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学过的小古文(爱学小古文系列)

前两天与朋友聊天,说到孩子,每次写作文都是一件特别煎熬的事情。家长不盯着,两天也写不了一篇;盯着吧,就在彼此耗着。最后没办法了,家长说一句,他才写一句。小学啊,语文就老大难,要不要报补习班啊,有没有什么好办法呢?

朋友言之切切,情之殷殷。

大概这也是很多家长的焦虑吧。总想找到一个办法,一条捷径来学语文。

回忆学过的小古文(爱学小古文系列)(1)

我也不是什么名师,徒有几年教学经验,给朋友介绍了两个办法:

1、练习写百字作文,只写一百字(降低难度,积累生活,培养自信)

2、多读一些书

今天单说说怎样读书?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也许我们读读下面这段小古文,你会有不一样的收获!

读书有三到

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qiǎng)暗记,只是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见(xiàn)”。谓读得熟,则不待解(jié)说,自晓其义也。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1、选自《训学斋规》,作者朱熹,南宋著名理学家、教育家,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朱子”。

2、凡:凡是

3、须:必须

4、牵强:勉强

5、晓:知道

6、见:同“现”

7、谓:说

8、漫浪:随意

大学问家朱熹在文中告诉我们读书的方法和道理,总结如下:

1、读响亮----读正确----读多遍----读明白

2、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译文

只要是读书,每个字都读得声音响亮,不可以读错一个字,不可以少读一个字,不以多读一个字,不可以读颠倒一个字,不可以勉强硬记,只要多读几遍,自然而然就口而出,即使时间久了也不会忘记。古人说过:“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就是说书得熟了,那么不需要别人讲解,自然就会明白它的意思了。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书本上,那么眼睛就不会仔细看,心和眼既然不有心致志,却只是随随便便地读,就一定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心既然已经到了,眼和口难道会不到吗?

大道至简,读书哪有什么终南捷径,只不多熟能生巧罢了。

回忆学过的小古文(爱学小古文系列)(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