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千年古塔遭盗掘(千年古塔被炸毁)

陕西千年古塔遭盗掘(千年古塔被炸毁)(1)

在1990年11月,宁夏贺兰山拜寺沟深处突然传来了一声巨响。当地警方赶到现场时,几乎被惊呆了,原来居然有不法分子,用TNT混合土炸药将一处方塔炸毁了!此事甚至惊动了中央,要求宁夏限期破案,但因为方塔附近人烟稀少,线索不足,时至今日仍然是一桩悬案。

在当时,对于这座方塔的认识也很不足,甚至没有给它取名。在1984年的宁夏自治区文物普查中,只对这座高11层,30米的方塔简单记述,甚至以上面的明代进士石刻题记,认为它“可能修建于明代”。然而,在考古工作者的抢救性发掘时,找到塔心木柱的文字,明确记载了古塔建于公元1075年,证明它是西夏时期建造。因为在方塔遗址,出土了大量的西夏文佛经,此塔也由此被称为拜寺沟西夏方塔。

陕西千年古塔遭盗掘(千年古塔被炸毁)(2)

西夏是党项人在两宋时建立的国家,西夏文则是由大臣野利仁荣创制的,曾经在宁夏、甘肃、陕西北部、内蒙古南部等地盛行了约两个世纪。西夏灭亡之后,这些文字也逐渐走到了终点,时至今日,还能了解西夏文的专家寥寥无几。经过他们的破译,竟然在这批佛经中找到了一件国宝文物——《吉祥遍至口和本续》。

这是一部佛经纸本,一共九册,全页长为30.7厘米,宽为 38.0 厘米。它具有完整的封皮、扉页。封皮纸很厚,呈土黄色,带有明显的宗教意味。封皮的左上侧贴有刻印的长条书签,书名的外环有边框,显得古色古香。

该书保存得很好,涵盖了《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等四种经文,通篇文字周正秀美。但是,这部经书的重大意义,并不是在于它的历史久远,做工精美,而是在于它一下子打破了两个记录。

陕西千年古塔遭盗掘(千年古塔被炸毁)(3)

首先,所谓“本续”,就是指藏密经典。这部经书,是当时从藏传佛教的密宗经典中翻译过来,以西夏文记载的。而现在,该经书在藏传佛教中已经失传了,也就是说,它是独一无二的孤本。

根据有关史料的记载,西夏国笃信佛教,开国皇帝元昊本身就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在《宋史》中,曾经记载过西夏第三代皇帝秉常,曾向北宋求赐佛经,而拜寺沟西夏方塔的木柱之上,记载着该塔就是建造于大安二年。大安是秉常的年号,也就是说,这部经书就是从宋朝流入西夏后,经过翻译后,放入塔中,以示对佛的虔诚。

陕西千年古塔遭盗掘(千年古塔被炸毁)(4)

如果说这个意义还不算重大,那第二个意义不可谓不深远。经过专家的仔细核对,通过对比该经书的倒字、缺角等瑕疵,人们惊讶地发现,它竟然是以活字印刷术制成的。

众所周知,在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之前,书籍都是用手抄或者雕版印刷的,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费人力物力,也没法大批量生产。自从有了活字印刷术后,大大提高了印刷效率。这样一个印刷史的伟大革命,为文化传播开辟了广阔的道路,因此活字印刷术也被称为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

但是,早期的活字印刷产品,却因为年代太久,而没有保留下来。关于毕昇发明活字印刷的伟大贡献,也是多亏了沈括在《梦溪笔谈》记载了下来。

陕西千年古塔遭盗掘(千年古塔被炸毁)(5)

在此之前,活字印刷术的最早成果,是元成宗大德二年,尹王祯用3万多个木活字,排印了6万余字《旌德县志》100部。在1965年,温州发现的《佛说观无量寿佛经》残本,被认为是活字印刷的产物。该残本的制作年代为崇宁年间,距离毕昇去世50多年。

这本《吉祥遍至口和本续》的制作年代更为靠前,几乎就是毕昇的生活年代,这不仅有力证明了活字印刷在中国的历史,更是充分说明当时已经传播,并有一定程度的应用。这件文物,因为承载了如此重大的意义,连破两个记录,也被视为国宝,并被列为首批禁止出国展出文物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