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后期红楼梦流传(不要再拿乾隆年间说事了)

从《红楼梦》和两部同体系作品《梅花梦》《姑妄言》看其成书年代

乾隆后期红楼梦流传(不要再拿乾隆年间说事了)(1)

上一篇文章论述了《红楼梦》成书于乾隆年间的非确定性,《红楼梦》成书早于乾隆时期,这样的证据并非不存在。有两部书可以说明它至少在雍正年间就流传了。

《梅花梦》

《梅花梦》,又名《何必西厢》,这是清代的一本弹词小说,书中文字两次提到《红楼梦》。

《梅花梦》嘉庆庚申(1800)五桂堂藏版本第三十六回写道:

“列位,看方才这一段说白,都是家常俗语,琐琐碎碎地叙众人问答。好似《金瓶梅》《红楼梦》笔仗 ……叙家常琐事,及喁喁儿女语,要得近情入妙,比演义传奇,更难着笔,若非有十分本领的才子,莫想道得只字,世间传作,能有几部?所以在下极力摹仿一段,岂敢妄比韩杜诸大家诗文,无体不备,不过觉得这难着笔的,还做得来。倒底可真个像《金瓶梅》《红楼梦》?”

该版本序言一中写道:

“《梅花梦》一书,行世已久。……桐峰外史刻本,迄今又数十年,漫漶残缺,特为校正,重付剞劂,以公同志。”

“桐峰外史刻本”目前没有见到,但是嘉庆庚申(1800)五桂堂藏版本中收录了它的一篇序言,落款十“雍正甲寅年”仲夏桐峯外史谨序。

乾隆后期红楼梦流传(不要再拿乾隆年间说事了)(2)

“雍正甲寅年”是雍正十二年,1734年。序言中说,“《何必西厢》一书,行世已久。……桐峰外史刻本,迄今又数十年。”

《梅花梦》中把《红楼梦》《金瓶梅》并提,可以知道它提到的《红楼梦》就是我们研究的《红楼梦》,不是重名之作。

这表明早在雍正十二年之前,《红楼梦》已经流传很长一段时间了。所以,《红楼梦》的创作时间肯定在雍正十二年之前更早的时期。

《梅花梦》中许多素材和《红楼梦》一致,比如:

林黛玉作《五美吟》,伏下《十独吟》;《梅花梦》中有十美图。

《红楼梦》金陵十二钗命运画册列了十二正钗、一副钗、两又副钗,共十五位金钗;《梅花梦》中十美图增加为十五美。

《红楼梦》中宝玉曾经续作《庄子》,妙玉说文是庄子的好;《梅花梦》中心铁道人“半生蒙庄道、负不羁之才、目无余子。”

两部书中都提到的戏曲有:《钗钏记》《牡丹亭*离魂》《还魂》《邯郸梦仙缘》《一捧雪》《满床笏正本》《断机教子》等。

《红楼梦》中贾府戏班子是十二个女孩子,《梅花梦》里一班昆曲女戏班也是“十二个女孩子,总不过十三四岁,都生得娇娆袅娜。”

乾隆后期红楼梦流传(不要再拿乾隆年间说事了)(3)

两部书中相同的元素太多,以致无法都一一罗列出来。

《梅花梦》中同样提到了《长生殿》,第三十二回“洞房春闹元宵节 彩轿灯迎不夜城”中,张灵和表弟秦钟于元宵节这天共同成亲,热闹非凡。书中写道:

你看这位姐姐失落金钗,那位奶奶挤掉绣履,好不可笑。比《长生殿》戏出上演的秦、韩、虢三位夫人,三月三日游玩曲江的风景,分外挨挤、嘈杂。

《长生殿》定稿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问世后引起社会轰动。清宫内廷也曾经上演此剧,北京的聚和班、内聚班等班社都以演此剧而闻名。

《梅花梦》中引用了《长生殿》,又有雍正十二年刻本。 说明该书创作于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至雍正十二年之间。

《梅花梦》中又提到过《红楼梦》,这说明《红楼梦》成书肯定在雍正十二年之前。

乾隆后期红楼梦流传(不要再拿乾隆年间说事了)(4)

《姑妄言》

《姑妄言》是一部清代白话长篇艳情小说。首引文一卷,正文二十四卷二十四回。题“三韩曹去晶编于独醒园,古营州林钝翁评”。

曹去晶的《姑妄言》一书,成书于雍正八年中元节第二天,这本书和《红楼梦》大有渊源。

《姑妄言》的写作特点和《红楼梦》极其相似,具体有如下几点:

1

人物众多,女性占比突出

《姑妄言》中写了大量人物,据粗略统计,全书有名有姓的人物有450人左右,其中女性约占1/3。

《姑妄言》和《红楼梦》非常相似,是以女性为主题的书。

2

四大家族

《姑妄言》以宦萼、贾文物、童自大、钟情等四个家庭为主线展开,钟、宦、贾、童四家联姻。

《红楼梦》四大家族贾、王、薛、史,“皆连络有亲,一损皆损,一荣皆荣”。

3

主人公的经历、结局相同

《姑妄言》里钟情先娶钱贵、后收仙桃,兼美一金一木;《红楼梦》里贾宝玉梦中娶兼美,既像薛宝钗又如林黛玉,也是一金一木。

《红楼梦》贾宝玉最终抛妻出家,《姑妄言》里钟情最后别妻隐居。

4

正文加批注的形式

《红楼梦》手抄本《脂砚斋重评石头记》系列中,有大量脂砚斋、畸笏叟等人的批语;《姑妄言》则有林钝翁评书。

5

以梦开头,讽刺世人真假不辨

《红楼梦》以甄士隐做梦引出通灵宝玉去太虚幻境,自此真事隐去,假语流行。

《姑妄言》由“道听途说”在南京应天府古城隍庙,梦见城隍神历代历史疑案开始引入正文。到听对人说他的见闻,人们信假不信真。

6

转世因果

《红楼梦》中讲转世轮回,木石因果是前世姻缘,一干孽鬼转世后再演因果。

《姑妄言》同样讲轮回报应,书中主人公都有前世对应。

7

作者同姓同祖籍

《姑妄言》和《红楼梦》的联系除了上述结构内容几方面,还有更重要的一个相关之处:

作者都姓曹,平生都无考。《红楼梦》有“曹雪芹”“林黛玉”;《姑妄言》有曹去晶、林钝翁。

《姑妄言》作者曹去晶生平不详,他自署“三韩”;评书人林钝翁自署“古营州”人。

顾炎武《日知录·外国·三韩》中说:

按北魏太真君五年(公元444年)置营州,治所在龙城县(今辽宁朝阳市),历代废置不一,而古营州者,亦指辽东也。三韩与古营州当指辽东一带。

有清以来,常以“三韩”作辽东之代称。

曹寅祖籍辽阳,韩炎《有怀堂文稿》卷六《织造曹使君寿序》谓“以余所见,三韩曹使君子清,乃诚善读书者”,可为例证。

乾隆后期红楼梦流传(不要再拿乾隆年间说事了)(5)

美国哈佛大学黄卫总先生总结了《姑妄言》与《红楼梦》之间的关系:

两书的作者都来源于东北,都对江南生活很熟悉,故事主要发生地都是南京等等。王长友先生也认为《姑妄言》是与《红楼梦》靠得最近、关系最直接的一部长篇小说,比如:

从作者的角度来说,《姑妄言》和《红楼梦》的创作、批点、传抄,都曾在一群亲友中进行,这简直成了由北而南的曹氏家庭的风尚。

8“卫若兰射圃”在《姑妄言》中可见。

按照脂批的提示,《红楼梦》中有一个失落的环节是“卫若兰射圃”,第三十一回“撕扇子作千金一笑 因麒麟伏白首双星”中,史湘云捡到了贾宝玉丢失的金麒麟。此回回末庚辰本有一条批语,提到了“卫若兰射圃”的环节。

庚辰脂批:

[后数十回若兰在射圃所佩之麒麟正此麒麟也。提纲伏于此回中,所谓“草蛇灰线,在千里之外”。]

《姑妄言》中第二十三回,钟情和梅生游览虎丘赏梅花,在江边喝酒之际,有一群年轻人射圃,此时来了一个奇人,射技超群,书中写道:

钟生与梅生次日到燕子矶山顶上亭中坐下,俯瞰大江,见一群少年操弧矢,赌饮江岸。

内有一生,百发百中,满座倾倒。

忽见一摇船客从而观之,叹道:“善则善矣,惜乎未尽其神也。”

那生愠而操弓进曰:“请尔试之。”

摇船客令立十竿于百步外,引彀大呼道:中某节,百矢无一虚谬。

诸少年大惊,邀上座,遂取觥自酌。

钟生遥见之,知为异人,邀之上山同饮,请述姓名。

彼大笑道:“吾摇船客耳,有何名姓?”豪饮了数觥。

《姑妄言》中这段射圃情节很是神奇独特,以小编之浅陋,从未见过小说中有这样射圃方式。

最初读到这个环节,立刻想到了《红楼梦》中丢失的“卫若兰射圃”。

做这个推想,当然并没有充分的证据。《姑妄言》中偏偏就没有写出这位逸士高人的名字。

结合《姑妄言》和《红楼梦》诸多相近之处,笔者认为《姑妄言》中这段射圃,正是《红楼梦》中要写的情节。

《姑妄言》中不记射圃人姓名,不写他佩有金麒麟,是为了切断和《红楼梦》之间的联系。

但是。种种迹象表明,《姑妄言》《红楼梦》两部著作有着某种不可分割的关系。

笔者认为,《姑妄言》是《红楼梦》的后续之作,曹去晶、林钝翁这两个名字是从曹雪芹、林黛玉身上转化的。

曹去晶并非真名,和曹雪芹一样只是笔名。这二人有可能根本就是同一个人,或者是亲属。其具体关系还有待进一步探析,不能妄下论断。

但是可以推测,《姑妄言》创作于《红楼梦》之后。

《姑妄言》成书于雍正八年七月十六日,故此推论,《红楼梦》在这个日期之前就已经问世。

乾隆后期红楼梦流传(不要再拿乾隆年间说事了)(6)

绣像版梅花梦

三部书的共同之处

《红楼梦》《姑妄言》《梅花梦》中的人物有重合之处,《红楼梦》中“秦钟”谐音“情种”;《姑妄言》中主人公是“钟情”;《梅花梦》中也有一个“秦钟”。

《梅花梦》中对“秦钟”这个名字进行了两次解释,分别在开头第一回和书末第三十六回,分别如下:

第一回

第一回:

张梦晋、崔素琼是正生正旦脚色,秦钟、吴幻娘本无其 人。何以相题并论?且幻字命名何义,太仓取号何居,还要请教列位。

六书中有谐声会意,秦字只当情字,吴字只当无字。张灵、崔莹始终离不得一个情字,究竟免不得一个无字。天下本是钟情世界也,如太仓积粟,

陈陈相因。人生本是泡影光阴,自然幻景驰驹,闪闪靡定。

列位,只是打诨,待我再讲四句你听。

真中真莽郎君割心未死,

假中假慧小姐替身到底。

幻中幻怪佳人瞥影如飞,

痴中痴懦男儿屈膝不已。

无始有情,人生情后。

第三十六回:

张灵笑道:表弟姓的是秦,与恩情的情字同音,因你这个情字就生出多少情来。

你我总是情字中人,自然有这些牵枝落叶、接续生情的道理,叫我从哪里谢起。

《红楼梦》一书正是因情而有,“大旨谈情””宿孽总因情”。

结论

《姑妄言》《梅花梦》《红楼梦》三部书联系紧密,可以看成一个系列。

《梅花梦》《红楼梦》中都提到了《长生殿》,说明它们成书于于康熙二十七年之后。

《姑妄言》成书于雍正八年,《梅花梦》有雍正十二年刻本,《红楼梦》早于这两部书。

故此,《红楼梦》最终成书在康熙二十七年至雍正八年之间,其创作时间则有可能在康熙二十七年之前。

思考

“曹雪芹”“林黛玉”和“曹去晶”“林钝翁”,都是“草木之人”,他们之间有什么关系?

《姑妄言》以艳情为主要内容,会不会是改编后的《风月宝鉴》?

《梅花梦》和《红楼梦》是否就是同一梦?

正是

草木之人何处寻,

皆是梦中幻里身。

沉酣一梦终须醒,

觉来已是还魂人。

乾隆后期红楼梦流传(不要再拿乾隆年间说事了)(7)

原创不易,感谢关注!

与君共话红楼,同解其中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