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学良经典散文(杨迎勋散文清风竹韵)

吴学良经典散文(杨迎勋散文清风竹韵)(1)

清风竹韵,励志情怀

一一观上海杨浦竹子随想

作者:杨迎勋

上海的秋日,虽凉风习习,但遍地都还是夏季的味道。尤其是在竹子,更是翠绿一片。毕竟,不论是春夏秋冬,还是严寒酷暑,万物凋零,竹子,都绿意常在,以一种独特的姿态伫立于天地之间。

十月二十五日,我走在杨浦区淞沪路和新江湾城路绿色大道,当行至國秀路和國帆路的橡树湾,橡树湾小区东西外墙都是一片片竹林。走过竹林时,可以听到竹林内幽静的自然的声音,和风吹过竹林发出的沙沙声,奇妙的声音形成一个古朴幽深的环境。然而刹那间,我猛然抬头看见那一排排竹林,傲然的耸立,像哨兵似的树木,你那神经如同被打开了一样……

在晚秋爽風中漫步,苍翠的竹林,仿佛闯入与世隔绝的仙境。忽然想起唐代诗人常建的“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诗句。我心为之膨湃,为之欢呼,为之激荡。

其实,上海杨浦的绿色大道,公园和居家小区周围都有竹林,或高拔挺秀、翠色逼人,或丛簇成林,或孑立而独秀,无不亭亭玉立自成风韵。群居不倚,独立不惧,正是君子处世之风节也。那圆圆的竹筒一节一节,显示着别的植物所没有的一种气节。竹子迎着朝阳,又与夕阳一起落下,是那样的洒脱,那样的秀逸。

吴学良经典散文(杨迎勋散文清风竹韵)(2)

竹,虽无牡丹的富丽,松柏的伟岸,桃李的娇艳,杨柳的轻盈,但它青翠欲滴四季常青,格高明净飒爽而深遂,超然于世却又坚韧不拔。“竹生空野外,梢云耸百寻。无人赏高节,徒自抱贞心”,竹下品茶则绿盈盏,竹下饮酒则翠满怀。郑板桥赞曰:"一节复一节,千枝攒万叶。我自不开花,免撩蜂与蝶",真恰如其分。青青脆脆的竹,给我们清凉的感觉,潇潇的音韵。竹林和风的回声荡漾在大地的空中,我听见竹林的呼吸,似乎听见风与竹诉说着心事;曾经的沧桑,过去的一切,都是生活的历练;磨去的棱角,让65岁的我更加懂得生活的真谛。塑造自己,永远只有自己能读得懂。我信手从路边的竹子上摘下一枝鲜嫩的竹叶,细细品味,似乎闻到了竹子的一股清风浩然,高风亮节,心里不免感叹它的品性,是如此的高洁虚静,坚贞清雅。即使无人欣赏也静静地伫立在那里,不求索取,不求赞美,不求灿烂,不求芬芳,只有奉献。

郑板桥诗句“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不朽诗句,很好地揭示了竹子精神的真谛,无论环境多么恶劣,翠竹都能坚挺的矗立大地,不畏寒暑,凌霜傲雨,顽强抗争。翠竹无论长多高,它从不炫耀自己的高度,默默的成长,默默的追求自己的高度,别人的赞许不飘然,别人的嘲笑不在意。它用自己的虚怀若谷诠释自己的博大情怀。

人简如竹,是一种质朴。人清如竹,是一种境界。我喜爱竹,不光是爱它的秀美,更爱它那刚正不阿的性格和不畏风霜严寒的精神,这不仅是我毕生所追求的品行, 更爱像翠竹一样对世俗蔑视,对高压不屈,对引诱冷嘲,对磨难抗争的人生态度。我爱这清雅质朴又风骨照人的翠竹,更爱这坚韧不拔又顽强进取的“翠竹精神”!

2022,10,25于上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