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人的奋斗事迹(奋斗故事征文大赛)

作者 高卫

我叫高卫,中共党员,1986年出生在山东省滨州市阳信县一个贫苦的农村家庭,是一位肢体四级残疾人,现为阳信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一级科员。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本不懈奋斗的书,我希望通过我的人生经历给残疾人带来启示和希望。

康复治疗路虽艰 残联助我换新生

我刚出生时,左肢重度残疾,左手手指无法正常伸展,一直用左脚尖走路。当时虽然生活很困难,但是父母带我去过很多医院进行治疗,只是碍于当时的医疗技术落后,一直没有效果。那时农村家里穷,穿的鞋都是母亲纳的“千层底”。我穿这种鞋经常掉,由于用脚尖走路大脚拇指下面的鞋底经常磨出一个大洞,我母亲给我做鞋时,便在鞋面上缝一根布条,避免我在走路时掉鞋。

幸运的是,1992年,中国残联实施农村残疾儿童康复计划,我们县筛选十位可以进行康复治疗的儿童,由中国残联下派专家进行手术治疗,我成为了这项计划的幸运儿。当时的农村封闭落后,不像现在一样,我家得到通知时已经是进行筛选治疗的最后一天,我爷爷便带我坐公共汽车到达县城。我记得那是我第一次走出乡村,第一次坐汽车,由于不认识路,我和爷爷坐过了站,坐到了阳信汽车站,然后我又和爷爷徒步走到阳信县人民医院。在路上,我左脚的布条在走路摩擦的过程中断了,我爷爷便在路边给我捡了一段线接上,坚持走到医院。经过专家诊断,说我这是小儿麻痹后遗症,让我第二天来医院进行治疗。通过治疗,我的脚基本能够放平走路,尽管走路时还会一瘸一拐,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骑自行车,后来考出驾照,学会了开车。真的非常感谢国家,感谢党,给了我能够正常走路的机会,让我基本能够和正常人一样生活。

父母支撑社会助 象牙塔里启新篇

扶残先扶智,扶智重在扶教,教育改变命运。我的父母一直非常重视我的学习,虽然家庭非常困难,但是他们一直没有放弃身体残疾的我,坚决支持我读书学习,他们深信教育改变命运。六岁时,我便开始在村后面的小学堂读书学习,那时由于刚做完手术,腿上打着石膏,无法坐高板凳读书,我的父母便搬了自家的小板凳和小饭桌让我坐在最前面,课间我的小伙伴背着我去上厕所。感谢我的老师和小伙伴们,是他们让我在童年时感受到了人性的善良,拥有了正常接受教育的机会,在我的心中播下了善良的种子。那时有人说,正常人都考不上大学,像我这样的孩子更没有可能了。更不幸的是,2002年我的父亲外出打工因车祸左腿骨折,这给本来就已经贫困的家庭雪上加霜,但是父母全力支持我学习的信念是坚定的,在只有母亲种地维持生活的情况下,他们毅然决然地坚持供我读书。功夫不负有心人,2006年我终于以超过重点本科线的分数考入了山东财政学院(现山东财经大学),在象牙塔里开启了我人生新的篇章。

同时社会也为我提供了很人性化的扶持。我记得念小学时,就得到了希望工程的资助;刚考上大学时,我们县残联还给予了2000元的救助。去大学报到时,我的辅导员梅丽萍老师,在了解了我的家庭情况后,为我申请了绿色通道,办理了先入学后交费的手续,同时为我提供了助学金。在学校读书时,学生处老师还为我提供了勤工助学的岗位,让我在学习的同时能够减轻家庭的负担。正是父母的无私支持和社会上的帮助使我能够安心在学校学习。我倍加珍惜这来之不易的机会,一直非常努力学习,先后在学校获得“校级优秀共青团员”、校“挑战杯”论文大赛三等奖、校二等奖学金、“院级优秀学生”、“校级优秀毕业生”等多项荣誉称号。我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于2009年在学校加入了我所无比向往和崇敬的中国共产党。

坚持不懈终圆梦 努力付出报恩情

就业是民生之本。大学毕业后,由于身体原因,在找工作时,我确实遭遇过多次的不公正待遇。但是,在残联等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各个地方建有很多福利企业,我便应聘到一家福利企业,从事办公室工作,解决了温饱问题。新的《残疾人保障法》修订实施后,国家开始招录残疾人公务员,而且对于身体条件的要求也更加人性化,甚至对于残疾人考场都进行了人性化的设置。结婚后,为了照顾家人,也为了让自己有一个更加稳定的工作,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我便在工作之余,认真备考公务员和事业单位考试,希望能够为自己的孩子提供一个更好的生活环境,也希望能够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终于在2018年,我参加山东省公务员考试,以笔试第一,面试第一的成绩,考入了阳信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成为了一名公务员。在工作中,我认真的完成领导交代的各项工作,受到了领导和同事们的认同与赞扬,同时也结交了很多的朋友,并在工作后先后获得博兴县“首届残疾人自强模范”,阳信县首届“最美残疾人创业(就业)者”,在社会上起到了很好的引领效应。

万千磨难乐观对 风雨过后有晴空

上帝在为我们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也一定会为我们打开一扇窗。

虽然经历过很多磨难,但我始终相信生活是美好的,阳光乐观地生活。虽然我不富裕,但是我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有一个善良的妻子,一个健康可爱的女儿,还有坚强的父母。我的座右铭是: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犹记得我出院后第一天上学时的兴奋和激动之情,也一直怀念自己为了中考,每日凌晨起床学习的拼搏,为了高考,每日学习到深夜仍无倦意的坚持,这些也成了我人生的宝贵财富。

古语曰:“自助者天助之”,只有经历地狱般的磨练,才能炼出创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过血的手指,才能弹出世间的绝唱。当我读三年级时,我的父母需要每天送我到邻村上学读书,为了减轻他们的负担,我便在小伙伴们的帮助下,用那种老式带大梁的自行车学车。犹记得,那是1995年的腊月二十九,在摔了不知多少个跟头后,我竟然学会了骑车,母亲看到后,激动地抱着我流下了眼泪。工作后,我也常怀感恩之心,经常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汶川大地震时,我便用自己勤工助学挣的钱积极捐款;新冠疫情发生后,我主动捐款抗击疫情,在小区做志愿者;每年主动参加无偿献血活动。同时我也一直教育自己的女儿常怀感恩之心,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中国梦是民族梦、国家梦,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梦,也是每一个残疾人朋友的梦。在未来的人生中,我会时刻谨记母亲的教诲:多亏现在国家政策好,多亏那些在我们困难时帮助过我们的人。我也深刻地体会到何其有幸,生于华夏,生于盛世,不经乱战,不缺衣食,享受着安居乐业!这也一直警醒我一定不忘初心,珍惜工作机会,在工作中不断严格要求自己,对工作保持高度责任感,做一个正能量传播者,做一个勇敢逐梦者,用努力付出来回报国家和社会对我的帮助。

青年人的奋斗事迹(奋斗故事征文大赛)(1)

编辑:实习生 彭春书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