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厢记是王实甫的吗(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

本文乃朝阳独家原创,未经允许请勿转载,图片来源于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谢谢!

《西厢记·长亭送别》以优美的抒情诗的语言刻画了莺莺缠绵徘恻、复杂微妙的内心感情,表现了到建礼教给青年男女造成的巨大痛苦,反映了封建礼教与青年男女自由爱情的深刻矛盾。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吗(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1)

王实甫

《长亭送别》写高别之情并然有序,层次分明。它分四个层次。第一层次写莺莺和张生去长亭路上的感触。作品紧扣途中景物,抒写莺莺恋恋不舍的缝之情和内心痛苦。

莺莺一上场就说:“今日送张生上朝取应去。早是离人伤感,况值那暮秋天气,好烦恼人也呵!”下面的唱词就抓住“暮秋天气”、“离人伤感”八个字加以生发。作品首先用〔端正好〕一曲描绘了一片萧瑟的秋景。深秋的天空碧云沉沉,如同莺莺那暗淡沉重的心情。广阔的大地上黄花憔悴,不禁使人联想到“人比黄花瘦”的离人的愁苦形象。凉飕飕的西风增加了离人的凄清,北雁南飞正如张生远行一样,更添离人一分悲伤。只有那经霜的枫叶象喝醉了酒一样一片通红,然而在离别亲人的莺莺看来,那却是痛苦的血泪所染成。这段曲词情景交融。它一开始就创造了一种凄清的氛围和悲伤的感情,为全折涂上了底色,奠定了基调。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吗(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2)

长亭送别

接着,〔滚绣球〕一曲又联系途中景物描写莺莺对张生的恋恋不舍之情。莺莺刚与张生结合就被迫分离,相亲相守的时间太短了。痴情的莺莺,看见路边飘拂的柳丝,恨不得用它拴住张生的马,留下张生;看见西边的树林,又恨不得请它挂住西斜的太阳,让时间停止流逝,永远象现在这样与张生呆在一起。莺莺的车儿紧紧地追随在张生的马后,她多么害怕张生离她而去!

然而,莺莺那天真痴情的幻想毕竟不可能实现,张生还是要走,十里长亭就在眼前,莺莺不禁寸心俱碎,玉肌顿减。她这种痛苦之情,别人难于理解,所以红娘问:“姐姐今日不打扮?”下面〔叨明令〕一曲,不但写眼前由于离别之痛面无心打扮,而且进一步预言分别之后生活的凄清和痛苦,从而更深化了对莺莺内心感情的描绘。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吗(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3)

长亭送别

第二层次写莺莺为张生钱别的情景。作品紧扣宴上的把盏、供食,描写莺莺的痛苦和怨恨之情。作品先用〔脱布衫〕、[小梁州〕二曲,描写为张生把盏时张生的情态。在西风黄叶、寒烟衰草的萧瑟秋景中,张生“酒席上斜签着坐地,蹙愁眉死临侵地”。“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那无精打彩、愁眉泪眼的情态,表现了张生忍受着巨大痛苦。由于元杂剧只能以一个角色主唱,所以这里通过莺莺的唱词,由莺莺的眼光描写张生的情态,这样既写了张生,同时也表现了莺莺的感受,具有一举两得之功。接着,作品又用三支曲子抒写为张生把盏时莺莺的复杂感情。她为离别而悲啼愁苦,痛极之际,竟埋怨张生忘旧情而轻远别。这种怨正是爱极痛极的一种变态心理,是一种深情的痴语。在莺莺看来,状元及第并不值得羡慕,最重要的是夫妻并蒂相守。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吗(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4)

长亭送别

而实际上张生赴试是被逼的,他们的分离乃是封建势力的压迫所致。因此,[满庭芳]以下四支曲子又由红娘供食生发出莺莺对封建势力的怨恨。莺莺是多么想与张生“举案齐眉”、“共桌而食”啊,但在封建礼教的束缚下,由于母亲在场,她不能与张生亲近,只能是“眼底空流意”而已。一个“合”(应该),一个“空”,表露了莺莺对封建势力的代表老夫人的不满和怨愤。而老夫人之所以要逼试,主要是由于门第观念和功名富贵思想,所以莺莺又进一步把怨恨指向那可恶的名利思想。“蜗角虚名,蝇头微利,拆鸳鸯在两下里。一个这壁,一个那壁,一递一声长吁气。”世俗的名利观念造成了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而莺莺却对这种虚名微利表示了极大的藏视与痛恨,这就把莺莺的思想感情由一般的离别之苦,推到一个更高的水平。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吗(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5)

长亭送别

第三层次写宴后将别时莺莺对张生的赠言和叮咛。宴会结束,离别在即,因此这一层次不再从眼前事物着笔,而从设想别后写开去,表现莺莺对未来的忧虑,对坚贞爱情的要求,以及对张生的无比关怀。在封建社会里,男子得官另娶现象非常普遍,因此莺戴口占一绝,以示己忧。同时,莺莺又以女性的细心和温柔,对张生的衣食住行详加叮咛,表现了对张生无微不至的关怀和爱护。另一方面,莺莺也预想到离别以后自己的痛苦将会更加巨大:一个人哭哭啼啼地回到家中,傍晚闷倚西楼,眼望夕阳古道、衰草长堤,夜里翠被生寒,是何等寂寞冷清!现在还有人可以对之诉苦,以后纵有满腹苦情又向谁诉说?只有泪流如河了。但是只要有张生的爱情,再大的痛苦她也能忍受,张生的爱情是她唯一的希望和生命。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吗(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6)

长亭送别

因此她反复叮咛张生不要“停妻再娶妻”,不要“一春鱼雁无消息”,不要“金榜无名誓不归”,不要沾惹异乡花草。这是莺莺与张生离别时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话语,它深刻地表明,封建势力不但造成青年男女的相思离别,而且也有完全破坏他们爱情的危险;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妇女的精神负担更加沉重,她们的命运更加不幸。

第四层次写张生走后的情景。作品紧扣眼前景物,描写莺莺的孤寂和愁闷。张生渐渐远去了,他绕过青山,转过疏林,淡烟暮霭遮蔽了他的身影,莺莺伫立在寂无人声的夕阳古道上,远处传来了张生的马嘶声。多么难忍的寂寞和冷清!莺莺终于不得不上车回家,但“遍人间烦恼填胸臆,量这些大小车儿如何载得起?”最后以无限的烦恼总结全折,再一次强调突出了全折的基调,感情浓郁,力重千钧。

西厢记是王实甫的吗(王实甫西厢记长亭送别)(7)

长亭送别

《西厢记·长亭送别》刻画人物心理感情极为细腻、丰满、真实、动人。作品多侧面地描写莺莺极为复杂的内心感情,其中有离别相思的巨大痛苦,有缠绵缝绻的无限深情,有无微不至的细心关切,有因爱极痛极而产生的埋怨,有对未来前途的忧虑,有对功名富贵的蔑视,有对封建礼教的憎恨……这一切都写得那么细致入微,具体生动。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