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律吕的记忆口诀(你知道为何会有闰年吗)

《千字文》做为启蒙书籍,很多人都只是当作一个认字的工具,其实认真研究起来,是蕴含着很深的道理和传统文化的。在古代做为启蒙课本的书籍,私塾老师在讲解中,不但要求学生识字断文;同时也会对字里行间的文化知识给与灌输。与现代那些以教授国学为噱头的老师,自己本身就不知甚解,也只是在课堂要求熟读,或者一言以蔽之,不做过深讲解,于是就都剩个囫囵吞枣了;而只是熟读过这些书籍的学生呢,也会常言学过此书,其真学过了吗?其真教了吗……

十二律吕的记忆口诀(你知道为何会有闰年吗)(1)

网络供图·历法示意图

通过对“天地玄黄,宇宙洪荒;日月盈昃,辰宿列张;寒来暑往,夏收冬藏”的了解,我们知道了由时空到空间,再到生存的地球环境的递进。既然因为寒来暑往、暑往寒来一个循环为一个年岁,并因此划分了四季,使得人类对时间有了节点的定义。然而依据日月交替的规律和寒暑感受分割的年岁四季,肯定还会有所偏差,比如太阴历(月亮绕地球一周)经过测算月亮的盈亏朔晦(朔,月初;晦,月末)一个周期约为29天多一点,以12个月来算,就是354天;而太阳历(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计算每年的总天数为365天,这样一来,每年就相差了11天。这样的话,对于每个季度三个月的固定,在经过大约19年,那时候夏天的季节就便成了岁末,冬天便成夏天的日期,显然这样是不行的。那么就有了接下来的“闰余成岁,律吕的调阳”的问题了。

网络供图·春来万物复苏

所谓“闰余成岁”,语出《尚书•尧典》"以闰月定四时成岁"。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积累数年的闰余,并成一个月,放到闰年里”,这样的结果就避免了上面说到的“冬夏对换日期”的情况。于是古人结合经验,找到了“十九年7闰”和“五年三闰”的方法,因此冬夏都很好的控制在一定日期范围内了,这样就把年岁差给填补了,从而使寒暑相交替形成固定的年岁。

十二律吕的记忆口诀(你知道为何会有闰年吗)(2)

网络供图·律吕

年岁给固定了,结合寒暑变换的规律,制定出四季,这样就使人们有历法可依了,从而合理安排农业耕种的生产生活。关于农耕社会的生产生活指导,光是有四季寒暑分还不行,地生万物,除了气候寒暑,还有物候的问题。什么是物候呢?简单的讲就是“万物随气候而成的生长条件”,也可以说就是适应天地阴阳的问题,这样就要求寻找到气候和物候吻合的节点。现在我们知道,这就是所谓的“二十四节气”并直接利用,但在古代,当初又是如何设计出平衡阴阳的节点呢?这就是我们要接着讲的“律吕调阳”。

十二律吕的记忆口诀(你知道为何会有闰年吗)(3)

网络供图·伶伦雕像

“律吕”是个什么东西呢,直白的说就是“空竹管”,关于如何用律吕来“调阳”,其实还是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在黄帝时代有一个叫伶伦(泠伦)的人,用竹管削成一边斜,一边齐的12根长短不一的空竹管,据说其中最长的9寸,最短的4寸6;然后把12根空竹管里都装满暇莩(xiá fú,芦苇薄膜烧成的灰,是特别轻的);之后拿到西北的阴山,把竹管并排排列,使斜的一端插入土里,竹管周围蒙上布账,再加盖屋室,目的是使竹管接触不到一丝风。到了一定时间,最长的这根9寸的空竹管里的灰,就会自己飞出来,并有“嗡”的声音;因为没有外界的影响,这灰飞出来就是地气在作用——阴阳交替物候动。这根竹管就被伶伦命名为“黄钟”,而这个时间就是冬至,因为阳气开始动了;同时灰飞出的那一瞬间就是子时

十二律吕的记忆口诀(你知道为何会有闰年吗)(4)

网络供图·冬至时节

我们再来说说这12根空竹管的事,把这些空竹管按由长到短的并排排列,就有1到12个位置,这样属于单数的有六根,属于偶数的也有六根。在传统文化里,讲究“奇阳偶阴”,因此六根单数就属阳,称为“六律”,六根偶数的属阴,称为“六吕”。通过上述“律吕调阳”的记载和传说,这个冬至灰飞的竹管是最长的“黄钟”,是单数属阳,是为律;六根偶数以“六吕”命名,就叫第一为“大吕”了。因为“律吕”在平衡测算阴阳生的时候,会发出固定的音,所以在后世的声律中,以此为标准,就把“律吕”当作了天然的“调音器”了。而关于“律吕”具体的相关文化,其实还更复杂。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