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vo双引擎闪充都有哪些(VIVO双引擎闪充实测体验)

智能手机的功耗一直是个无法规避的问题,随着处理器性能的飞速提升及屏幕的不断增大,手机一日一充已经成为了大部分用户的习惯----而在很多很多年以前的功能机时代,三天甚至四天一充都是正常的事,这一切都归咎于手机电池技术早就遇到了瓶颈。即便是手机的尺寸增大后可以容纳更大的电池容量,但是同时兼顾高性能处理器和大尺寸屏幕又同时将其作用抵消。

既然电池无法再增大,那么提升充电速度自然就变成了厂商们的研究方向,早在三四年前,三星就为自家的Note系列手机提供了5V/2A的充电规格,而当时大多数的手机都还在用5V/1A,单纯的加大电流方式无疑是最简单粗暴的方法,但是这仅仅适用于3000毫安以上的大容量电池,对于小容量电池来说还是会有一定风险的。后来,国内厂商OPPO首次提出“闪充”概念,其VOOC闪充同样是通过增大充电的电压和电流来实现快速充电的目的,但是这除了特殊的电源适配器外,还必须要专用的数据线及配备了特殊电源管理芯片的手机才能支持,而这整套的充电头加上数据线下来就要250多块,非常昂贵。不过,OPPO的VOOC闪充技术这算是第一个能够量产的快速充电方案,实测能够比传统的充电方式省上接近一倍的时间,而“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的广告语也迅速深入人心。

再后来,芯片厂商高通在自家的处理器配套方案中提供了快充功能,另一芯片巨头联发科也跟上了快充的脚步,这也让很多手机厂商轻松就用上了快充技术,但是,芯片的配套毕竟不是自家的技术,在不同的系统适配下还需要有不同的优化效果,甚至是不同的电池及充电器的供应商都会有所差别,所以即便采用相同的处理器方案,充电速度也不尽相同。

作为国内品牌知名度较高的品牌,VIVO在快充技术上算是“慢人一步”,其在去年底的旗舰X6/X6 Plus上才首次配备快充技术,命名为“双引擎闪充”,和其他手机不太相同的是,VIVO这个快充还可以在系统中将其关闭,那么这个快充界的后来者表现如何?

vivo双引擎闪充都有哪些(VIVO双引擎闪充实测体验)(1)

笔者用最新的Xplay 5进行测试,值得一提的是,目前市售的只有骁龙652版本,传说中的骁龙820版本并未见在官网出现。Xplay 5电池容量为3600毫安,所标配的充电器为5V/2A或9V/2A的规格,官方说明是使用支持双引擎闪充的手机时(如X6系列/Xplay 5),电流为9V/2A,而普通的非双引擎闪充手机的时候,该充电器会按照正常的5V/2A来进行输出,无需搭配专用数据线,官网售价为85元。

vivo双引擎闪充都有哪些(VIVO双引擎闪充实测体验)(2)

双引擎闪充充电器(图片来自官网)

在电量彻底耗尽的时候,Xplay 5在插上电源充电后并不会自动开机,此时输入电流为9.1V/1.8A,总功率为16W;约20分钟后,电流变为9V/1.65A,此时功率约为15W,约充了接近30%左右,这样的成绩还是非常不错的。

vivo双引擎闪充都有哪些(VIVO双引擎闪充实测体验)(3)

在充电接近一个小时后,电量约为80%,此时的输入电流只剩下9V/1A了,功率只有9W左右,和绝大多数手机一样,在超过70%电流以后则进入涓流充电模式,以保护电池。

vivo双引擎闪充都有哪些(VIVO双引擎闪充实测体验)(4)

再过了15分钟,电量在90%左右的时候,此时的电流只有8.88V/0.6A,功率约为5W。自此至100%,都为这个输入功率,从0电量到彻底充满则需要大概一个半小时,这个成绩对于一款3600毫安电池的手机来说属于优秀范畴,而OPPO的看家本领“充电5分钟通话2小时”对于VIVO来说也毫无难度。

vivo双引擎闪充都有哪些(VIVO双引擎闪充实测体验)(5)

而在点亮屏幕的状态下,充电时间和熄屏时差不多,当在系统中关闭双引擎闪充的功能后,充电电压则会变为5V,而非快充时的9V,不知道VIVO官方为什么要设定这样的功能,小编猜测其应该是为了使用其他大功率充电器时手动关闭可对电池进行一定的保护,但是大部分用户是不会了解这样的功能的,而这项功能在默认下也是打开的状态,所以笔者认为设置这样的开关意义并不大。

vivo双引擎闪充都有哪些(VIVO双引擎闪充实测体验)(6)

从实际测试来看,VIVO Xplay 5的双引擎闪充速度基本达到了目前快充的中上水平,仅次于摩托罗拉的24W这种变态速度,而且结合3600毫安这个不俗的电池容量能够让整机的续航达到一个相对优秀的水准,尤其是对于Xplay这种主打娱乐影音的机器更是一个不错的加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