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1)

7月29日苏宁易购迎来变革,在此次“换血”中,身为阿里系的黄明瑞成为了苏宁的董事长,这让众多人感叹苏宁要改姓“阿里”了。

是怎样的原因让苏宁前董事长张近东无法选择自己手把手培育起来的继承人——张康阳,成为苏宁的董事长,而选择阿里系的代表人——黄明端呢?古话常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那么真的是这样吗?身为外行人,“打工人”的我们 眼前所见的就是事实吗?

苏宁大损,阿里融资

谈到苏宁大家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是往昔的辉煌还是如今的“落魄”。其实两者都应该有,因为曾经的辉煌是真,但如今的“落魄”也是真。令人感叹的是,自线上购物平台频频崛起,苏宁的状况就开始走上了下坡路。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2)

在2019年的时候苏宁就开始出现了“入不敷出”的囧境。在经历过疫情的冲击后,这个曾经强大的“电商帝国”更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但早在2015年的时候,苏宁云商就与阿里巴巴达成了战略合作。

阿里入股时,苏宁是如“久旱逢甘霖”一般开心,当然阿里的马云也说就像两家人在办喜事。然而后续的发展中,有太多的人说阿里失算了。

这么多年,苏宁一亏再亏,甚至现在已经到了难以维持的状态了。那么事实真的是这样吗?马云这个建立起阿里巴巴这个强大的商业帝国的“长胜将军”这次真的马失前蹄?我看是“外行人看热闹,内行人看门道。”大家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啊!

忆往昔,“强大帝国”

以上的分析更多的一直在讲述苏宁现在的“落魄”,那么现在我们就来谈一谈这个曾经的“强大帝国”的“辉煌曾经”吧!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3)

曾经的张近东,曾经的苏宁都是让人“膜拜”的存在。张近东的气势就像雅玛·安吉洛说过的一句话“我只身前往,却仿佛带着一万雄兵。”铁血硬汉的张近东带领苏宁在一众电商的“围剿”下“杀出一条自己的血路”靠得也绝非运气。早在张近东创业初期就靠着“淡季打款”这一新兴手段让苏宁成功“出圈”,成为中国空调销售冠军。

后来又带着那份勇猛,直接冲击综合电器领域率先开创了家电连锁的发展模式。可以说当时的张近东带领的苏宁是中国现代零售业的发展中的一块里程碑。后续各种创新的管理模式,让苏宁一再“出圈”,甚至被当时的总理期许,有望成为中国的“沃尔玛”。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4)

但是就是这一的一个强大的“帝国”也有鞭长莫及的时候。2012年,在与京东开展的一场激烈的电商价格战中败下阵来。大家也都知道,京东做的是线上生意,也由此可见,我们曾经线下的“创新王者”终究无法适应当时新兴的线上交易模式啊!

叔本华曾说过“生命本身,就是处处布满漩涡与暗礁的海洋。”而当时的苏宁就开始遇到了那片“海洋”了。但是,当时的张近东却如尼采那句话的状态“强烈的希望,比任何一种已实现的快乐,对人生具有更大的激奋作用。 ”

他不服,他认为自己只是遇到了一片“湖泊”和别人借个“船”就会过去了。 于是有了后来的阿里入股,万达合作。

可是苏宁的主战场一直都是线下的实体经济,即使后来转战线上,他还是固执地认为,主战场还是线下。就是这一固执的错误想法,让苏宁开始了下坡路。经过疫情的洗刷后,这个强大的“帝国”开始“撑不住了”。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5)

阿里融资,意味深厚

探究了苏宁的往昔今朝后,我们来分析一下,阿里融资,是亏是赢?有人认为是“亏”,因为苏宁自融资后起经济收益一直在一跌再跌,甚至出现负值;但也有人认为是“赢”,因为现在的苏宁的董事长是阿里的人。阿里已经成功“接盘”苏宁了!但在我看来,阿里一开始的融资就是有着长远的打算。

众所周知,苏宁主攻线下,阿里主攻线上,对于当时的马云来说,这是个双利的选择。如果,苏宁翻身成功,阿里就有了一个强大的线下盟友,双方的互补可以获得更加长远的发展。如果苏宁没有翻身,阿里的入股,让阿里在苏宁拥有着一席之地,阿里甚至可以顺势“接盘”苏宁。

再不济,阿里的“雪中送炭”也能让张近东永远记得阿里的一份好。“瘦死的骆驼比马大”,无论苏宁的后续会发展成什么样,有着过去的繁荣的基底,阿里怎么也能捞到“油水”。正如林清玄的那句话 “不管怎么走,都会有路的。”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6)

高位另移,未必让权

再者,我们来研究了一下,这个轰动的商业“龙头易主”究竟是怎样的。正如大家料想的那般,一个企业的最高领导人成为了别的企业代表人。这很难不让人想象是不是苏宁要从“张”改姓“马”了?

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分析,虽然董事长是阿里系的代表人,但是苏宁的总裁还是苏宁的人——任峻。一种观点认为,董事长只是一个高位虚名,真的掌权人还是苏宁的任峻。张近东的“退位让贤”只是让阿里安心的方式。

实际上,苏宁还不会成为阿里的天下。能够在当初多家合力“围剿”中“杀出重围”的张近东,绝对不会如此轻易让权给阿里。“老谋深算,审时度势”是每个企业家必备的品质。眼看,苏宁即将大危,用这样的方法让阿里能够全力营救不是很好的决策吗?因为自身的骨干也是位于仅次于董事长的位置。

而且这也向外界宣布,一定程度上阿里与苏宁的关系,已经是密不可分的状态了。“大树底下好乘凉”,有着阿里作为苏宁的“保护伞”,苏宁的股市也能得到一定恢复。

也许,这就是这两个“老奸巨猾”的“商业巨头”达成的协议呢?“你助我度过难关,我以后必助你一臂之力。”而且张近东的准继承人——张康阳也不够成熟,虽然也是高校毕业,但是实战能力没有多少。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7)

第一,不能拯救苏宁于现在的危机之外;第二,其能力也不足以服众。而让苏宁外星人——任峻坐阵,第一,难以让阿里安心营救;第二,也可能导致苏宁真正的改性;第三,让董事长为阿里的人,总裁为苏宁的人还可以让双方形成一定的互相压制。

“零售之王”峥嵘岁月

其次,我们来分析一下阿里系的代表人——黄明端,是怎样的一个人可以代替阿里“接盘”苏宁;也让苏宁内部可以放心任其带领呢?

爱默生曾说过“如果一个人没有遭遇过苦难,并且有效地克服它们,那么他就还没有学会如何来生活。”大家对他有印象可能是因为他有着“零售之王”的称号。但是回顾黄明端的前半生,可以说他走得并不容易。

塞内加曾说过“一帆风顺虽然令人羡慕,可是逆水行舟有的时候会更加让人钦佩”。这也是黄明端比张康阳更能服众,更有可能带领苏宁走出困境的原因。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8)

黄明端出生于1955年的台南西港乡的一个小渔村,小的时候,黄明端是个不折不扣的“熊孩子”。不爱读书,当“小混混”混迹赌场,天天打架,村里人没几个待见这个孩子的。再加上自身家境条件不好,黄明端基本放弃了上学的道路。原本,如果黄明端一直这样下去,如今的“零售之王”可能就是别人了。

但是母爱召唤了他。后来的黄明端奋发图强,成功考取台湾大学商研所,也成功认识到了让他翻盘的贵人——润泰集团的少爷尹衍梁。尹衍梁让黄明端在毕业后成功进入润泰集团,开启他的“零售之王”之路。

劳伦斯说过“没有坦途通向未来,但我们还是摸索着蹒跚前进。”虽然被贵人引进门,但是修行还是得靠个人的。黄明端在润泰一路从基层做起,然后靠自身的实力步步高升,摇身一变成为了润泰的总经理。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9)

俗话说“天算不如人算”虽有几分无能者的借口之嫌,但也是有几分道理可言的。后来遇上金融危机,润泰也惨遭影响,一落千丈。最终,润泰转战商业模式,成立大润发。有着以往的经验,黄明端将大润发经营得有条有理,成功成就自己“零售之王”“陆战之王”的美称。

与张近东相似的一点是,黄明端也开始实行线上线下结合,同时擅长线下经营的黄明端也没有成功“出圈”,面对京东,天猫,连抗衡之力都没有。最终,大润发就此开始落没。

但是人才在哪里也是“吃香”的,大润发落败,阿里顺势收购,也将这个“陆战之王”成功收入麾下。也就有了现在的黄明端成为阿里系的代表人“接盘”苏宁。

东野圭吾曾说过“这世上不存在没有价值的实验。”可以说大润发的落没之路与苏宁是有着异曲同工之处的。那么让黄明端带领“翻盘”是重蹈覆辙还是吸取经验后的“脱胎换骨”?

“濒临之国”,妙手回春?

苏宁与当初的大润发有相同,也有不同。相同的是,有着一样的转型经历,也是因为自身的“短板”而开始走下坡路。不同的是,苏宁的结局没有像大润发一样被真正收购,而且苏宁比当初的大润发更具备基础实力,有着多年雄厚的基底。

而且苏宁在许多方面的实力还是有的,只是没有突出的产业作为牵引。而此次黄明端的继任者,也是有着诸多说辞。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10)

有人认为,黄明端也是以线下能力突出而出名的,对于苏宁的现状,与张近东坐董事长之位的结局是一样的,只是重走老路。甚至有人怀疑,阿里派出这样的人怕是别有用心。但是更多的人认为,虽然黄明端也是“陆战之王”“出圈”但是在阿里混迹多年,早已经学到了线上的营销。

而且像这些曾经带领着自己的企业走向辉煌的企业家都是有实力的,不会在同一个地方摔倒两次。而且既然黄明端出任是双方公司共同的决定,必定是有着他的道理,绝不会胡来。

再者,黄明端成为阿里旗下多年,如果没有他的能力,能够在阿里这样大规模公司的旗下立住脚吗?我相信阿里能成功坐阵商业龙头这么久,身为他的创始人——马云的眼光,怎么会差呢?

结语:

无论最终是谁坐上了苏宁的最高位,苏宁成为谁的“天下”,身为商人都是希望自己的产业能够蓬勃发展的。我们不必用太多莫名的恶意去揣测这两位企业家的意图。这两位企业家在自己的企业蓬勃发展之后,也是做了不少的公益事业,为我们的祖国献出过属于自己的一份力。

苏宁面临如此局面的原因(苏宁易主)(11)

做到了真正的“达则兼济天下”。而黄明端身为商场上出名的“战将”,自然会有自己出色的能力,在经历大润发的落没,阿里的提升也会得到不一样的升华。那么有这么多的“能力者”坐镇,我相信这个曾经的“商业帝国”会站起来的。

然,正如林清玄曾有过这样一句话“改变皮相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象上下功夫,一定要从内在里改革 。”苏宁要想真正的崛起,更应格外注意苏宁落的真正原因——线上模式的短板。正如木桶效应,要想真正的“不漏水”要将短板补齐才是王道。

我们相信黄明端自然会有他的一套,相信任何一个企业家都不是商人,不会只考虑自己利益,而是有着“共情”不愿意看到任何幸苦发展的企业消散。也相信,阿里的线上王者,加上苏宁这个线下王者,会互相学习借鉴,共谋发展,更上一层新的台阶。而苏宁也会在黄明瑞与任峻这两个分别为阿里系代表人与苏宁代表人的手下“起死回生,枯木逢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