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四大皆空是什么(空和满)

作者:一溪霞韵||责编:一默

生活四大皆空是什么(空和满)(1)

空,是收获的起点。满,是丰收后的喜悦。看——

“空”和“满”,给我们一生的营养

“空 ”字很普通,在词典的解释中,词性:【名】【动】【形】 【副】。 拼音:一到四声。它最基本的解释:不包含什么,没有内容。随着音调的变化,它还有使空,腾出来; 内无所有:皆若空游无所依;使空虚;使罄尽等。 “满” 字,在词典的解释中,词性:【动】【形】【副】 ,拼音:三声。它基本的解释:全部充实;没有余地、到了一定的限度、骄傲,不虚心、十分;全、使满,斟酒、满;盈溢也;满招损,谦受益;河水满盈 等。 把“空”和“满”,这对相反的词语,有机的结合起来,不经意中竟能蓬荜生辉。它蕴含着对事物认知的辩证统一观念:即空中摄有,有内存空,和中国的阴阳辩证学说相通。 更有《修省》一书说:“躯壳的我要看得破,则万有皆空而其心常虚,虚则义理来居;性命的我要认得真,则万理皆备而其心常实,实则物欲不入,满招损,谦受益。”就是说,我的身躯如壳,看破了,则万物皆空,就可以虚心学习义理;我的性命实存,须是认真对待,如此则学会各种道理而让心灵充实,心灵充实就不会受物欲的侵扰。 原来,就“空”和“满”来说,不能够简单的评价“空”好还是“满”好,古人云:“空,当空其心,心空境空,不为实已为。”看来,皆空首先是一个人一生的修养。在生命的长河里,经常把内心清空,为新的收获打开通门,就会有一种禅见洽闻、经明行修、谷中足音之珍贵。

生活四大皆空是什么(空和满)(2)

如果从空入手,其实得到更多。空积成满、空而不空;空生万腹,继而满养全身。其实达到这样的境界,满已在其中。 老子李耳在《道德经》中阐述:虚怀若谷,求知若渴就是最直接堵住自满的缝隙,闭起骄傲的大门。江海之所以能够为百川流入交汇的地方,是由于它处于低下的地方,所以能够成为百川之王。 当你把自己处在空的位置,那如饥似渴的求知,满满的知识和道理就会缓缓而来,就像穿着粗布衣怀里却揣着金玉的人。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三人行必有我师也。不耻下问。许多杰出人士就是这虚怀若谷的典范。 因此空即是一种境界也是收获的起点。空和满互相的转化其实是一种智慧的秉烛,互相影印相辅相成。 就物质来讲,满意、满足、满满和满盈,只要取之有道,可以成为一种享受的结果。另一方面,不已物质为追求,心中以知识的充盈人格的自律为满足,也是幸福的满、一种高雅的满。更多的时候,读书做学问就是在这一空一满中看破了红尘,恒久的是心中那个“满室清风满几月,坐中物物见天心,一溪流水一山云,行处时物观妙道。” 勤奋努力不骄不躁,永不自满,对一个人对一个城市,一定会赢的盆钵满满。每一年的洛阳牡丹文化艺术节,都使得古都洛城形象提升、人气剧增,旅游创收。正是花满满、人满满、笑满满、钱满满。

生活四大皆空是什么(空和满)(3)

也正是这一空一满,驾驭着人生的前行。学养厚积,内心充实,脱离了世俗。达到明澈无碍之境,清虚洒脱之心。馨尽反得其所有。因此把空和满作为一生的朋友,劳动者努力,写作者努力,个人努力、家庭努力,城市努力,国家努力,掌握空和满的辩证关系,一定能赢的人生充实和国富民强。  天和地不停地运转永无止息,日和月有盈又有亏。空和满是我们一生的营养。坚定这个理念,如此见素抱朴(保持纯朴的心态)、少私寡欲(减少自私的欲望)就能达到绝学无忧(崇高而快乐无忧的学问)。 所谓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是我们的先人总结的精辟悟道。所以:空和满互为因果,有和无互相转化,难和易互相形成,长和短互相显现,高和下互相充实,音与声互相谐和,前和后互相接随——这是永恒的真理。 你是否已经体验了这其中的美妙,那么你喜欢这一空一满吗?你做到了一空一满吗?

生活四大皆空是什么(空和满)(4)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