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乌种植技术及亩产(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我来为大家科普一下关于草乌种植技术及亩产?以下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草乌种植技术及亩产(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草乌种植技术及亩产

川乌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

与传统的川乌种植技术相比,采用覆膜打孔播种轻简栽培新技术有三大优势:一是省工节劳,每亩可节省整地、施肥、起垄、播种开支300元左右;二是利用覆盖前茬的废旧地膜,未增加新的投入,但地膜的增温、保墒、保肥、防草、改土等功效仍能得到一定发挥,对川乌仍有显著的增产作用;三是盖膜后的土壤非常疏松,便于川乌开挖收获,同时川乌的外观与商品性状更好。其栽培技术要点为:

1. 选择优质耐老化地膜

用废旧塑料生产的劣质地膜不耐老化,覆盖后经风吹日晒容易破碎,到玉米收获时已不堪使用。要想实现一张地膜既盖玉米,又盖川乌,做到一膜两用,应在种植玉米时选择进口优质塑料生产的耐老化地膜,地膜宽度以80厘米为宜,同时盖膜后应管好畜禽,防止进地危害,尽量保持地膜洁净、完整。

2. 增施底肥,多施农家肥

玉米属耐肥高产作物,川乌高产也需要大量肥料,地膜覆盖后施肥不便,尤其是农家肥无法再施,因此要实现玉米、川乌“双高产”,就必须在盖膜前增施底肥,多施农家肥。一般在整地后,从预留行中心位置开沟,深15厘米左右,每亩施入优质腐熟农家肥2000千克以上、优质三元复合肥50千克 、碳酸氢铵50千克 (或尿素10千克)。

川乌花

3. 垄作盖膜,抓好玉米管理

施肥后从沟两侧取土盖肥起垄,垄高20厘米左右,垄面宽60厘米,每垄打窝播种两行玉米,具体规格为小行距40厘米,株距20~25厘米。封窝后将垄面尽量刮平,趁墒喷芽前施除草剂,然后紧贴垄面覆盖地膜。膜边必须封严扎实,防止跑温跑墒。玉米出苗后及时破膜接苗,破口宜小,苗掏出后用细土将破口处封严。玉米齐苗后要早追苗肥,喇叭口期在膜上打孔重施穗肥,同时加强管理,防止倒伏。调查显示,长势越好的玉米,地膜保持越完整,膜内杂草越少,越适合在收获后打孔播种川乌。

4. 选择川乌良种,秋季适时播种

川乌品种不同,产量差异很大。最好选择新引进推广的大个川乌,并挑选个头中等,大小一致,健康无病斑、无损伤的做种。播种前,将川乌种用抗重茬剂“恩益碧”做喷雾处理,以减轻土传性病害。高山玉米一般在秋季10月份收获。玉米穗收获后,要及时砍秆腾茬。川乌11月份开始播种,高山土壤封冻前必须播完。播种时直接用木棒在覆盖过玉米的旧膜上打孔,孔深20厘米左右,孔粗以方便川乌种塞入为准。每垄打孔3排,孔距保持在20厘米左右,每孔塞入川乌种1个。塞种时注意块根应芽头向下、底朝上“倒栽”,随后用火粪土或细碎农家肥将洞口封严。预留行栽培,一般亩播4500~5000穴,约需川乌种100千克。

5. 喷施多效唑,防止川乌倒伏

在旧膜上打孔种植川乌,播种后管理比较简单,主要抓好追肥与防倒、防病即可。如果种植玉米时底肥用量充足,可以不追苗肥,在川乌开花前每亩打孔追施三元复合肥30~40千克。后期结合防倒、防病,适当喷施叶面肥补充养分。地膜覆盖过的土壤比较疏松,种植川乌容易倒伏。过去川乌防倒主要采取封顶打杈,费工费时;现在可改用化学控制,即在川乌现蕾前,叶面喷施50~100毫克/千克多效唑1~2次。防治川乌病害,关键是要选择适宜种植的区域和地块,抓好无病种苗基地建设、种子处理、配方施肥、轮作换茬。万一发生霜霉病、菌核病、白粉病等病害,可抢在发病初期喷施多菌灵、百菌清、甲基硫菌灵等杀菌剂予以防治。预留行栽培,川乌行间可套作马铃薯等其他作物以增加收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