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哪儿好玩(株洲县那些古地名背后的故事)

株洲县境内有哪些地名由来已久,这些地名背后有哪些故事?

株洲哪儿好玩(株洲县那些古地名背后的故事)(1)

(龙潭)

龙潭

龙潭位于龙潭镇(砖桥乡与龙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龙潭镇)。距龙潭乡政府机关3公里,溪水曲处有一深潭,传说有神龙于潭内戏水,故名“龙潭”。

株洲哪儿好玩(株洲县那些古地名背后的故事)(2)

(龙凤)

龙凤

龙凤位于朱亭镇(原龙凤乡,朱亭镇与龙凤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朱亭镇)。原龙凤乡政府机关驻地有龙凤桥,桥南一山丘如龙,桥东一山丘似凤,缀名“龙凤”。

(鸿仙岭)

鸿仙

鸿仙位于渌口镇(原仙井乡,渌口镇与仙井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渌口镇)。境内有岭,唐时岭上建有佛寺,相传为唐鸿仙修炼之处,故名“鸿仙”。

株洲哪儿好玩(株洲县那些古地名背后的故事)(3)

(王十万)

王十万

王十万位于龙船镇(原王十万乡,王十万乡与堂市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龙船镇)。据清光绪年间编纂的《湘潭县志》载:“王姓居此,家资十万故名”。

对于王十万的来历,民间也流传着一个与之相对应的故事:明末清初,时局动荡,一衡州知府辞官还乡,将金银财宝装船托运故里。因恐被人发觉,故用瓦缸盛之,再倒入茶油密封。某日行之一码头泊宿时,当地一王姓商贩与船主攀谈,得知瓦缸内装有茶油,随即买下一缸。回家开缸一看,全是金银财宝。从此,王家财运大兴,家资十万,人称“王十万”。

株洲哪儿好玩(株洲县那些古地名背后的故事)(4)

(昭陵滩)

昭陵滩

昭陵滩位于湘江河道洲坪段内,长约3800米。秋冬水落,滩床显露,行船全靠船工拉纤。一到丰水季节,水势汹涌,江涛翻滚,多有船只覆翻于此,故称湘江四大险滩之一。

据《长沙史话》记载:五代十国时,马殷踞湖南,尊马援为祖先,奏请唐王李升封伏波将军马援为昭灵英烈王,并在滩上建立马援祠,险滩被叫作昭灵滩。南宋末年,诗人乐雷发历此,题诗时误“灵”为“陵”。后以讹传讹,“昭灵滩”便成了“昭陵滩”,沿用至今。

南阳桥

南阳桥位于南洲镇(原南阳桥乡,南阳桥乡与洲坪乡成建制合并设立南洲镇)。明洪武年间,有邓姓人家捐修单孔石桥,因仰慕三国时南阳诸葛之美德,遂将石桥命名为“南阳桥”。

平山塘

平山塘位于淦田镇(原平山乡,淦田镇与平山乡成建制合并设立淦田镇)。相传明正德年间,当地大旱,田地龟裂,滴水难求,一位名叫谭平山的富商不忍百姓受灾,便出资在山坡开凿一口水塘,解决了全村人的饮水和灌溉问题。人们为纪念他,将山塘取名为“平山塘”。

天子岭

天子岭位于朱亭镇背后,原名棋盘岭。据史书记载,上古时炎黄大战,炎帝败北,率部经湘江南下至浦湾(今朱亭)落脚,曾上棋盘岭采药,故名。

包子岭与米斗山

堂市乡与王十万乡相邻处的龙船港附近,有两座形似包子和倒米斗的山丘,分别叫做“包子岭”与“米斗山”。

相传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从蓬莱仙山游历至此时,被滔滔湘江水挡住了去路。于是,他心生一计,从老农家里借来撮箕、扁担,准备挑土填河。谁知行至江边,扁担“咔嚓”一声,断成两截,两撮箕土一撮箕掉在堂市境内,成了“包子岭”,另一撮箕掉在王十万境内,成了“米斗山”。民间有诗为证:包子岭,米斗山,张果老,一担担。

株洲哪儿好玩(株洲县那些古地名背后的故事)(5)

(方竹垅方竹)

方竹垅

方竹垅位于龙潭镇(原龙潭乡,砖桥乡与龙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龙潭镇)。传说舜帝南巡途经龙潭水源境内,一日用膳后将竹筷随手掷于地上,谁知次年春天,此处长出一片竹林。竹子上方下圆,恰如吃饭用的筷子,当地人称之为方竹,并将方竹的生长地称作方竹垅。

虎啸坝

古岳峰镇的友谊村原名虎啸坝。虎啸坝两面环山,山脚下有一条小溪,溪上筑一土坝。相传很久以前的一个晚上,土坝上来了一只老虎。黎明时分,老虎猛叫几声,惊动了四邻八乡。待天亮后,乡亲们不约而同地来到土坝上,却不见老虎踪影,但有人在坝基上发现了老虎的脚印和粪便,还有人在坝旁的芦苇丛里看到老虎睡过的窝。从此,人们就将这座土坝叫作“虎啸坝”。

马迹

马迹分为上马迹和下马迹,上马迹即龙门镇(原太湖乡,现撤销太湖乡建制,设立龙门镇)永丰村,下马迹即龙潭镇(原砖桥乡,砖桥乡与龙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龙潭镇)马迹村。

相传远古时期,有位谭家仙人骑神马路过此地,过河时,神马后蹄从北岸(永丰)猛地一蹬,腾空而起,轻轻落于南岸(马迹),在北岸留下了后蹄印,在南岸留下了前蹄印,上下马迹由此得名。

株洲哪儿好玩(株洲县那些古地名背后的故事)(6)

(太田营遗址)

太田营

太田营位于龙潭镇(原砖桥乡,砖桥乡与龙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龙潭镇)太田村。唐朝末年,农民起义军领袖黄巢率部路过砖桥,到达王家垅时已近黄昏。当时,秋收刚刚结束,垅里几千亩稻田平平坦坦,无半点水渍。先遣人员察看地形后,立即报告黄巢。经黄巢批准,大军在此安营。是夜,不少村民提着鱼肉鸡蛋前来慰问义军将士。他们站在田埂上,指着望不到边的田野,感慨地说:“好太(大)的一座营啊!”

当地人说话“大”、“太”不分,常常将“大”说成“太”。自然,“大田营”也就被叫成了“太田营”。为纪念黄巢义军在此安营扎寨,人们将“王家垅”改名为“太田营”。

赤冲

赤冲位于龙潭镇(原砖桥乡,砖桥乡与龙潭乡成建制合并设立龙潭镇)西冲村。远古时期,炎帝神农氏与黄帝战于阪泉,败退中原后,跨长江、涉洞庭,逆湘江而上,于浦湾(今朱亭)上岸,朝酃县(今炎陵)方向奔去。途经砖桥境内一条小山冲时,被冲里的秀丽风景所吸引,决定在此安营过夜。傍晚,炎帝命部下燃起熊熊大火,火焰照亮夜空,红遍冲里冲外。为纪其事,当地人将这条无名山冲起名为“赤冲”。(株洲发布综合株洲政协网报道)

株洲哪儿好玩(株洲县那些古地名背后的故事)(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