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讲述仁宗皇帝(清平乐撩开仁宗盛治)

今年4月7日,由正午阳光出品的IP大剧《清平乐》(原名《孤城闭》)台网同步播出,精良的制作团队与实力派演出阵容共同书写大宋盛世,使该剧未播先火相比于原著小说以仁宗长女福康公主内侍梁怀吉的视角展开,展现前朝与后宫的风云变幻,该剧则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他勤政爱民、开创繁荣盛景的治世故事,以及面对个人情感时的抉择和无奈与此同时,名臣高士、国朝大势、典章体制、法度人情等多番看点交迭上演,勾勒出一幅波澜起伏的时代画卷,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清平乐讲述仁宗皇帝?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清平乐讲述仁宗皇帝(清平乐撩开仁宗盛治)

清平乐讲述仁宗皇帝

今年4月7日,由正午阳光出品的IP大剧《清平乐》(原名《孤城闭》)台网同步播出,精良的制作团队与实力派演出阵容共同书写大宋盛世,使该剧未播先火。相比于原著小说以仁宗长女福康公主内侍梁怀吉的视角展开,展现前朝与后宫的风云变幻,该剧则以宋仁宗的一生为线索,讲述了他勤政爱民、开创繁荣盛景的治世故事,以及面对个人情感时的抉择和无奈。与此同时,名臣高士、国朝大势、典章体制、法度人情等多番看点交迭上演,勾勒出一幅波澜起伏的时代画卷。

宋仁宗赵祯,宋朝第四位皇帝,宋真宗赵恒第六子。于乾兴元年(1022年)即位,时年13岁。明道二年(1033年)亲政,庆历三年(1043年)任用范仲淹等人开展“庆历新政”,嘉祐八年(1063年)去世,享年54岁。赵祯在位期间,北宋经济、科技、文化繁盛,被史家誉为“仁宗盛治”。

作为出品过《琅琊榜》《欢乐颂》等热剧的明星团队,正午阳光依旧延续了其严苛的制作规范。剧中曹皇后、张贵妃、福康公主等人物均有史可考,晏殊、范仲淹、欧阳修等名臣良相集结出现,使作品叙事更具宏大的历史感。精致考究的置景,精美的人物造型,一丝不苟的道具细节等,无不让人赏心悦目。一时间引发剧粉热议,对称构图、文物考古成了话题焦点。

此外,片头制作也别具古韵,仿佛一卷铺展开来的《清明上河图》,配以文白相杂的温暖吟唱,展现出一幕幕生动古朴的宋代市井风貌,使观众闻声入景,见景入情,从而获得了沉浸式观剧体验。由此可见,该剧在渲染时代氛围和铺陈叙事背景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

反观近年来播出的古装剧,《长安十二时辰》《大明风华》等剧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但是就作品题材而言,聚焦于宋代历史的少之又少,容易想到的大概只有经典的《水浒传》和此前热播的《鹤唳华亭》。相比于遍地开花的清宫剧、唐朝戏,观众对宋代相对陌生。谈到该剧中的核心人物宋仁宗,可能很多观众就更不熟悉了,因为人们从小耳熟能详的不过是“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而作为宋代在位时间最长、开创盛世之景的宋仁宗,其在历史及后世的注脚中可以说是存在感极低的。其被人所知的,或许他只是“狸猫换太子”这一经典戏说中的可怜皇帝。 《清平乐》开篇就推出了“仁宗寻母”这一桥段,随后将仁宗与太后刘娥的母子恩怨和权力纷争娓娓道来,由此提升了戏剧张力和人物贴近性。

在《清平乐》已经播出的剧集中,我们可以看到宋仁宗的为政以仁、广开言路以及隐忍沉着的明君风范被展现得淋漓尽致。了解到因自己的无心之言而致梁家家破人亡而深感自责,彰显出他的爱民之心;听闻生母病危,面对万国来朝的大朝会,他眼含热泪却不失帝王风范;面对酷夏久旱,他诚心减食求雨,以担帝王之责。正是这样一位仁慈勤勉的封建君王,使北宋在仁宗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达了高度繁荣。

剧中,实力派演员喻恩泰饰演一代名相和文学家晏殊,其精湛的演技和与生俱来的文人气韵,将睿智通达的宋代士大夫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不改稼穑之能的一代名臣范仲淹、直言进谏的韩琦以及意气风发的欧阳修等人,在剧中纷纷登台,不仅丰富了剧情,也还原了与其相对应的历史场景。通过剧中主要人物形象演绎的故事,观众得以穿过岁月出尘埃,一窥宋代那段繁盛时期的粗略模样。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仁宗一朝,钜公辈出,尤千载一时也。 ”据统计,史称“唐宋八大家”的八位文豪中,有六位出现在宋仁宗一朝,分别为欧阳修、苏洵、苏轼、苏辙、王安石、曾巩。唐诗宋词作为中国古代诗歌的两大高峰,执豪放词之牛耳的苏轼,以及婉约派的代表人物柳永,都是这个时代的文学泰斗。宋代崇文尚武,学术思想也是百家争鸣,形成了关学、濂学、朔学、洛学、蜀学、新学、像数学等诸多流派,而著名的“北宋五子”,即周敦颐、邵雍、张载、程颢、程颐,均为活跃于仁宗时代的大学者。此外,仁宗时期还出现了诸多名臣良相,剧中主持“庆历新政”的范仲淹、韩琦、杜衍等,皆是仁宗朝辅佐皇帝施政的中坚力量。另外,王安石、邓绾等新党中人,主导“元祐更化”的司马光、苏辙等旧党中人,都是在这一时期崭露头角的。

在中国自秦至清的历代封建王朝中,宋代虽强敌环伺,疆域面积远逊于秦汉大一统时期,但是宋代的经济和科学却相当发达。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有三项出现在仁宗时代,即《武经总要》中陈列的火药配方、《梦溪笔谈》中记载的活字印刷技术以及指南针。据记载,世界最早的自动天文钟“水运仪象台”以及世界第一张纸币“交子”也诞生于这个时代。

如此看来,仁宗时代的“软实力”的确令人赞叹,人文、科技、金融无不繁盛。难怪苏轼曾如此评价:“仁宗皇帝在位四十二年,搜揽天下豪杰,不可胜数。既自以为股肱心膂,敬用其言,以致太平,而其任重道远者,又留以为三世子孙百年之用,至于今赖之。 ”这样一个文人巨擘光耀千秋的时代,怎能不令人心生感慨。

(作者简介:任晓菲,山东大学文艺美学研究中心博士生。)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