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献忠的历史传说(张献忠为了当皇帝)

几千年来,中国古代社会的政权就是在不断更替中,涌现出了一批批的农民起义军。从秦末陈胜、吴广起义,到明末清初李自成、张献忠的起义,无不是为了推翻当权者的残酷统治。

张献忠的历史传说(张献忠为了当皇帝)(1)

明朝末期,贪官污吏横行,百姓苦不堪言,纷纷起义反抗。而在这浩浩荡荡的农民起义军中,经历了一个混乱无序的前后期,有两支农民起义军在明军的围剿中逐渐发展壮大:

第一支是李自成率领的起义军,崇祯二年(1629年)起义,后为闯王高迎祥部下的闯将,勇猛有识略。荥阳大会时,提出“分兵定向、四路攻战”的方案,受到各部首领的赞同。高迎祥牺牲后,他继称闯王。当时中原灾荒严重,社会阶级矛盾极度尖锐,李岩提出“均田免赋”等口号,获得广大人民的欢迎,部队发展到百万之众,成为起义军中的主力军。最终,李自成攻入北京城,大明朝走向灭亡。

第二支是张献忠率领的起义军,崇祯年间,组织农民军起义,克凤阳、焚皇陵、破开县、陷襄阳,胜战连连。他与李自成齐名,是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在其占据了天府四川,并在清兵入关之后,与清兵顽强战斗,但是,他最终也是无力回天,在西充凤凰山被清和硕肃亲王豪格射死。

张献忠的历史传说(张献忠为了当皇帝)(2)

这里,我们着重说一下张献忠。

据记载,张献忠攻入四川之后,于公元1644年在成都称帝,建立了自己的政权,并建国号为“大西”,改元“大顺”,以成都为西京,与当时已经入主京城称帝的李自成遥遥对峙。

在称帝之后,张献忠开始为自己和自己的政权寻找一个合法性,这种行为在古代的时候很是常见。像三国时期的刘备,他的蜀汉政权和曹、吴两个政权相比,就处于一个劣势地位,但是,好在刘备仗着自己是刘氏正统,扯虎皮做大旗,倒也很得人心。

在大明开朝之初,朱元璋因为自己是草根出生,怕天下门阀士族不服,一度想要让朱熹这个大圣人来做自己的祖先,只是无奈自己和朱熹所在的朝代相隔不远,自己的老爹还埋在凤阳,因此,只好作罢了。与朱元璋相比,张献忠则聪明很多,他找了一个年代久远且极具影响力的人——张亚子。

张献忠的历史传说(张献忠为了当皇帝)(3)

张亚子是东晋人,由于精通医术时常医治贫苦百姓,所以,深受百姓的爱戴。以至于,在他死后,百姓为感谢他的恩德,专门为其建造庙堂年年供奉。《华阳国志》记载梓潼县有一座庙叫“善板祠”,所供之神即为张亚子。《太平寰宇记》又记有张亚子显灵的神异故事。

张献忠此举,不仅可以让自己的政权显得更加合法,也获取了更多百姓的支持。在认了张亚子做祖先之后,张献忠开始花费大量金钱在四川各地广建庙宇,并亲自提名为“天圣神祠”。由此可见,张献忠的表面功夫做得可是响当当的,做完了门面之后,他开始规范管理自己的政权。

在成都,张献忠修建起了一座宫殿,并任命丞相和六部的各个尚书,还将自己的养子一一封王、封将,命他们征讨各地开阔疆土。当然,作为一个皇帝,一定不能少的就是三宫六院,张献忠将自己掠夺来的女子们都养在后宫。作为补充,他还残忍的将一些孩子阉割之后作为后宫之中的内监。

待权力中枢的一切事务安排完毕之后,张献忠便开始在富丽堂皇的宫殿中,接受原本是流民寇犯的文武百官们的朝拜。

想必,在那一刻,是张献忠人生之中最开心得意的时刻。

张献忠的历史传说(张献忠为了当皇帝)(4)

比起建立一个国家,守住一个国家并使这个国家得到长期而稳定的发展,就变得十分重要了。

作为一个政权的保障,军队是张献忠最关心的问题,于是,他开始强调军队的纪律,毕竟一个合法的政权背后,需要的是一个纪律严明的军队。因此,张献忠的队伍不能再像以前一样烧杀抢掠,在军纪的约束下,军队和百姓的冲突也少了很多。

没有军队的骚扰,各地百姓的生产得到了迅速的恢复,逐渐呈现出一副兴盛的景象。可以说,这一段时期,是张献忠和百姓之间相处最和谐时期。然而,所有事件的背后,都会有着不为人知的一面,或许我们只是看到了事件的本身,而忽略了一些事物的内在联系。

在我们细细研究张献忠这个人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发现:张献忠这个人,其实,是一个很不正常的人,甚至,是有点心理变态。

张献忠的历史传说(张献忠为了当皇帝)(5)

在起义早期,他为了报复明军的残酷镇压,冒着天下之大不韪,跑到朱元璋的老家凤阳,把当时在位的崇祯皇帝的祖坟给挖了,气得崇祯是火冒三丈。可见,当时的张献忠,确实是不正常的,就算崇祯皇帝再怎么失败,也不能用人家的祖先来解气。

张献忠明明是从一群农民起义军中脱颖而出的,按理说,他应该更加在乎农民的利益。但是,他却更加推崇以暴力解决问题的方式,更加看重手中刀剑的力量。为了加强他十分脆弱的统治基础,他采取了历史上的统治者们最常用的方法:

一是、无处不在监视机关,将他统治区域人们的活动,置于自己的眼皮子底下。

二是、血腥镇压一切反抗活动,在许多野史中,都有张献忠屠戮四川百姓的记载,甚至,让四川一度人迹罕至。

张献忠的历史传说(张献忠为了当皇帝)(6)

这种高压统治的弊端十分明显,并且,很快就显露出来了。

由于,张献忠本身就缺乏治理国家的才能,再加上,各种监视机关的变态监视,官员和百姓们都是人心惶惶,自然无人再有心进行生产活动了。另外,不合理的税赋,让本就剩余不多的农民,开始大量的逃亡,这也导致许多农田无人耕种,杂草丛生一片荒芜,天府之国再也不复其名了。

张献忠的政权,一开始就是依靠之前抢夺的粮食和钱财支撑的,可是,时间一久,金山银山也会被消耗殆尽。而农民的生产活动,几乎都是停滞的状况,政权自然不能再继续支撑下去。并且,最为张献忠所依赖的军队,也是岌岌可危,在建立国家后,起义军的性质就发生了改变。

一个国家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兵力去驻守边疆,保卫国家的安全,但是,对有限的兵力进行分配,本身就是一门大学问。在广阔的国土面前,张献忠的兵力捉襟见肘,就连他原本具有的军事优势也消失殆尽。

张献忠的历史传说(张献忠为了当皇帝)(7)

张献忠虽然是明末农民起义军中最重要的领袖之一,但是,他在四川的统治却没有给任何一个阶级带来好处,他自身所展现出来的人性之恶,让天府之国的四川受尽了破坏、欺压和凌辱,这也造就了他最终的失败。

当一个人为了权利而丧失理性的时候,那么,就注定了他的失败。

参考资料:

【《明史·列传第一百九十七·流贼传》、《鹿樵纪闻》、《明史·张献忠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