌肉白色。菌褶离生,梢密,不等长。菌柄细长圆柱形,长9-12厘米,粗2-2.5厘米,基部膨大呈球形,内部实心或松软,菌托肥厚近苞状或浅杯状,菌环生柄之上部。

【分布】常在树荫下群生或散生,为菌根菌,以春季3~4月最多。分布最为广泛,在河北、吉林、辽宁沈阳、江苏、福建、安徽、陜西、甘肃、湖北、湖南、山西、广西、广东、四川、云南、西藏等地都有发现。

大部分的毒蘑菇长什么样子(几种常见的毒蘑菇的形态介绍和辨识)(17)

【中毒症状】致命白毒伞是致死率最高的剧毒蘑菇,其毒素主要为毒伞肽和毒肽类,在新鲜的蘑菇中其毒素含量甚高。这些毒素对人体肝、肾、血管内壁细胞及中枢神经系统的损害极为严重,可致使人体内各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死亡率高达95%以上!

【辨识】很难辨识,最好用试纸测试。

结语:综上,在我国的各个地方都有广泛分布毒蘑菇,尤其是我国气候比较好的地方,而且很多形态和可食用的蘑菇种类非常相似,因而人们往往误食中毒,其中部分毒性不太强烈,症状较轻,服用药物就可以救治,但若是真不小心误食了剧毒蘑菇,比如致命白毒伞等,可能抢救不及时就会造成人员死亡,危害巨大。

因而小编在这里建议大家,如果非要食用野生蘑菇,最好是仔细观察,有条件的可以用试纸测试,农村的可以让家畜和老鼠先替代验毒,最后才可以食用。当然,最安全的做法就是不要随意采食野生蘑菇,毕竟现在市场上还是有很多美味的蘑菇品种,应该是能够满足大家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