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年轻人为什么都选择不婚(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结婚)

如花:“女人命好的,一生跟一个男人;命不好。便跟很多个男人。”如今时代变了,生活明明更好了,但是,为什么想结婚的却越来越少?

现代年轻人为什么都选择不婚(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结婚)(1)

《中国统计数据年鉴2018》数据显示,2017全国15岁以上未婚人口总数为2.15亿(其中男性1.27亿,女性0.88亿),加上离婚人数,单身人口达2.4亿。

登记结婚数从2013年开始,呈直线下降趋势,到2017年已降至7‰。2018年结婚率仅为7.2%。

重读《胭脂扣》,猛然发现,爱情里的真相,古今都一样。书中揭露的三大爱情真相,告诉了我们为何如今结婚率越来越低。

现代年轻人为什么都选择不婚(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结婚)(2)

下面,我们先说说书中的主要情节,《胭脂扣》是一部让人读起来感到悲伤的小说,仅仅8万字就渗透着无奈,让读者经历了一次生命与爱情的追问。读来感觉不快这是因为作者塑造的人物太过真实,故事中的爱情令人唏嘘。

胭脂扣讲述了一个故事。书中的“我”遇到了一个叫如花的女人,前来登报寻人。他要找的人叫陈振邦,人称十二少。后来,相处之中“我”发现了如花是一个鬼,已经死去许久。而十二少是有钱人家的少爷。因为爱上了青楼女子如花,家中人反对,于是他为了如花离家出走。可是从小养尊处优的十二少,并没谋生手段。于是他去做戏班的戏子,却红不起来。红不起来的戏子无法为生,遂心灰意冷,深染烟霞癖。

最后,家里母亲看到十二少的近况,说动他回到陈家。十二少想要回去了,与如花分手。如花相约十二少殉情共赴黄泉。结果,如花去世了,十二少却没有吞下烟膏,留在了世上。如花等了半个多世纪。最后赌上来生七年阳寿,只为重回阳间七日,寻找十二少。

书中的故事为我们揭示了三大爱情真相,第一,两代人的观念差距会伤及爱情。第二,爱情从来离不开经济基础。第三,男女对待爱情的差异太大。

现代年轻人为什么都选择不婚(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结婚)(3)

两代人的观念差距会伤及爱情

十二少一开始对如花,不是没有动情,不是没有用心。十二少买醉塘西,眷恋如花。送了如花一个生花扎作的对联花牌。上书:“如梦如幻月,若即若离花”。除了有情调,还会送情书,送各式礼物:芽兰带、绣花鞋、襟头香珠、胭脂匣子、珠宝玉石。只差没有送来百货公司新进 的名贵铜床。最后十二少。还是尽力筹措了200多元不菲之数购买了大铜床,送至如花香巢。

这样的爱情开始总是令人羡慕,最后却也输给了血淋淋的现实。

十二少的魅力是来源于祖上的,譬如钱、店铺、一个指腹为婚的妻子。

可是如花不信邪,鼓起勇气,穿着朴素。亲自去求陈翁,请求成婚。陈老太拿出了撅头扫把驱赶如花。从此以后,十二少偶尔做了一单亏本生意,就要迷信邪花入宅。大家将它视为眼中钉。十二少为了如花,离家出走。

其实我们这个时代也是一样的。经济越来越发达,年轻人成熟的越来越晚,成长期也越来越长。

这个现象的另一面就是:许多年轻人在成家方面,其实是需要父母补助的。

生了孩子,需要父母带,买房子,需要父母补贴。

有的时候年轻人不要说反哺家庭,就是连自己,都无法做到经济独立。

所以,当父母开始反对年轻人爱情的时候,许多人根本没有与之抗衡的能力。而结婚有一所房子成为了婚姻的标配。

说来说去。时代虽然变了,可如果子女做不到独立,父母想要控制子女的婚姻的话,依然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很多老一辈人是经历过饿肚子年代的,对于他们来说婚姻更多的是搭伙过日子。

而如今长大的一代人要求已经不是随意找个人搭伙过日子。

看电影我一个人也可以看,我是想找一个能够与我交流电影心得的人。

两代人的隔阂不能消除,难免出现父母干预子女婚姻自由。

现代年轻人为什么都选择不婚(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结婚)(4)

爱情从来离不开经济基础

如花和十二少的悲剧,归根结底还是没有钱。之前,如花和十二少可以爱得轻轻松松,很大程度上是凭借着十二少的家庭。当十二少要完全背离了家庭的时候,两个人无法生存,连租房子建一个爱巢都不敢。

十二少住进了如花的寨子里面。他们为什么不能去租房子,是怕不能挨穷吗?不是,是不敢。怕二人为此形容枯槁。三餐不继,相对垂泪。终究贫贱夫妻百事哀。脾气越坏身体越差,变成怨偶,一点点意见并冒得鸡犬不宁。各自以毒辣言语去伤害对方的自尊,于是再后悔。

我为什么为你放弃锦衣玉食娇妻爱子,我又为什么为你而虚耗青春?

读书时学过一句话:叫做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没有经济基础的爱情,终究会被现实打得七零八落。

《欢乐颂》中有这样一段,安迪说:“包奕凡有说过要跟我结婚吗?我们从来没有商量过这件事情。”包妈说,“你跟我儿子谈恋爱不为结婚为什么?”安迪说,“这个可能又有中西方冲突了,我就不知道怎么跟你解释,因为我怕我中文表述不太好。要不然你还是去问包奕凡吧。”

站在包总妈妈的角度,她是无法理解安迪这种可以谈恋爱但是不一定要结婚的想法。而站在安迪的角度来看,结不结婚,对于她来说不重要,结婚并不是她人生的必经之路。

安迪能做到这样是因为她有这样的家底和经济能力。

经济只有足够独立,在选择的时候才可以跟着本心。不是像如花说的那样,“命好的,跟一个男人,命不好的。便跟很多个。”

现代年轻人为什么都选择不婚(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结婚)(5)

男女对待爱情的差异太大

《胭脂扣》之所以取名叫《胭脂扣》。选的是十二少送给了如花一个胭脂盒。

书中描写的胭脂扣,真是精美:

是一个景泰蓝的小匣子子,鸡心形,以一细如发丝的金链系着……上面镂了一朵牡丹,微微的绯红着脸,旁边有两只蝴蝶。蓝黑的底色,捆了金边。那么小巧,真像一颗少女的心。按一按,匣子盖弹开了,有一面小镜。

现代年轻人为什么都选择不婚(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结婚)(6)

如花不愿意忘了十二少,所以就算死,也带着信物——胭脂扣。

如花说这是十二少送给自己最好的礼物:“即使死了,也不离不弃。”

那么十二少呢?

书和电影不一样,电影版的如花见到了十二少。书中的如花没有见到十二少,是“我”见到了。

十二少收着1932年3月如花去世那天的《天游报》,上面有一段小小的文字,“青楼情种,如花魂断倚红”。下面有小字“名妓痴缠,一顿烟霞永诀,阔少梦醒,安眠药散偷生。”这段文字很重要。它告诉了如花,当初十二少没有和她一起共赴黄泉。

那77岁的十二少是如何对待如花离世那天的报纸的呢?

“我”并不知道他就是十二少,我看到报纸向他买。他看“我”很着急,要“我”给1000块钱,最后讲成了300块钱。他为此眉开眼笑,对于他来说这报纸只是老废物了。

太多的女人都喜欢把爱情放在了人生第一位,而男人却更为现实一些。

从前,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之间没得选择权利。婚姻不管幸或者不幸都要撑下去勉强度日。

而如今,人的选择多了。不幸就可以离开。

时代在进步,不少人在结婚前谈过几次恋爱。发现所想的爱情,并不是那么容易获得。自己又不愿意将就,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单身。

如果当初的如花和十二少也相处得更久一些,如花看清了十二少的真面孔之后,是否会依旧会痴心相守呢?

现代年轻人为什么都选择不婚(现代人为什么越来越多不结婚)(7)

《胭脂扣》用8万字浓缩了一个爱情悲剧,放在了一个小人物如花身上。如花却也是许多女性的缩影。

也许你的爱情遭遇了父母反对,也许你的爱情遭遇了贫穷的伤害,也许你的爱情遭遇了背叛。即便伤痕累累,也请继续去相信爱情。

毕竟。如果相信的话,它就会存在那里;如果不相信似乎爱真的就消失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