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喜欢的人第一次面对面很尴尬(第一次见面就被喜欢的人)

和喜欢的人第一次面对面很尴尬(第一次见面就被喜欢的人)(1)

和喜欢的人第一次面对面很尴尬(第一次见面就被喜欢的人)(2)

社交中的第一印象有多重要,我就不展开说了,众所周知的首因效应,一开始不喜欢的人很难“黑转粉”。

但绝大多数的社交场合,你们刚认识,互相都不怎么了解,太刻意地去展示自己,迎合对方,总会搞得大家都别扭。

我结合一本叫做《第一印象心理学》的书,帮大家从底层逻辑到具体方法,一次把这个话题说透。

和喜欢的人第一次面对面很尴尬(第一次见面就被喜欢的人)(3)

好的第一印象到底是什么?

换句话说,我们为什么会对一个还不熟悉的人产生好印象?

说个最底层的逻辑,人性利己,你对一个人印象好,一定是他至少有意无意地,给了你某些好处。

比如大家都能get到的,我们对帅哥美女的第一印象一般都不会差,因为“高颜值”本来就会让我们赏心悦目。

帅哥美女什么都不做,已经给我们提供了一定的好处。

但假设一下,你看到一个大帅哥正在虐待小动物,你还会对他印象好吗?

恐怕就不会了,因为这个人的行为给你带来的恐惧和厌恶,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外形给你带来的愉悦感。

照这么说,所谓的“我对某个人印象好”,可以近似地理解成“我感受到这个人给我带来了某些好处”。

好的第一印象,本质上就是尽可能地展现出利他性

所以很多社交小技巧会说刚到新公司可以给同事带点小零食,初次相亲约会要好好打扮自己,男人要积极主动买单等等。

其实背后的逻辑都是相通的,做利他的行为,让别人第一眼更喜欢你。

只是这些方法太琐碎了,如果真要列举写个二三十条都写不完,我们还是透过表象,直接总结本质:

我们在社交里面,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好处”?

和喜欢的人第一次面对面很尴尬(第一次见面就被喜欢的人)(4)

《第一印象心理学》的作者,把我们在社交中寻求的好处,归纳成了4点。

欣赏。

我理解的欣赏是双向的。

比如我看到一个美女,我欣赏她的外表,这是她带给我的社交好处,而我主动去赞美她,表达我对她的欣赏,这也是我带给她的社交好处。

共同点。

这不需要过多解释了,两个人有共同的兴趣爱好,相投的三观,这一定会快速拉近距离,产生“聊得来”的感觉。

这种感觉,也是非常重要的社交好处。

鼓舞。

我更愿意把这个词翻译成“兴趣”——你对一个人表现出兴趣,对他的话题表现出好奇心和倾听的欲望,也能给他提供社交好处。

这像是我听过一句话,说什么样的人最受欢迎?

他不一定是最博学,最有趣的,但你跟他在一起的时候,会觉得你自己是最博学,最有趣的。因为不管你说什么,他都会很乐意地去听,及时给你正面反馈。

这样的人,你一定会喜欢和他相处。

启发。

做到这一点稍微有点门槛,也就是在你们打交道的时候,你能给对方提供一些他没有想到的角度,表达他不知道的信息。

他有所收获,也就得到了好处。

而最最关键的是,这4种社交好处都有个大前提,我们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时刻关心对方的感觉。

他认为自己被欣赏了,认为自己得到了启发,才能算是我们真的提供了这个好处,而不是单方面自high。

举个最简单的例子:

我和一个美女初次见面,我夸她真漂亮,这句话基本是不存在歧义的,我表达了欣赏,她也接收到了欣赏。

我们彼此的第一印象通常都不会太坏。

但如果我和她初次见面,我夸她胸真大,可能我也觉得这是欣赏,但她接收到的感觉,多半会是冒犯和骚扰。

那我就没有提供社交好处,反而是伤害了人家,她对我的第一印象一定是个臭流氓。

和喜欢的人第一次面对面很尴尬(第一次见面就被喜欢的人)(5)

到这里,其实方法已经出来了——

如何给别人好的第一印象?

时刻关注对方的感受,在别人愿意接受的基础上,给他提供包括欣赏,共同点,鼓舞和启发在内的社交好处。

我们也不需要再去罗列各种琐碎的具体做法,只需要在社交中时常问问自己,我关注对方的感受了吗?

我做这件事,说这句话,给他提供了什么好处?

如果你依然觉得这太抽象了,那我们再继续场景化。

在社交中,是什么构成了我们给别人的“印象”?

常见的几个方面:

静态外形。

包括长相,身材,穿着打扮。

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去见重要的人还是要打扮得体一点,一方面更容易让别人欣赏你,另一方面也是表达了我们对对方的重视,属于“鼓舞”的这部分。

除此之外,静态外形也可以制造共同点。

这一点在小众圈子里尤其常见,喜欢穿汉服的女生在街上看到“同袍”,往往会特别亲切。

哪怕这两个人素未谋面,就凭一件衣服,第一印象已经很不错了。

动态外形。

包括行为举止,仪态,肢体语言等等。

最直观的,如果你不知道怎么和人亲近,那就尽量多微笑,而且是注视着别人的眼睛,真诚地微笑。

这是最好用的肢体语言,能准确无误地给对方传达出欣赏和鼓舞。

主动握手,礼节性的拥抱,适当地靠近对方……也都能起到类似的效果。

自我表达。

又名说话的艺术。

我们常说某个人“会说话”,看起来这三个字特别玄学,什么叫会说话?

其实用前面提到的社交好处来解释,就没那么复杂了,会说话,就是通过语言来表达欣赏,共同点,鼓舞和启发,从而给别人更多的社交好处。

我还有个不成熟的小建议:

如果有同学觉得自己真的很不会说话,经常不小心就惹到别人,或许可以试着先从少说多听做起。

尽量把表达的机会留给对方,你可以多倾听,多肯定和赞赏别人。

如果对方刚好也聊到了你喜欢的话题,你也可以就着你们的共同点多聊几句——在大多数社交场合,这已经算是“会说话”的合格表现了。

情境。

同一个人,处在不同的环境里也会给人留下不同的印象。

比如大多数人本能地觉得,在大学图书馆认识的人比在夜店认识的更可靠(无论男女),说穿了,我们更容易欣赏去图书馆的人,超过去夜店的。

但换个角度,夜店这个情境有没有一点好处呢?

也不好说。

如果你喜欢泡夜店,他也喜欢,你们在夜店的情境下认识,或许可以增加一些共同点。

或者如果一个女生初次去夜店,被人调戏不知所措的时候,有个男人替她解围,还教她怎么在这种场合保护自己,那这个女生也有可能会欣赏他,因为男人给她带来了某种新的“启发”。

反过来说,女生认真听男人讲话的样子,同样是给男人的“鼓舞”。

这种特殊情况,即使是在夜店认识的人,也有可能带来好的第一印象。

和喜欢的人第一次面对面很尴尬(第一次见面就被喜欢的人)(6)

最后再提供一点亡羊补牢的小技巧:

假设因为种种原因,已经给别人留下了不太好的第一印象,还有没有抢救的机会?

说实话稍微有点难,毕竟你给了别人一个刻板认知,要让别人改变想法,等于是要他否定自己原本的认知,谁都不愿意承认自己错了。

更可能由于第一印象不好,都没有再打交道的机会了……

一定要说的话,就是做好两件事。

首先,诚恳认错,表达歉意。

直接告诉别人你知道自己错了,伤害到了对方,以后一定会多注意,这会有利于为你争取到“刷新印象”的机会。

举个常见的例子,你第一次和喜欢的人约会,迟到了半个多小时。

你马上诚恳道歉,说今天没有安排好时间,让人家等了你这么久实在很不应该,下次见面一定提前到。

这句话的等于是给对方传达了几个信息:

你认同迟到是错误的,所以你只是偶然地犯了错,不是一个习惯性迟到的人,也不是不重视对方。

你保证下次不再迟到,也会让对方对你之后的表现有所期待。

更重要的是,持续性地用新的印象来覆盖旧的。

俗称“让时间说话”。

我们都知道第一印象很重要,是因为首因效应,人们总是很容易记住最初发生的事。

但与之相对的还有一个“近因效应”,人们也会记住最近发生的事。

当“最初”和“最近”不那么一致的时候,人们更容易相信哪个?

这往往就取决于时间。

还是用约会迟到来举例子,如果你们总共约会了三次,第一次你迟到了,后面两次很准时,恐怕大多数人还是更容易记住你第一次迟到的事。

因为时间还不够长。

但如果你们已经交往了小半年,你只有第一次迟到,之后每次都准时,那么大多数人一定会更倾向于认为,你其实是很守时,很重视约会的人,第一次迟到应该只是个意外。

最次别人也会想,人是会变的,你已经从不守时变成了守时。

这都属于成功扭转第一印象的做法。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