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1)

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

贺嘉宁 原苏荣

摘要:本文是关于上海地区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的研究。上海地区主要使用新世纪版和牛津版高中教材。对两个版本中高一年级(上)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应用的考察研究发现:新世纪版教材中,出现的副词性关联词种类多,涉及八大类中所有类,且数量多;牛津上海版副词性关联词种类较少且数量少。牛津上海版教材中没有涉及到解释、断言、推理类语义类别。两本教材在表时顺类中,表后时相承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then”出现次数都较多;在表转折类中,表补充和对立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however”出现次数都较多。两版教材中表示“平行\递进”、“转折”关系的基础性副词性关联词的使用频率高。两版教材中都有表示时顺、转折、结果、加合、条件的语义类别,说明副词性关联词语在教材和篇章衔接方面起重要作用,因此,教师应重视这类词的教学。

关键词:教材; 副词性关联词语; 篇章衔接; 比较研究

一、引言

教材是课程实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学大纲的具体表现;程晓堂(2002:1)认为选择和使用合适的教科书是完成教学内容和实现教学目标的重要前提和保障。大多数情况下教材中的篇章通过连接词表示逻辑语义关系。国内的学者对连接词使用特点的研究主要围绕高水平的英语学习者展开,如尹广琴(1999)以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本科生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收集的文本,发现学生的连接词使用单一,大多为因果、转折、并列和总结性的连接词;罗一(2003)发现:英语学习者比母语作者倾向于更多使用连接副词;赵蔚彬(2003)对比分析出连接词的使用特点,发现中国学生有意识地使用连接词来表现语篇的连贯性;许双如(2004)探讨了学习者语篇衔接意识和能力与英语习得程度的关系;潘瑶、冯跃进(2004)对比语料库,分析了连接词使用的差别。国外学者对连接副词的语篇衔接功能也有不少研究,如Halliday和Hasan(1976,1989), Martin(1992),Halliday(1994/2014)等。但很少有学者对于副词性关联词进行研究。教材对各种起连接作用的词是否有足够的重视和应用,能够影响到教师和学生对此类词的重视程度。然而,据笔者考察,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教材中题材的分布,板块设计等方面研究比较多,主要体现在教材的编写原则和评价原则上。但是对于副词性关联词语在教材中的应用与分析目前少有学者研究。国内比较权威的学者原苏荣(2013)对副词性关联词的研究是基于汉英副词性关联词的对比研究和副词性关联词的篇章衔接功能,而对于副词性关联词在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的应用情况较少有人研究。在英语中,连接词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对以汉语为母语的英语学习者来说,学习和使用相对比较困难。因此,在高中阶段,对于起连接作用的各类词语的学习是英语教学的难点之一。副词性关联词语对英语组句与篇章衔接发挥重要作用,是众多起连接作用的词类中的一种,对英语教学有重要影响。本文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18)为主要依据,根据各个版本教材的功能和英语学科自身特点,对新世纪版和牛津上海版两个版本教材进行分析,意在发现两版教材中有关副词性关联词语的应用特点,分析其存在优势与不足,以期对教材研究、使用和编撰提供建设性的意见,从而促进英语教育的发展。

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2)

二、副词性关联词语在两个版本教材中的应用情况考查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是特指在复句和语篇中起连接作用的副词和副词性词语,即在句法上有修饰限制的功能又在语义上有关联功能的词。副词性关联词语的使用,帮助实现语言的衔接与连贯,体现语言的顺序性、连续性和逻辑性(原苏荣,2013:22)。根据副词性关联词语判断标准(原苏荣、陆建非,2011):(1)从单用、合用和位置来判断;(2)用在谓词性成分之前,又能用于句首。如:语气副词;(3)在语篇中,当副词性关联词语接应句子、段落等时,尤其适合于句首位置,笔者归纳出在新世纪版和牛津上海版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的应用情况,具体见表2.1。

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3)

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4)

通过表2.1我们可以看出,新世纪版教材中,出现的副词性关联词种类多,涉及八大类中所有类别且数量多;牛津上海版副词性关联词种类较少且数量少;牛津上海版教材中没有涉及到解释、断言、推理类语义类别;两版教材在表时顺类中,表后时相承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then”出现次数都较多在表转折类中,表补充和对立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however”出现次数在两本教材中都较多;两版教材中表示“平行\递进”、“转折”关系的基础性副词性关联词的使用频率高;两版教材中都有表示时顺、转折、结果、加合、条件的语义类别。下面,笔者将通过对教材中出现频率高且典型的副词性关联词在不同语义与类别下的具体用法的举例分析,观察它们如何在组句和构篇中起衔接作用。

(一)表时顺

时顺义是以时间为基础的。根据认知语言学的“时间顺序原则”,一般来说,语篇中对事件的描述与事件本身实际发生先后顺序大体一致。副词性关联词出现在相关的位置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体现出组句和构篇的衔接性和逻辑性。根据时间的先后顺序不同,可分为先时顺序和后时顺序。这类词出现的频率特别高,分布在听、说、读、写各个方面,这与该类词表达的语义关系有关,同时也与高一阶段学生的认知和逻辑能力相关。

1. 先时顺序

先时顺序表示某事件先于参考时间发生。常见的先时性副词性关联词语有:at first, in advance, previously等。在新世纪版英语教材中出现的有now 和 at first。如:

(1) Now the day has come and gone, and you’re feeling guilty because you never told the host you couldn’t attend.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45)

(2) At first, he tried to turn down this job, saying that he was not really a painter, but a sculptor.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21)

(3) First he removes the film from the lead plates that used hold.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30)

例(1)、(3)用“now”和“first”具有从时间上推移的意思。例(2)用“at first”后续从句中带转折性的词语“but”转折意味更强。在表示先时顺序的语义情景中新世纪版教材更注重此类词用法,牛津版教材则没有涉及。

2. 后时顺序

(1)后时相承

后时顺序表示某一事件发生在另一事件之后。表示后时顺序的副词性关联词一般位于后一部分的开头或者描写前后两个小句或语段之间,后面有停顿。英语中常见的有then, later等。如:

(4) To start a conversation, you should choose suitable topics. Then, what you are the rules for choosing a suitable topic?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35)

(5) In the afternoon, they stay at home and open the gifts that were gathered around the tree. Later, they may watch the Queen appear on television to deliver her traditional Christmas message to the whole country.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51)

(6) We should use land to grow food for people instead of cattle. Then there’d be no more hungry people in the world. (《英语》(牛津版)高一p.63)

(4)句中的“then”(接着)表示前面的事情刚完,后面的事紧承。(5)句用later表示两事相承,依次发生。此类语意关系较常用且易于理解,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有一定数量的重复出现,且用法相近。

(2)后时紧接

后时紧接表示一类事件在另一类事件之后的很短时间,甚至接近同步。常见的后时紧接类的副词性关联词语有:immediately, therefore, at once等。如:

(7) Therefore, they observe the coming of New Year on January 1.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51)

(8) A person should go to a doctor at once, if he has been bitten by a dog.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66)

(7)句中的therefore是紧接着一件事情发生之后的另一件事情,表示时间上的关系。事实上,therefore还可以表示条件-结果关系,表示在某种条件下出现最终的结果。表示后时性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用法只出现在新世纪版教材中,牛津版教材中并没有出现。这种语境没有后时相承语境用得普遍。therefore在表结果功能的副词性关联词语中属于简单实用的逻辑关系,在会话、交流的过程中应用广泛,所以两个版本教材都有使用。

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5)

(二)表解释

表解释的意思就是说通过分析和推理,对上文的陈述和情况的原意或者是含义等进行解释和说明。常见的副词性关联词有:certainly, naturally等。表示后时性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用法只出现在新世纪版教材中,牛津版并没有出现。如:

(9) For most British families, certainly, Christmas is the most important holiday of the year.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51)

(10) With better weather ahead, or plenty of food to eat in winter, people naturally felt like having a party!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60)

例(9)中的“certainly”(确实)表示对上述情况的确认。例(10)中的“naturally”(自然)关联前后,用后面事实证明前面情况。表证实功能的副词性关联词在新世纪版教材中出现的类别较全面,既有表示确认关系,又有表示补证关系的。但是牛津版教材并没有出现表示衔接功能的副词性关联词语,说明此类词语对于学生的接受能力要求还是比较高的。牛津版教材更注重基础性和普遍性而新世纪版教材更加注重多样性和应用性。

(三)表转折

转折是指上文和下文所说的情况相反或者相对。我们根据说话人的态度将转折分为否定性转折,意外转折和补充性转折。

1. 否定性转折

否定性转折是指对上文所说的情况先进行否定然后再给出合理的解释说明,全句带有转折的意思。相关的副词性关联词语有however, actually等。如:

(11) Tchaikovsky, the composter of Swan Lake, was asked to study law. He, however, didn’t take an interest in it. (《英语》(新世纪版)高一p.16)

(12) People who live in cities used to regard farming as boring and backward. However, the introduction of modern technology has made Sunqiao famous. (《英语》(牛津版)高一p.77)

(11)、(12)中“however”(但是)后接小句,是对上文所述情况的转折。转折类语义很常用也很具有基础性,所以两个版本的教材都有出现且涉及种类多样。however还可以表示补充性转折、意外性转折。此外,在表示转折语义时,however出现的频率明显高于actually,因此学生在表达转折语义时倾向于使用however而较少使用其有相同功能的副词性关联词,导致某些词的过度使用现象发生。

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6)

三、副词性关联词语在两个版本教材中应用情况分析

首先,从总体上看两个版本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都能够得到一定重视,在教材中占有一定比例,高中阶段,已经通过教材有意识地向读者展示语句与段落之间的关系。其次,在表时顺类中,表后时,相承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then”出现次数都较多。在表转折类中,表补充和对立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however”出现次数都较多,这表明,从使用频率来看,表示承接和转折的基础性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使用频率最高。这也和我们汉语讲话逻辑以及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水平相符合。这说明不同版本教材虽然内容不同,但都是根据学生的认知能力和学习能力科学地编写教材。再次,两个版本教材都很注重“语篇形式的基本篇章结构和逻辑关系”(薄冰,2001)。

但是,不同版本的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的使用情况又有差异。新世纪版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出现次数多且种类多样用法广泛,牛津版本英语教材中该类词语出现次数相对少且种类和用法较单一。新世纪版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篇章功能多样,有八大类和十八小类而牛津版本中此类词只涉及五大类和十一小类语义衔接功能。

两个版本教材何以出现如此的异同呢?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不同的原因:第一,新世纪版教材中第一单元写作部分列出关于副词和连词在句中用法的语法项,强调语言使用时的逻辑连贯性,有意培养学生对于某类词语在篇章中的各种功能的应用。所以,新世纪版教材总体上更重视此类词语,出现的频率更高。第二,表时顺类和表转折类的语义关系在交流和使用中范围广,用量大。为了说话的连贯性和逻辑性,必须实现时顺上的承接使得话语过渡流畅;而为了说话的委婉,常需要转折类副词性关联词语连接。所以,时顺类和转折类,两版教材中均有出现。第三,解释,推理和断言类要求有更高的逻辑和推理能力,两个版本教材对学生能力的要求侧重点不同。新世纪版教材侧重多样性和实用性,牛津版侧重基础性和普遍性。所以,新世纪版中副词性关联词在篇章衔接功能中有八大类和十八小类而牛津版只有五大类和十一小类。

相同的原因:无论是哪个版本的教材都是在《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教育部,2003)的指导下,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和发展能力,适应有效的教学方法而精心设计和编排的,具有其科学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四、结语

本文通过文献考查,对新世纪版和牛津上海版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应用的情况进行考查和分析,发现两版教材在表时顺类中,表后时相承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then”出现次数较多。在表转折类中,表补充和对立关系的副词性关联词“however”出现次数在两版教材中也都较多。两版教材中表示“平行\递进”、“转折”关系的基础性副词性关联词的使用频率都较高。两版教材中都有表示时顺,转折,结果,加合,条件的语义类别。然而,不同之处在于新世纪版教材中,出现的副词性关联词种类多,涉及八大类中所有类,且数量多;牛津上海版教材副词性关联词种类较少且数量少。牛津上海版教材中没有涉及到解释、断言、推理类语义类别。通过对牛津上海版和新世纪版高中英语教材中关于副词性关联词进行较为全面、客观的比较、分析和研究,可以对以后高中英语教材及其他版本英语教材的设计和选择有借鉴价值,同时对一线教师使用教材提供现实的指导意义,对教材研究者起到启示作用,同时可以借助这一研究丰富和完善我国英语教材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注:基金项目:上海市哲社项目“汉英特殊类词语—副词性关联词语多视角比较研究”(2014BYY003)。

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7)

参考文献

[1] Cunningsworth, A. Choosing Your Coursebook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2] Halliday, M. A. K.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 [M]. London: Edward Arnold, 1994/2004.

[3]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Cohesion in English [M]. London: Longman, 1976.

[4] Halliday, M. A. K. & Hasan, R. Language, Context and Text: Aspects of Language in a Social-Semiotic Perspective [M].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89.

[5] Martin, J. R. English Text: System and Structure [M]. Amsterdam: Benjamins, 1992.

[6] 薄冰. 薄冰英语语法[M]. 北京:开明出版社,2001.

[7] 程晓堂.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8] 高一虹. 中、西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发展趋势[J]. 外语教学与研究,1991(2).

[9] 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10] 李志雪,李绍山. 对国内英语写作研究现状的思考[J]. 外语界,2003(2).

[11] 刘道义. 浅议英语教材的评价标准[J]. 课程教材改革,2004(12).

[12] 罗一. 研究生英语论文中连接副词使用情况调查[J].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3(1).

[13] 潘瑶,冯跃进. 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写作中连接词用法的语料库调查[J]. 现代外语,2004(2).

[14] 孙平华. 国外英语教材评价标准综述[J]. 中小学外语教学,2003(3).

[15] 文秋芳. 应用语言学研究方法与论文写作[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

[16] 徐伟成. 英语作文中的衔接、连贯与质量[J]. 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2000(5).

[17] 许双如. 语篇衔接与英语习得程度调查分析[J]. 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5).

[18] 杨士杰. 英语教材分析[M].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2000.

[19] 尹广琴. 大学低年级学生英汉语作文对比实验与分析 [J]. 外语教学,1999(3).

[20] 原苏荣.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比较研究 [M]. 上海:上海三联书店,2013.

[21] 原苏荣,陆建非. 汉英副词性关联词语篇章衔接功能比较[J].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2011(2).

[22] 赵蔚彬. 中国学生英语作文中逻辑连接词使用量化对比分析[J]. 外语教学,2003(2).

[23] 朱永生,郑立信,苗兴伟. 英汉语篇衔接手段对比研究[M]. 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1.

[24] 庄智象. 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材编写和评价体系[J]. 外语界,2006(6).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Adverbial Conjunctions Used in Different Editions of English Textbooks in Shanghai

He Jianing Yuan Surong

Abstrac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research and study of the usages of adverbial conjunctions (abbreviated as ACs) in English textbooks for senior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Shanghai. There are two dominant types of English-language textbooks—the New Century edition and the Oxford edition, both of which are in wide use at senior high schools in Shanghai. The research shows that, compared with the Oxford edition, the New Century edition involves more ACs both in quantity and type. The New Century edition includes all the eight types of ACs while the Oxford edition involves no use of ACs that express supplementary adversative and assertion. “then”, an AC that expresses the late temporal sequence, appears much more frequent in both of the two types of textbooks. Among all the ACs that express the adversative, “however” is used most frequently. The evidence shows that ACs play a significant role in discourse cohesion and they are critical in improving students’ comprehensive skills. Thus, ACs should be taken seriously i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 textbook; adverbial conjunction; discourse cohesion; comparative study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16年第6期)

高中英语需掌握的连词(上海地区不同版本高中英语教材中副词性关联词语的比较研究)(8)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