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反差巨大人物(被三国演义毁了的三个男人)

文:柳柒

《三国演义》是一本非常有名的文学著作,问世以来一直被世人津津乐道,清军入关时,人手一本,更是成了畅销军事教科书。可惜,演义毕竟是演义,对于很多历史人物缺乏客观公允的评价,尤其以三个男人为甚。

汉贼曹操

在京剧中各色脸谱中,红色一般用来表示耿直、忠义;黑色表示人物性格刚强、豪爽;白色表现奸邪的反面角色。一本《三国演义》,曹操被唱了几千年的白脸,成为了奸诈狡猾无耻的著名代表。

三国演义反差巨大人物(被三国演义毁了的三个男人)(1)

曹操出生官宦家庭,家教不好,“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既没有孟母三迁创造好的教育环境,父亲也没有如孔子般过庭教育自己成材,曹操喜欢飞鹰走马,惹是生非。当时著名的评论家许劭对于曹操有一个精彩评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曹操听到这句话后的反应是什么,正史记载“太祖大笑”,到了《三国演义》里面做了改动“操闻之大喜”。

一个是大笑,一个是大喜,一字之差,有天壤之别。奸雄毕竟不是一个溢美之词,奸在前雄在后,“大喜”给人的感觉就是曹操这个人好像从小立志就要当一个奸雄,听说可以当个奸雄,高兴得不得了!这不合逻辑,你说哪有一个人从小立志我就是要当个奸贼。奸雄那是逼出来的,身处乱世,空讲仁义道德行不通,只有行使权谋才能建功立业。一字之差,可见《三国演义》对曹操的态度。

书中,曹操还说过一句遗臭万年的话“宁教我负天下人,莫叫天下人负我。”此言一出,曹操极端自私的白脸形象算是坐实了。

曹操根本没说过这句话。

书中第四回,曹操假借献刀之机行刺董卓未遂,仓皇出逃,在中牟县遇到了县令陈宫,陈宫非常佩服曹操,不仅没有抓他交给董卓,反而和他一起逃亡。两人在逃亡途中,经过吕伯奢一家,晚上,吕伯奢准备杀猪款待曹操,曹操听到磨刀声,疑心吕伯奢一家要杀自己,于是杀尽吕氏一家,陈宫因此责备曹操大不义,曹操却答道“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这句话确实说得非常冷血,恩将仇报缺乏人性。

先看看史料记载:《三国志》裴松之注引《魏书》曰:太祖以卓终必覆败,遂不就拜,逃归乡里。从数骑过故人成皋吕伯奢;伯奢不在,其子与宾客共劫太祖,取马及物,太祖手刃击杀数人。

可见《三国志》中,根本没这回事。

再看《杂记》:太祖闻其食器声,以为图己,遂夜杀之。既而凄怆曰:“宁我负人,毋人负我!”

曹操怀疑这些人要害自己,先下手为强,把他一家人杀了。杀了以后发现是误杀,曹操很凄怆,很后悔,但是人死不能复生,他只能自我安慰,很勉强地为自己的错误行为做了一个辩护,求一个心安。

曹操当时说这个话只是就事论事,而到了《三国演义》里面他变成了理直气壮,而且把“宁我负人,毋人负我”前面加了天下两个字,这个就大不一样了。把范围从一个特定的范围扩大了,宁肯自己对不起普天下的人,也不能让天下的人对不起自己,成了一个冷血无情到极点的人,两字之差,给人的感觉截然不同。

三国演义大骂曹操“名为汉臣,实为汉贼。”其实如果没有曹操,汉室早就亡了。

三国演义反差巨大人物(被三国演义毁了的三个男人)(2)

东汉末年,汉灵帝驾崩。外戚宦官再次相争,何进被杀。袁绍率领部曲入宫尽杀宦官,被何进召进京的董卓带兵入长安城,把持大局,行废立之事。东汉至此名存实亡。董卓性格残忍、荒淫暴虐,纵容士兵奸淫掳掠,灭绝人性。曹操见董卓倒行逆施,不愿与其合作,遂改易姓名逃出洛阳 ,曹操到陈留后,“散家财,合义兵”,首倡义兵号召天下英雄讨伐董卓。

后来曹操写了一篇文章叫做《让县自明本志令》,其中有一句话。“设使国家无有孤,不知几人称帝,几人称王。”自从董卓之乱,汉室名存实亡,曹操平定北方后,休养生息,发展经济,延续汉祚数十年,非但不是汉贼,反而是有功汉臣。

量小周瑜

除了曹操,周瑜也被罗贯中黑得很惨。

读过三国演义的朋友都知道,有“三气周瑜”的故事,有“既生瑜,何生良”的所谓名言,有“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的嘲讽,周瑜徒有虚名,心胸狭隘,赤壁之战中毫无作为,反而妒忌诸葛亮的才华,最终被活活气死。

让我们来看看历史上真实的周瑜。

周瑜“壮有貌姿、精通音律”,当时江东有一句名言:“曲有误、周郎顾”,意思是只要稍微弹错琴曲,周瑜就能听出来指正。当时江东的少女往往故意把曲子弹错,只为了博得周郎一顾。

三国演义反差巨大人物(被三国演义毁了的三个男人)(3)

当年孙策到江东时,得到周瑜的全力辅助,才能平定割据势力,建立东吴基业。“乃渡江击秣陵,破笮融、薛礼,转下湖孰、江乘,进入曲阿,刘繇奔走,而策之众已数万矣。”

周瑜被委以重任建功立业、名动三吴之时,还只有24岁,是名副其实的少年英才。又和孙策做了连襟,娶了江东美女小乔,可谓战场、官场、情场,场场得意,他一生顺遂,怎么会去嫉妒别人呢?别人嫉妒他还差不多。

退一步说,就算周瑜气量不够,也绝不会去嫉妒当时功业未成,各方面条件都不如他的诸葛亮。

事实上历史上的周瑜气量是很大的,《三国志》说他“性度恢廓”,刘备评价他“气量颇大”,蒋干对他的评价是“雅量高致”,气量大、品德好。所以把周瑜说成是个气量狭窄的小人,这是十分冤枉的。

赤壁之战时,周瑜和鲁肃作为坚定的主战派,力排众议,劝说孙权连刘抗曹。后来苏东坡写赤壁词的时候说到他的时候,非常欣赏佩服,“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出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面对强敌从容不迫,豪气干云,可见周瑜的儒将风采。

《三国志周瑜传》记载“瑜等在南岸。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还保南郡。”是周瑜安排黄盖诈降并且让吕蒙布置快艇火烧曹营,赤壁之战最大的功绩应该是周瑜。

赤壁之战后,周瑜以独特的战略眼光认识到了巴蜀的重要性,上书孙权要求取蜀,可惜天妒英才,不幸中途病逝,年仅36岁。

诸葛神仙

和曹操、周瑜被黑不同,诸葛亮是被拔得太高了,过于神化以至于虚诞。鲁迅先生一针见血“多智近乎妖”。诸葛亮能掐会算料事如神、借东风、观星续命,种种特异功能已经超越了常人,成了神仙妖怪。

实际上诸葛亮在赤壁之战期间的主要功绩,是促成了刘备军事集团 和孙权军事集团的联合,而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之前的主要功绩也是在隆中为刘备定下了三分天下的政治策略。也就是说诸葛亮是一个杰出的政治家,未必是一个杰出的军事家。

三国演义反差巨大人物(被三国演义毁了的三个男人)(4)

陈寿对于诸葛亮的评价是:“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意思是诸葛亮的政治才能高于他的军事才能;在他的军事才能当中,治军的能力高于用兵的能力。

对于他的用兵司马懿另有评价,《晋书·宣帝传》记载:“亮志大而不见机,多谋而少决,好兵而无权。”什么意思呢?就是他的志向很大,但是抓不住机遇;他的谋略很多,但是没有决断;他喜欢带兵打仗,但是不知道权变。

确实,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基本上可以说是劳民伤财,一事无成。

现在成都的武侯祠还有清人赵藩写的一对攻心联,“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委婉地批评了诸葛亮在刘备去世以后主持蜀国工作的时候穷兵黩武,宽严戒误。

但是到了《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就变成杰出的军事家了,而且神机妙算,算无遗策,关张马黄赵云姜维等人都成了提线木偶,只要走到地方拿出军师给的锦囊妙计,就能够破敌取胜,这个实在是太离谱了。

三国演义中被津津乐道的空城计,其实根本就不存在。

三国演义反差巨大人物(被三国演义毁了的三个男人)(5)

诸葛亮驻守阳平关时,派魏延领大军东出攻魏,自己留少量兵士守城。司马懿带着二十万大军要迎魏敌时,离城只有六十里,诸葛亮才发觉。这时候,要把魏延追回来已无可能,自己赶往魏延军中也来不及,于是诸葛亮就叫军中偃旗息鼓,大开城门,令军士数人出城洒扫。司马懿领兵来到,看见这情况,认为诸葛亮平日谨慎持重,城内必有伏兵,便引兵退守山间。到了次日,诸葛亮大笑对部下说,司马懿怕我的伏兵,已经退走了。探子外出打探,果然魏军都走了。这个故事后来被改编为京剧等戏曲的传统剧目,脍炙人口,家喻户晓,诸葛亮的大智大勇也至今仍被广为传诵。

这个故事来源于西晋时期一个叫郭冲的人,是他发明杜撰了这个旨在称赞诸葛亮的传奇故事。

其实空城计也有,但是版权属于赵云。

《三国志·赵云传》裴注引《云别传》载:“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散,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

赵云率数十骑兵出营侦察敌情,正碰上曹操率大军出动,狭路相逢。赵云明知自己势单力薄,不是曹兵对手,而且营中兵力空虚,难以抵挡曹操大军。他反而命令部下主动攻打曹兵,边打边退。曹操率重兵追到大营门口,见营门大开,不见一名士卒。曹操一向谨慎,怀疑是赵云的诱敌之计,于是下令立即撤兵。曹兵刚撤退时,阵脚大乱。赵云乘曹军慌乱之际,命令守营士兵擂鼓呐喊,喊杀声震天动地,面对突如其来的攻击,曹兵大惊,夺路奔逃,自相践踏和落入汉水中而伤亡者不计其数。

其他的诸如博望坡大火,草船借箭、借东风等神奇故事,都是罗贯中对诸葛亮的杜撰,史有明文。

把《三国演义》当历史读,真信了,是会误事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