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婚姻要听父母的意见(未听父亲的忠告)

如果世上有后悔药卖,敏儿一定会第一个去买。

再见到敏儿,她已经是两个孩子的妈妈,才20岁,脸上已经爬满了斑点,眼里再无往日的神采,脸色暗淡,头发枯黄得如同深秋的野草。

那天,我难得休假回老家,去她家的小卖部买东西,她正在和她的妈妈争吵。看着记忆中那么水灵白净的小女孩变成如今这副模样,我心里有无数个疑问。

回到家,我禁不住疑惑,拉着母亲,让她讲讲敏儿的事。母亲摇摇头叹口气,跟我说了敏儿的经历。

为什么婚姻要听父母的意见(未听父亲的忠告)(1)

01

敏儿是90后,她爷爷是村里的会计,是当年村里为数不多的几个读过书的人,也是家族里的管事人。

爷爷退休后,她的爸爸继任了爷爷的职位,还在村里开了最大也是唯一的超市。她的叔叔是县城里的基层公务员,姑姑是村里的第一位研究生。

大家都说,敏儿长大后,一定比姑姑还要有出息。她的父母也对她寄予了很大的期望。

可是她学习成绩一直不怎么好,特别是上了初中之后,成绩几乎垫底。父母给她报了无数的补习班,花了数不清的钱,可是她的成绩依然没有什么进步。

敏儿渐渐开始厌恶学习,也总说自己不是读书的那块料。中考成绩惨不忍睹,自然没有考上高中。

村里的孩子,考不上高中,基本都是去外地打工,没有几个人会去上职高或者技校。在他们眼里,学那些东西,最后还是给别人打工,还不如早早出去工作,积累几年经验,多攒点钱。

敏儿的父母是想着她能考个大学,将来有个好工作,自然不允许她跟随那些人去打工。

她父亲到处托关系,给她找了一个学校,只要读两年,就能拿到幼师证书,毕业后就可以在县城或者镇中心幼儿园教书。

这对于一个农村的女孩子来说,算是个很不错的工作。

可是,从小被娇养的敏儿根本听不进父母的劝阻。从小到大,她要什么大人给什么,以至于她养成了骄纵的性格,做什么事都要依着她的性子来,从来不管不顾。

听一起玩耍的小姐妹跟她描绘外面的世界,她心里向往不已。最后不顾父母的苦口婆心,偷偷跟着小姐妹去省城打工了。

她父亲气愤不已,发话让家里人不许跟她联系。他以为敏儿从小没吃过苦,到了外地打工,肯定扛不住,过不了多久,就会哭着喊着回家了。

可是一连好几个月过去了,敏儿也没跟家里人联系,她父亲这才有些慌了神。

他找遍了敏儿以前的朋友和伙伴,终于要到了她的电话。

他在电话里大吼,要敏儿立刻回家,他会想办法让她复读或者上技校,可是敏儿像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跟她父亲大吵了一架,说自己在外面过得很好,就是不回家。

他父亲无奈,想去省城把她抓回来,可是不知道她的地址,只能先让她继续在外打工。想着以后再找机会,让她读个技校或者学个技术,不能一直在外打工。

敏儿又是一连几个月不跟家里联系,每次打电话她说几句就挂断,把父母气得不行。敏儿过年也没回来,说是和朋友一起去南方玩了。

第二年春天,正是农忙的时候,敏儿却回家了,和她一起来的还有一个男孩。

为什么婚姻要听父母的意见(未听父亲的忠告)(2)

02

春天,村里的人都在忙着耕种,这时候也是敏儿家的超市最忙碌的时候。

那天傍晚,敏儿的父亲正在清点货物,敏儿挺着个大肚子和一个男孩回家了。

敏儿父亲想过她会叛逆,也可能会谈个男朋友,但是从来没想过,她会大着肚子回家,她才17岁。他既气愤又懊悔,怪自己没有管好敏儿。

敏儿哭着求父亲帮帮他们。

原来,敏儿刚出去打工一个月,就认识了一个男孩阿亮。两个人在一个车间工作,阿亮对她呵护备至,有求必应,可以说百依百顺。

父母强制她读书,她觉得自己不被理解,而阿亮对她百依百顺,不管说什么做什么,阿亮都支持她,她觉得阿亮是那个最懂她的人。

不久,两个人就确立了恋爱关系。

工厂里,男女宿舍只有一墙之隔,少男少女在一起,难免会有荷尔蒙的冲动。敏儿和阿亮也偷尝了禁果。

阿亮只比敏儿大一岁,也是初中毕业就出来打工,两个人什么都不懂。直到几个月后,敏儿发现自己的月事没来,还贪吃贪睡,才感觉身体不对劲。

到医院一查,敏儿怀孕了。

两个人一时没了主意,敏儿问了一起的姐妹,大家都建议她把孩子打掉,她年纪这么小,如何懂得当好一个妈妈?

可是阿亮比敏儿多一个心眼,他偷偷告诉了老家的母亲。

阿亮很小的时候,父亲就去世了,母亲一个人靠种着几亩薄田把他拉扯大,他有什么事情,都会让母亲帮忙拿主意。

在农村,男孩十七八岁结婚生子的很多,母亲听说他有个女朋友,还怀孕了,就撺掇他把孩子生下来。

阿亮知道以自己现有的条件,很难娶到一个媳妇,敏儿长得好看,也没什么心眼,他得好好抓住她。

单纯的敏儿,并不清楚怀孕生子意味着什么。

阿亮说着甜言蜜语,跟敏儿描绘着美好的未来,敏儿沦陷在阿亮说的美好世界里。

敏儿的肚子渐渐大了,眼看着快要生了,阿亮才告诉敏儿,他有严重的慢性病,每个月都要吃好多药,手里没有钱给敏儿住院。

如果敏儿想要好好把孩子生下来,必须有人照顾月子,最好的办法就是回到父母身边。阿亮还声泪俱下地说,这辈子他最爱敏儿,为了敏儿甘愿忍受任何的打骂。

敏儿从小到大没有为钱发愁过,打工这段时间,也都是阿亮给她花钱,她自己并不知道生孩子需要多少钱,也不懂坐月子意味着什么。

阿亮的母亲在听说阿亮的女友怀孕后,就偷偷打听敏儿的家世。两家在一个镇子上,敏儿的父亲又是村干部,稍一打听,她就知道了敏儿家的情况。

得知敏儿家的条件比她家好那么多,她就再次撺掇阿亮带敏儿回老家,还交代他把责任全揽在自己身上,任敏儿家人打骂,目的就是让敏儿家人承认他接纳他。

为什么婚姻要听父母的意见(未听父亲的忠告)(3)

03

敏儿的父母就算再不愿意,也不得不接受了女儿快要生孩子的事实。可是,他们无论如何都无法接纳阿亮。

敏儿父亲把阿亮暴揍了一顿,然后把他赶出了家门。

他们想着,等敏儿生下孩子,就把孩子送人。敏儿才17岁,不能因为一个孩子毁了一生。

敏儿刚生下孩子,阿亮的母亲就带着阿亮来到了产房。

阿亮的母亲先是教训了阿亮,让他跟敏儿的家人跪着道歉,接着说了很多阿亮的优点,又说了敏儿已经生过孩子,以后定不好找到婆家,巧言令色了一番。

敏儿心里还爱着阿亮,她觉得阿亮是这个世界上最懂他的人,她哭着求父亲成全她和阿亮。

“你知不知道他的病,要一辈子吃药,那就是个无底洞。”敏儿的父亲粗着嗓子吼道,“你跟了他,以后没有好日子过。”

“爸爸,我不在乎,我们可以挣钱养活自己,我心甘情愿照顾他,他的病会好的。”敏儿哭着辩解着。

“你闭嘴。我怎么养出了你这个不成器的东西。他那个病歪歪的样子,能干什么?你们怎么挣钱?就靠打工吗?啊?”

“爸爸,我已经长大了,我有手有脚,我能养活自己。他对我很好,他懂我,他什么都顺着我。”

“我们对你不好吗?好能当饭吃?你一个初中生,现在看就是个文盲,你能干什么?”

“在你眼里,我什么都不是,处处不如叔叔,也不如姑姑学习好,就连调皮捣蛋的弟弟都比我有出息。”敏儿哭着怒吼道。

啪,一个巴掌打在了敏儿的脸上。

敏儿捂着脸庞,愤怒地看着父亲,突然掀开被子,跑到窗前抬脚要爬上窗台。

敏儿的父亲一个箭步冲了过去,死死地抱住敏儿。

产房在五楼,如果掉下去,敏儿的父亲不敢想象。最后,只能同意了这门婚事。

为什么婚姻要听父母的意见(未听父亲的忠告)(4)

04

敏儿的父亲知道阿亮家打的什么算盘,他松口答应了阿亮和敏儿的婚事,但是绝不给她任何的嫁妆,也不会给她任何经济上的帮助。

敏儿坐完月子,跟阿亮回了老家。

阿亮的老家只有三间茅草屋,一到下雨天,外面下大雨,屋里下小雨。

敏儿不得不学着如何喂奶,如何给孩子换尿布,还要学着做饭,伺候阿亮和他母亲。敏儿心里有没有过后悔,没有人知道。

这期间,敏儿的父亲没有去看望过她。他以为敏儿看到阿亮家破败不堪的样子,会受不了那份苦,就和阿亮分手。他们没有领证,只要敏儿愿意回家,他会想方设法为她寻得一个好婆家。

可是第二年,敏儿又怀孕了。

当她带着一岁的大宝,挺着大肚子又站在父亲面前时,她父亲才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

事已至此,敏儿的父亲只能打碎牙齿往肚里咽。

他把阿亮叫来,说自己愿意帮助他们小两口,不过钱是借给他们的,3年后他们要把钱如数奉还,否则他会让敏儿离婚。

就这样,在父亲的帮助下,敏儿两口子在镇上开了个门面房,做早点。

阿亮人还算踏实,每天起早贪黑做早点,把生意打理得还不错。

敏儿看着每天忙个不停,没时间搭理她的阿亮,觉得生活索然无味。婆婆也时不时地因为孩子的事情训斥她。

敏儿天天围着孩子和灶台转,早已被生活磨得没了神采。

第二天,我领着3岁的小侄子在街边玩耍,又遇见了敏儿。

她有些局促地跟我打了声招呼,知道我大学毕业找了一份不错的工作后,她小声地说自己后悔了。

我问她后悔什么,她说后悔没听父亲的话去读书。

为什么婚姻要听父母的意见(未听父亲的忠告)(5)

文:冬以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