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夯实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初中历史三大改造学习难点)

我们都知道三大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那为什么到了1953年才三大改造呢?三大改造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三大改造学习的难点,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如何夯实初中历史基础知识?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如何夯实初中历史基础知识(初中历史三大改造学习难点)

如何夯实初中历史基础知识

我们都知道三大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那为什么到了1953年才三大改造呢?三大改造的原因是什么呢?这是三大改造学习的难点。

我国的社会性质是社会主义国家。这是我国的宪法规定的。细想一下,我国是什么时候才算是社会主义国家呢?可能会有不少人会说是1949年10月1日。其实不是,那是开国大典的日子,是宣示中国共产党取得国家政权。只有在三大改造完成后(1956年底),中国才从新民主主义国家进入社会主义国家(初级阶段)

一、什么叫三大改造

新中国成立后,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三个行业进行的社会主义改造。

二、为什么到1953年进行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新中国是1949年10月1日成立,按主席的话说,当时国内的基本经济形势是“一穷二白”。新中国成立后,最为重要的任务是恢复经济,巩固政权。比如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在新解放区实行土地改革。另外,1950年10月至1953年7月为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全国人民团结一致支援前线。经过这些过渡的准备工作后,社会主义改造的任务就提上议程了。

1952年9月,主席在一次中央会议上提出:“我们现在就要开始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基本上完成到社会主义的过渡。”1953年6月,中共中央公布了过渡时期总路线:一是逐步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二是逐步实现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我们叫他为“一化三改造”。

三、为什么要进行社会主义改造呢?

用一句话来讲:为了建立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经济制度。

三大改造之前,生产资料(土地、厂房、机器设备、工具、原料)等还是私有制的。

1、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土改完成后,农民分到了土地(这个时候是私有制),生产积极性确实大大提高,促进了生产力发展。但是新问题也出现了,比如张三家虽然分到了土地,但没有农具,还没有牛耕田、没有水渠灌溉、也许没有钱买种子。按史料,当时3亿农民、7亿亩土地、不到300万头耕畜。算算就知道。等等这些,分散的个体(种田)经营影响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生产的农产品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需要;农民也有进行互助合作的意愿。

(2)形式:农业生产合作社

2、对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1)原因:手工业在中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丰富老百姓生活、并且为国家提供一定的出口产品。但个体手工业规模小,分散,技术落后,效率低;生产者也存在一定盲目性。

(2)形式:手工业生产合作社

3、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1)原因:工商业关乎国计民生,对整个国家经济影响重大。新中国成立后,资本主义工商业虽然有积极进步的一面,比如解决就业,纳税、满足市场需要等。但是,存在剥削工人的劳动,工人劳动条件差、抑制了工人生产积极性、唯利是图明显、与国家社会化大生产不相适应,不利于生产力持续发展。

(2)形式:公私合营 。(对资本家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这个是创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