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

2022是我退休生活的第三个整年。一年中,几多感慨,几多无奈,几多收获,几多鬓白,平平常常的日子成为常态。这一年,疫情仍然笼罩着世界,人们的生活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直到12月份年底,十条规定突然放开,大街小巷千门万户,突然羊了个羊。

回首过去的一年,年终岁尾,与往年一样,还是要总结回顾一下,看看一年当中主要做了哪些事情。进步与否已经无所谓,关键是让自己的生活有所充实。

一、春节大团圆,尽享天伦之乐

一年中一如既往,基本上是两人生活,二人世界,日子平淡无奇,波澜不惊。孩子自2013年离开沈阳去深圳工作之后,除了个别年中回过家乡外,已经有八个春节没有在家过年了。今年他们按计划决定回来过年,这让我们为时兴奋了好久。于是我们在公历一月份农历进入腊月之后,便开始着手采购年货年肴。

买点儿什么呢?还是先从买小食品和坚果开始吧。1月初,我两去南二小食品城,购买了松子、榛子、开心果、腰果、无花果和一些小食品,另外买一些木耳、红蘑、黄花菜等山货。这些东西能放的住,可以提前一些日子采购。1月3日去大润发买多用途不锈钢蒸锅,可用来蒸煮炖。1月7日去五爱市场买红灯笼和春联儿,张灯结彩,给家中增添喜庆氛围。1月10日腊八,泡腊八蒜,准备春节孩子回来吃。1月15日去13路市场买了鸡腿、鸡翅等副食。1月18日去张士水产批发市场买鱼和虾等海鲜。1月22日外面飘起小清雪,去南塔日杂市场买了几个陶瓷盘子,更新一下餐具。1月28日去铁西百货采购,买了馒头、香肠、腊肠、酱牛肉、番茄酱、白糖等东西。然后开始在家烀猪蹄、肘子,做皮冻,准备春节吃的东西。1月29日去市场买青菜。经过近一个月的采购,基本上准备好了过年的年肴。闲来无事时,开始琢磨春节期间的菜谱。这一个月,让人很享受筹备过节的忙碌过程。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1)

1月30 日,一天都是围绕孩子回家而忙碌,筹备晚上接风的吃喝饭菜,然后去机场接孩子。晚上,孩子和姑爷拖着行李箱从机场走出,我们一家四口人终于团聚一起。此刻的心情自不必说,怎一个高兴了得。

1月31日除夕,这一天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我充当大厨,扎上围裙下厨做年夜饭。下午,一桌丰盛的饭菜摆上席面。一家人举杯畅饮,边吃边聊。聊孩子工作忙碌,事业小有成就。聊我们身体尚还可以,衣食住行都能自已,直到央视春节晚会上演。

在接下来大年初一到初五的日子里,由于疫情的原因,我们没有到亲戚家串门,也未邀请亲属来家做客,只是在微信中相互拜年,互致问候。我们也没有远足,只是去沈水湾公园转转,观赏一下东北冬天的景象。看一看大河封冻,人们在冰上滑冰玩着冬天的游戏。看一看冬泳爱好者不畏严寒,在冰河中坚强的泳姿。又到家门口附近的沈阳站西广场转转,拍下几张合影。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2)

其他的时间,一家人便是连吃带喝海聊看电视。2月4日立春,家中又应景烙起春饼,做几个小菜,团坐一起啃春。

时间过得很快,短短六天的团聚,转眼就到了二月初五"破五"。上午去区医院给孩子取纸质的核酸检测报告,下午送孩子去机场回深圳。相逢之后是分别,虽然远隔千山万水,好在现在的通讯工具发达,时时刻刻可以联系,这便缩短了沟通交流的距离。这正是:

虎年春节瞬息过,

一家团圆留欢乐。

路途千里虽遥远,

现代通讯不寂寞。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3)

二、阴霾笼罩,新冠是绕不开的话题

2022年,新冠疫情已经整整困扰了我们生活三年多的时间。经济建设、社会发展等大的方面我们不必叙述,攸关我们百姓生活的衣食住行,大家深有体会。

从年初开始,沈阳不断出现社会面阳性病例,此起彼伏。于是,一轮接一轮的核酸检测犹如车轮大战,不断上演。家人的嗓子也被捅疼,嘟嘟囔囔纠结了一天,从此不再去做检测。

3月19日,因为疫情的原因,市内的公交、地铁全部停止运行,所有的饭店全部关张。只有关乎民生的超市和各个市场在营业。3月21日,我家小区的北门封上,只留一个南门出入人员和车辆。进小区的大门要查看绿码测温方可通行。3月29日至4月13日半个月的时间,沈阳市所有小区都进行了封闭,只进不出。大街马路上,人员稀少,只有不时驶过的车辆,沈阳基本处在停摆的状态。

在小区封闭半个月的时间内,人们基本上没有特殊情况不能出入。面对买菜和购物的问题,小区周边的各个蔬菜水果生鲜超市,纷纷建立起多个购物、买菜群,这从某种程度上解决了人们购物、买菜、买水果的生活大问题,也增进了商家与顾客的感情。

我们家当时加入了"十二线"购物群,人们在群中接龙写上所买的菜品和斤数,然后提交给商家。在第一天送菜的时候,送菜人记错了地点走错了路,本来是送往铁西区,却送到了皇姑区的一个名字相近的小区。经过在群中的多次沟通,历经了两个多小时的周折,最终才将货送到。不过大家没有任何埋怨, 都非常理解,见到所买的蔬菜后也都非常满意,表示感谢。

在小区解封以后的日子里,核酸检测进入常态化。人们在出行乘公交、坐地铁,进入公共场所还是需要戴口罩,出示绿码,就连去公共厕所也有人值守查看绿码。于是,在大路旁,马路边,隔不多远就矗立起一个集装箱,防疫人员在里面对社会人群进行核酸检测。据说,核酸检测已经承包给第三方来完成。有需求的人们,可以随时免费来检测。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4)

时间进入到年终岁尾的最后两个月,风向突变。11月11日国家发布了"进一步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措施″,说是进一步提高疫情防控的科学性、精准性、有效性。12月7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发布了优化疫情防控政策的“新十条”,新十条内容意味着防控政策基本放开。于是乎以北京、石家庄等地为先导,各地紧随其后,突然完全放开了,这当然也波及到沈阳,好多人开始逐渐阳了。

12月13日星期二,外面飘起雪花。早上醒来,我忽然觉得骨头节有点酸疼,嗓子略觉不适,眼珠发胀,心跳加快。一量体温,低烧37度8,是不是中招了?因为没有检测盒测不了核酸,不知是普通感冒还是新冠阳了。但不管怎样,我还是吃上了退烧药。接下来一连三天低烧,都是相同的症状,增加了咳嗽,有痰。但我感觉症状不是很严重,没有去医院看医生,不给医院增加麻烦,让医院腾出时间救治病情严重的患者,于是只好自己在家中自我隔离。

询问了朋友群和同学群中的好友们,好多人都已经中招了。你说这新冠病毒厉害不厉害?三年了,不管专家们怎么说,大多数人还是没有逃过这一劫。

接下来,沈阳东北大药房每天开始供应扑热息痛药片,每人限购一联20片,2元钱,我也前去买了一联。虽然只此一联也能让人在应急当中派上用场,以解燃眉之急。对此,百姓还是基本满意的,没有什么埋怨之语。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5)

中招之后第五天,已经不再发烧,但嗓子依然不适,咳嗽,有淡痰,白天还好,夜里会严重一些。

12月21日,沈阳夜间降下了一场不大不小的瑞雪,给疫情肆虐的大街小巷送来了吉祥。人们多么希望天公发威来降妖除魔,带给芸芸众生一个健康活泼的躯体呀……早上醒来时,一阵幽香扑鼻。我这才发现,家中的茉莉花昨夜偷偷绽放了两朵,这在严寒的冬季是不多见的。更让我发现的是,我的鼻子居然有了味觉,这让我很是惊喜。因为几天的"小羊"折磨,味蕾丧失,进食无味,闻物不香。今天,我的鼻子居然开窍了,预示着我的病情基本好转。真是没有翻不过去的山、没有过不去的河呀,雪后的阳光更加灿烂!于是,我写下一首小诗来表达我此时的心情:

三年封控一朝放,

千门万户人皆阳。

沈城昨夜飘瑞雪,

天公驱魔快投降。

现在,国家已经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更名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自2023年1月8日起,解除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采取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甲类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不再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境卫生检疫法》规定的检疫传染病管理。例入乙类乙管。

今天,我写以上文字内容,都是大家所经历过的,现在不觉得有啥稀奇。但可能若干年后人们再回忆起这段人生的经历时,不能不说是一个让人慌恐的故事。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6)

三、读书学习仍是生活中的主旋律

说起读书,每天在"学习强国"上读书已经坚持了四年,成为每天学习的规定动作。截止到2022年底,已累计学习积分65201分。

今年又在网上购了《二十四史》《资治通鉴》《王阳明》《古文观止》《人间词话》《世说新语》《素书》《曾国藩家书》等书,都是文言白话相对照,读起来方便。

在家中,除了书房中书柜里的藏书以外,我的床头也放了好些经常读的书籍,方便于随时拿过一本看看。这些书大部分是国学经典著作和历史书籍,包括春秋左传战国策四书五经唐诗宋词元曲等。读书对我来说是一种享受,正如有人喜欢打麻将,有人喜欢钓鱼,有人喜欢跳广场舞,有人喜欢上老年大学学习唱歌和各种乐器一样,我偏偏喜欢读书。虽然我们与伟人无法相提并论,伟人读书是学以致用,干国家大事。我现在看书大多是自我消遣,自娱自乐,有时看完就忘。六十多岁以上这个年龄的人读书,记忆力已经明显衰退。别人一提起某本书中的内容时我都能知道一些,但自己有时一想提起,想不起来了。不过现在买书除了自己读以外,也可以给孩子留下一笔精神食粮。由于几十年来的购买积攒,家中的书太多,有些过于占地方。于是,我抽时间翻箱倒柜,把过去买的一些期刊杂志都淘汰掉,只保留下一些精致经典的书籍,这些书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可以永久收藏。

今年上半年的时候,我读了《老残游记》《王阳明》《世说新语》《人间词话》等书,并收听了单田芳播讲的评书《童林传》《北洋军阀最后的结局》结合《中国历朝通俗演义》边看边收听。又翻出《花间词》来读。《花间词》成书于五代时期,其作者是后蜀赵崇祚。可以说里面的作品是宋词的先导,是衔接唐宋诗词的一个纽带,或者说是诗词由唐到宋的一个过渡,其代表人物之一是温庭筠。

到了下半年,我决定把中国的历史从头到尾再捋一遍,好好充实一下自己。过去工作时没有太多的闲暇时间,读书也是断断续续。现在退休了,可以有大把的时间用来阅读,可以系统的重温一下中国历史。我将历朝历代的时间年代表重新背诵一遍,然后读《中国通史》《二十四史》《资治通鉴》《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等书。当然,这些大部头的书不是一朝一夕可以读完的。一部完整的二十四史,4000万字,没有十年功夫,怕也很难读完。如果不是历史专业人士,也没有必要全部去读完,只能挑重点,选取历史的某一段某一点去读。在了解中国历史梗概的基础上,我下半年的侧重点是看魏晋南北朝和唐宋的历史,不过也没有完全看完,2023年还要接着读。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7)

在学习中国历史的基础上,我又把读"汉语言文学专业"时的《中国文学史纲要》教材找出来看。同时在10月份之后,决定把从小学一年级到九年级教材中不会背的唐宋诗词背诵下来,为此在网上购买了《唐诗地图》《宋词地图》两张地图汇集了从小学一年到九年的168首唐诗宋词,还介绍了作者的生卒时间以及写作地点,便于学习掌握。

数了一下这168首唐诗宋词,里面竟有近百首不会背诵。回忆我们上小学和初中那个年代,哪里学过这么多的唐诗宋词呀。就是会背诵的教材中的60多首加上不在教材上的共计100多首诗词,也是处于爱好的角度才去学习背诵的。不过,现在还是从爱好和喜欢的角度,我决定把这168首诗词无论会与不会的全部背诵下来。

虽然现在的记忆力已经不如年轻的时候,但是背诵诗词还是比较上心。每背诵一首,都要上百度查询诗词的写作背景和解释,不然诗词的内容有些是不好理解的。还有诗词中字的读音,有些与我们想象中的读音是不同的。如晏几道《鹧鸪天》词中的"当年拚(音pan四声)却醉颜红″,朱敦儒《相见欢》中的"试倩(音qing四声)悲风吹泪过扬州"等等。还有辛弃疾的《破阵子》"醉里挑灯看剑"过去就比较熟悉,但里面的"马作的卢飞快"是什么意思就不是很清楚。通过学习才知道,"的卢"是一种脸带白点的马,如刘备骑的那种马就叫″的卢马"。

相对于唐诗来说,我更喜欢的还是宋词。当初在学习汉语言文学专业时,我选的选修课便是《唐宋词鉴赏》李煜、晏殊、欧阳修、 苏轼、李清照、陆游、辛弃疾的词自不必说,还喜欢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张先的《天仙子》水调数声持酒听,王安石的《桂枝香》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贺铸的《青玉案》凌波不过横塘路等。现在仍然喜欢,闲来经常背诵几首。

统计了一下,到2022年年底,一至九年级的168首唐宋诗词,只有八~九年级的其中20首唐诗留待2023年去背诵以外,其他148首已经牢记在心。加上非教科书以外过去就喜欢的唐诗宋词,已可以背诵200多首。

以上都是爱好使然,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爱好来选择自己行为的。如:瑜伽跳舞吹拉唱,旅游画画学照相,烹饪带娃逛公园,下棋喝酒打麻将。虽然这些爱好我也有选项,不过最大的爱好还是读书,于是,退休之后我选择了自己所做的事情,每天坚持不辍。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8)

四、社会新闻花边趣事是生活的调味料

生活中,除了读书学习以外,便是根据自身喜好,在网上看各类新闻和花边趣事。我经常登录的媒体有今日头条、抖音、新浪网、百度网等,在上面看关注和推荐的文章,搜索感兴趣的内容。由于现在各类APP五花八门,让人目不暇接,看不过来,我只好有所取舍,有选择的关注。

今年上半年关注比较多的内容是,司马南手撕联想柳传志的事件过程,里面涉及到倪光南院士。然后半路上又杀出个张捷,他发表了好多对柳传志身世和联想集团的一些深挖视频和文章。他的视频和文章比较有深度,看了好多,水平了得。还看了王立华的一篇文章《全社会深刻反思联想有利于不犯颠覆性错误》文章站在司马南和张捷等人的立场,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张捷毕业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与是校友。在转基因问题上,他们持不同的观点有过论战。张捷还有好多其他文章,我也一并来读。他所写的东西极富逻辑性,剥茧抽丝,细细道来,讲的很有道理。

看花边新闻时,还喜欢关注相声界的历史和轶事,读相声大师马三立的自传,看常宝华家几代人的故事,探究杨振华、金炳昶等人的师承是谁,了解相声界各类人员的辈分关系,如相声界自第四代开始,字辈为德寿宝文明。相声大师马三立、郭荣启是寿字辈的,侯宝林、马志明是宝字辈的,马季、侯耀文是文字辈的,姜坤,冯巩、郭德纲是明字辈的等等。也从抖音上观看他们演出的一些小视频,闲来无事,娱乐一下。

在网上还关注了一些经常喜欢看的网络大咖和一些知名度不高但比较有趣的段子手。今年特别喜欢看的是河南小伙王小飞在巴基斯坦贫民窟建立的星光村的视频。

小飞在巴基斯坦六七年的时间,在当地租来土地,帮助贫民建设起一个星光村。他在星光村建设房屋,帮助村民建学校、小卖部,让要饭的孩子走进课堂学习中文,改变了一些贫民的生活面貌。看了他分享的六七年间持续坚守的视频,着实让人感动和佩服。由于视频看的多了,对星光村里一些贫民大人和小孩的中文名字我都能呼得出来。至于个别网友对他卖货等行为可能持有异议,但他建设星光村改变贫民生活面貌的功劳是可以肯定的。

平时,关注体育赛事也是我日常生活中的一件乐事。一年当中,喜欢看各类体育比赛。CBA赛事是我经常关注的,凡有家乡辽宁队的比赛,几乎必看。记得1月13日晚上,观看CBA辽宁对广东的比赛。广东大外援和辽宁韩德君发生冲突,双双被罚离场。广东胡明轩也因违体被罚出场。本场比赛,辽宁队富豪表现出色,得了38分,平了自己的记录。最终结果,辽宁102:90取得胜利。由于这场比赛韩德君和大外援发生冲突,篮协对韩德君停赛七场,罚款20万。3月22晚上,辽宁胜四川,获得常规赛冠军。4月26 日晚上,辽宁胜广厦,获得2021~2022年度CBA总冠军。

2月份春节期间,观看了北京冬奥会比赛盛况。2月5日晚上观看了2022年亚洲杯女足决赛,中国队3:2战胜韩国队获得冠军。举国上下一片欢呼,庆祝女足夺冠。

今年的乒乓球赛事比较多,3月份观看世乒赛大满贯巡回赛新加坡站的比赛。7月份观看WTT冠军赛布达佩斯站比赛。10月份观看成都世乒赛和河南新乡乒乓球世锦赛。11月份观看亚洲杯乒乓球比赛。

11~12月份,观看了卡塔尔世界杯足球大戏。亚洲队在小组赛中表现还可以,但无一队进入前8,最终阿根廷队夺冠。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9)

五、参与"头条"写作,闲来发首小诗

除了读书以外,我每天手中便是离不开手机,离不开网络。经常看的小视频是抖音,经常读的文字是今日头条。而且也参与其中,给今日头条写点豆腐块短文,偶尔发首打油诗。

6月12日, 应"头条"诗友邀请,写了两首藏头诗:

其一

生活不易多艰辛,如攀高山向上拼。

夏热冬寒苦与累,花开有日座上宾。

其二

思来想去总难解,念念不忘有谁知?

无限清愁随风散,期许还待知音识。

6月22日,沈阳下了一天的雨,称得上大雨级别。在家中闻着茉莉花的香味,看书,听曲,写道:

沈城一天雨,宅家听歌曲。

闲来翻翻书,花香一缕缕。

下午逛市场,不必把伞举。

任由水沾衣,童趣添几许。

6月23 日高考公布成绩,写首顺口溜:

高考成绩公布,都来查询分数。

考生有喜有忧,面对未来道路。

分低不要气馁,分高还需巩固。

无论迈入高校,还是另谋出路。

老天各有安排,努力奋斗挺住。

成才方式千种,全都值得庆祝!

6月28日还是下雨,在家中看书,吹一会儿笛子:

天破水漏潇潇雨,树摇花落阵阵风。

倚帘远眺吹一曲,碎珠敲窗伴笛声。

7月1日又是一个下雨天,时停时下,下的很大。写个顺口溜:

今年的雨有点怪,一连十天下不败。

未来多日还有雨,不见往年太阳晒。

今年的雨有点坏,说来就来不见外,

本是晴天没带伞,浇你一身不明白。

今年的雨有点赖,没完没了很无奈。

犹犹豫豫难出门,躲在家中吃剩菜。

今年的雨有点嗨,夏至以后很凉快。

防暑降温做得好,让人感觉充满爱。

今年的雨有点帅,有车一族心澎湃。

免去洗车省费用,老天冲刷不埋汰。

今年的雨下多久?天气预报天天有。

有备无患多防范,哪怕七七四十九!

7月14日,写了一篇关于劳保退休金的短文,发在今日头条上。没成想这篇短文成为小爆款,展现量达32万多,阅读量突破5万,评论互动400多人次,创作小有收益。此文成为在本周今日头条本地上榜达人第44名。以后发表的短文又两次上榜进入本地达人百人排名榜。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10)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11)

8月7日立秋,与老友相聚抢秋膘:

立秋时节,阴雨连绵。

老友相会,心情悦然。

撑伞观荷,漫步公园。

唠唠家常,嘘寒问暖。

再贴秋膘,推杯换盏。

偶尔小聚,尽兴开颜。

沈阳市8月23日0时至24时,新增七例无症状感染者:

疫情又来袭,劝君莫惶恐。

配合做核酸,全民再一捅。

9月10日中秋节,晚上去西广场散步,月亮被云层遮住:

出门赏月寻不见,已被乌云遮望眼。

莫非元宵雪打灯,嫦娥也怕新冠染。

10月10日深秋,天空飘起片片雪花,外面的温度也一下子降到冰点,这在刚刚过了重阳节的沈阳是不多见的。闲来无事,宅在家中,与书相伴,徜徉在字里行间,这也是人生一大乐事:

深秋飘雪花,沈城披白纱。

退休一闲人,与书伴在家。

10月25日,朋友请客,写首小诗相赠:

挚友相约喜相逢,美酒佳肴来欢迎。

淡诗论史频举杯,笃定知己一世情。

11月12日,一天来先雨后雪,没有出屋。在家中看书背诗。同时写一首小诗发在头条上:

初冬烟雨连雪天,先珠后絮漫无边。

落入尘世作药剂,涤荡瘟疫除新冠。

以上的小诗或称打油诗,都是生活中的一种小游戏罢了,只当写着玩,自娱自乐。另外还写了一些小的作品和文字,就不在这里赘述了。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12)

六、茉莉养身心,游园当消遣

退休以后开始养茉莉花,由2019年在花鱼市场上买回的两盆,然后自己扦插,发展到现在的20多盆。这三年多中,我也养过茶花、栀子花,但都没搞明白花的习性,先后死掉。现在还养着兰花和海棠,但也长势不好。我曾多次上网查询如何伺弄,但都不得要领,长势不遂人愿。唯独我养的茉莉花,无论如何摆弄,都非常耐活,长势良好,花香四溢。于是,养茉莉花便成为我生活中的最爱,每天都要静坐下来,望着茉莉花发呆一会儿。

当然养茉莉花也会遇到病虫害,还有如何施肥浇水等问题。茉莉花好生红蜘蛛,发现红蜘蛛时或用手来捏搓,或按时喷药。在室内养茉莉花施肥是个问题,因为施有机肥有味,家人反对。于是每次施肥时,便把花盆搬到北面小阳台上进行。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13)

开春时,我忽然心血来潮,想在室内花盆里种几棵菜苗。于是买了几棵辣椒、西红柿和草莓秧,栽入花盆中。其实种菜并不需要靠它们有多大的收成,就是秧苗长大了又能结几个果,又能值几个钱?种下它们,是种下一种心情,种下一种在室内也能看到和拥有的庄稼地里的风景,可以观察它们的生长过程。

可是菜苗长势并不遂人愿,并不是你想的那样种下就可以结果。栽下的两棵西红柿苗,其中一棵长得太弱,被我拔掉,另一棵长的略微壮实一点,结了五个枣样大的小柿子,直到通红了也没有再长大。两棵辣椒苗因为得了白粉病,也被我连根拔起。草莓也长得软弱无力,只是结了几枚只有花生粒大的果实。总的感觉,室内不适合栽种西红柿和其它农作物,因为没有风吹日晒雨淋,也缺少日夜温差和大自然中的状态,很难长好,以后还是断了在室内种菜的想法吧。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14)

除了养花修身养性以外,我还喜欢郊游,去公园绿地河边亲近大自然。7月1日,修葺一新的沈阳劳动公园重新开园。这里是沈阳市最接地气的地方,人们来这里唱歌跳舞拍照锻炼游览,大家既是观众又是演员。五花八门的歌舞,千奇百怪的剧目,每天都在这里上演。于是我也约上老友到此转转,看看焕然一新的公园。

不过我最常去的还是浑河两岸的长白岛公园和沈水湾公园。春天去那里看樱花、油菜花。夏天去那里看青青河边草和垂钓。秋天去那里看向日葵开和银杏叶黄。冬天去那里看大河封冻和白雪皑皑。这里每个季节都有不一样的风景等待你的光临。

记得7日9日那一天, 天气特别炎热。我去浑河晚渡等景点散步,然后步过工农桥到长白岛。炎炎烈日下,我汗流浃背,晒得口干舌燥,可能也有点低血糖,让人有点眼花头晕。此时,我正来到长白东路长白四街车站等公交车。等车中,很想喝口水,可车站旁又没有卖水的。这时我看见了道边的光大银行,于是走近光大银行想讨口水喝。门旁的保安问我办什么业务,我说想进去喝口水。保安让我出示健康码,然后方可进去。我出示健康码后,来到银行大堂饮水机旁,见饮水机内有咖啡、牛奶、桔汁、冷热水等,于是打了一杯喝下,顿感神清气爽。渴时一口水,真是如甘露,舒坦极了。走出银行,我向保安表示深深的谢意。

今天,2022年的日历已经翻过,过去的日子不再重来。在此留下以上文字,权当对走过的路程做一个简要的记录,给2022年画上一个句号。然后继续书写2023年的生活片段,不求多么精彩,只待实实在在。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15)

我理想的退休生活全集(我的退休生活之2022)(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