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

草原狩猎箭镞趣谈

王华东

对于古代草原游牧民族来说,狩猎经济、畜牧经济在社会经济结构中占比非常的高,狩猎活动自然也就在古代游牧民族生活中占据着不可替代重要的位置。狩猎可以:

一、狩猎能够扩大食物来源。

二、狩猎能够获取珍贵的动物皮毛,与其他民族交流,得到其它生活必需品。

三、通过狩猎能够提升个人生存本领。

四、通过集体狩猎能够提升部队战斗力,具有军事训练的性质。

五、狩猎还是草原游牧民族王公贵族喜爱的消遣娱乐活动。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

草原弓箭图 内蒙古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说到狩猎就不得不说游牧民族手中的弓箭和箭镞。在茫茫草原、大漠戈壁上遗留的古代狩猎箭镞完整漂亮、样式繁多、功能性强、趣味性强、让今天古箭镞收藏爱好者爱不释手。

石器时代,远古先民发明了打制石器箭头,大大提升了弓箭的杀伤力,这个时候的石质箭镞没有详细的功能区分,即能射猎又可以用于征战。我们从远古的岩画中能对当时的狩猎及生产生活有一个大概了解。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

下图便是石器时代的打制石箭镞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4)

从遗留的青铜箭镞看,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草原民族就已经根据狩猎目标的不同,选择使用不同功能的箭镞,就和现代战争中根据打击目标选择合适枪械一样的道理,下面我们就一边欣赏古箭镞实物图片,一边聊聊古代狩猎箭镞。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5)

上图第一枚是三棱镂空青铜镞,遗留数量比较大,逐步衍生出下面尾部突出三叉的三棱镂空青铜狩猎镞,它大大提升狩猎的命中率并加大对猎物的杀伤力。

在狩猎过程中古人发明了鸣镝狩猎镞,在飞行过程中发出清脆的哨声有惊停猎物的功能,便于射猎。下图便是两枚突叉青铜鸣镝狩猎镞,它的优点是射猎命中率高,但是工艺复杂,生产成本高。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6)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7)

为了加速狩猎箭镞的生产,工匠们开始将造型复杂的箭镞模具分解成简单的多个模具,大大减少了加工难度、提高了生产效率。青铜组合式狩猎镞诞生了(下面第三张图)、它由攻击部和突叉部上下两部分组成。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8)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9)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0)

战国以后铁逐步在箭镞上得到了使用,铜铁组合箭镞延续使用了很长时间。随着加工铁器的技术日渐成熟、铁箭头走上历史舞台。

(下图1)是一枚非常稀少的鸣镝标本,除了四个圆圆的风孔,还有四个锈迹斑斑的长方孔。推测这应该是一枚四叉铁镞(下图2)和青铜鸣镝组合的狩猎鸣镝残件。附手绘复原图(下图3)。

它的加工难度大、成本高,很快就被便于取材、加工快捷的同款骨鸣镝铁突叉狩猎镞所代替(下图4)。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1)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2)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3)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4)

到辽金时期铁镞的制作到达了顶峰,这个时期的铁镞样式繁多、造型复杂、制作精良都是由工匠手工锻打而成,不由得赞叹古人的聪明智慧和精湛技艺。

下图这一对是铁质四叉鸣镝。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5)

下图这一对是四翼四叉铁镞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6)

下图是三支铲首四叉铁镞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7)

下图这三支由于射猎的目标不同,箭镞的攻击部各不相同,而镞体中部突出的飞翼设计却如出一辙。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8)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19)

下面四支分别是大铲式铁鸣镝和小铲式铁鸣镝,攻击部是针对不同猎物而设计。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0)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1)

下图为两支三翼外刃和一支三翼内刃铁镞,猎物中箭的结果截然不同。

下图为三支四叉锥铁镞用于射猎飞禽和小动物。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2)

下图为一对小铁铲镞,用于打击中等猎物。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3)

下图为一对大型铲镞,配合强弓射杀大型猎物使用。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4)

下图是一对凹首铲镞,用于对付大猎物,突出斩切功能,使猎物瞬间失去行动能力。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5)

讲游牧民族狩猎活动就必须讲辽代“捺钵”制度。契丹族建国后仍保留打猎、放牧随四季变化逐水草而迁徙的生活习惯,并将其定立为制度,称为“捺钵”(“捺钵”就是辽王朝流动的草原王庭)。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6)

四时“捺钵”体制为:

春“捺钵”主要活动是凿冰钓鱼和捕猎天鹅、大雁等。

夏“捺钵”主要活动是去暑纳凉、游猎、群臣议政。

秋“捺钵”主要活动是入山射鹿、猎虎熊等。

冬“捺钵”主要活动是训练军队。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7)

草原弓箭图 内蒙古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下图为一枚辽代三翼镂空突叉组合式鎏金鸣镝,它即是狩猎功能镞更是使用者身份的象征,具有礼器性质。又因其三翼镂空似雨滴滋润大地,推测是《辽史》里记载的皇族举行“祈雨射柳”仪式的遗物。以上两种说法都只是推断,其真正用途只能等有新的出土实物或文献资料再考证了。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8)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29)

因北方游牧民族高度相似的生活习俗和信仰,“捺钵”制度被后来兴起的草原民族金、元、清三代继承发扬、盛行不衰。

下图为古画《元世祖出猎图》马鞍上转身搭箭者使用的就是鸣镝箭。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0)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1)

鸣镝 内蒙古博物馆 乐艺会资料

被我们所熟知的是清代木兰围场围猎活动,就是辽“捺钵”的继承和延伸。清庭每年都要在围场用狩猎的方式演练军旅,还穿插进行外交活动,从而达到控制蒙古、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北部边防的目的。围猎已成为清政府政治活动、军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图就是清室围猎的场景。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2)

下三图是北京故宫陈列清代皇族围猎所用弓和箭,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3)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4)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5)

下图是清代《皇朝礼器图示》书中所记载的兔叉箭(就是本文所说的四叉铁镞)、榛子哨箭、大鈚箭,明确标注每一种箭的材质及用途,为我们研究箭镞提供了基础信息。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6)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7)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8)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39)

长白山狩猎故事41(草原狩猎箭镞趣谈)(40)

古箭镞经历千年风霜雨雪流传到我们这些爱好者手中,不能不说是缘分,它凝结着古人的智慧,携带着丰富的历史信息,是草原文化真正的载体,我们应该倍加珍惜。

狩猎功能箭镞的样式在漫长的岁月中不断演变,但都是在定式的基础上继承发展、万变不离其宗,只是随着时代的变迁所使用材质和制作方式发生了改变。

以上是我对部分北方草原狩猎箭镞的粗浅认知,还请各位同好、读者带着批判的态度审视、不吝赐教、期待共同发掘、弘扬箭镞传统文化。

2018年5月1日

本文已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

图文出除乐艺会资料外均由作者提供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