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氢能源汽车的缺点(德国为何不跟日本竞争氢能汽车)

在全球汽车芯片短缺和能源危机下,欧美主流汽车厂商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减产,传统燃油车的销量也开始下降,新能源汽车销量不断上升,但目前的汽车市场中,燃油车的保有量远远超过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

在燃油车产业体量依然庞大的背景下,以德国为代表的欧洲国家却推出激进的电动车政策,欧盟27国达成共识,宣布2035年欧洲市场开始禁售燃油车,并且把混动汽车也纳入禁售范围,这意味着要欧洲要亲手瓦解自己引以为傲的传统燃油车工业体系。

在不具备优势地位的情况下,为何欧洲要跟中国和美国一样,选择推动电动汽车,而不是选择自己有更大优势的燃油汽车呢?

日本氢能源汽车的缺点(德国为何不跟日本竞争氢能汽车)(1)

欧洲燃油车工业水平如何?

汽车是全球第一大产业,也是制造业的标杆,可以体现一个经济体先进制造的能力,欧美日韩能够成为早期的发达经济体,都有汽车工业产值有关,越是发达的经济体,汽车产业在GDP的占比就越大。

欧洲作为电动车和燃油车的发源地,汽车工业的底蕴比较深厚,已经有100多年历史了,工业革命早期,欧洲大街上都是电动车,而燃油车因为气味大,噪声大被欧洲人丢在角落里。

随着化石能源经济崛起,煤炭和石油开采利用技术的提升,欧洲转向燃油车工业发展模式,工业革命的红利和殖民经济的资源积累,让欧洲最早拥有完善的工业体系,为汽车产业扩张提供了支撑。

并且汽车产品从本土逐步走向全球市场,欧洲出现了很多世界知名汽车品牌,其中以德国的汽车品牌和汽车制造工业最具有代表性。

德系汽车也是德国制造的一张世界名片,作为全球第一台汽车的发祥地的德国,早期的工业制造十分拉胯,也是山寨的代名词,而后德国奋发图强,用30年走完英国百年的工业化道路,打造了发达的工业体系和汽车产业链。

德国汽车产品以创新和质量过硬而受到全球市场青睐,拥有顶尖汽车工程师和最发达的汽车工业体系,但汽车排放是个问题,而美国的汽车比较粗犷豪放,高油耗高排放,但舒适性是优势。

而日本汽车早期也是山寨欧美的汽车产品,而后则是走低油耗路线,刚好赶上环保理念流行和90年代三次石油危机,凭借省油低排放而风靡全球市场。

以德国为代表的汽车工业产品和日本的汽车产品,双方一直在较劲,最终都在全球市场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

德国拥有大众、宝马、保时捷、奔驰、奥迪等6大汽车巨头,以及大大小小的小众汽车企业和品牌,成为欧洲汽车产业的代表。

英国原本是欧洲最早完成工业革命,并且是第一个发展汽车工业的国家,在电动车和燃油车出现之前,英国蒸汽机动力的汽车就已经遍布英国大街小巷。

但英国人觉得蒸汽机太吵太快了,出了一个法案把汽车的速度限制到跟英国马车一样,结果英国汽车工业停滞了30年,后来才逐步打造现代化的汽车工业体系,但英国人依然痴迷于汽车的手工制作,而对美国市场的汽车产业的整车制造和流水线生产模式十分反感。

这就导致英国虽然有劳斯莱斯、捷豹、路虎、宾利等知名汽车巨头,甚至百年的汽车老店,但却错失了成为全球工业大国的机会。

汽车史上有这么一个有趣的总结:“德国人发明了汽车;美国人发展了汽车,法国人用科技推动汽车、英国人用精心制作汽车”。

欧洲能够成为第一批发达经济,欧洲居民能够享受制造业的高收入和高福利,物质生活富足,都离不开欧洲汽车工业的发达,为欧洲经济产业发展做出了极大贡献。

举个例子,欧洲的匈牙利不仅拥有俄罗斯输送石油到欧洲各大炼油厂的关键管道,而且还是全球汽车工业中心之一,也是世界第三大发动机出口国,90%以上的汽车制造产品都出口到海外市场,汽车产业是匈牙利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

欧美诸多汽车厂商比如奥迪等,在匈牙利成立汽车研发中心,中国的比亚迪等新能源汽车势力,也在匈牙利建厂,通过匈牙利打开欧洲汽车市场。

虽然汽车产业市场已经从欧洲转移到美国,亚洲地区的日本和韩国,但欧洲的汽车产业底蕴,也拥有全球众多知名汽车品牌,为何不继续延续燃油车工业体系的辉煌,而要转型电动车呢?

日本氢能源汽车的缺点(德国为何不跟日本竞争氢能汽车)(2)

欧洲为何激进推动新能源电动车?

中国选择新能源电动车赛道,其实很容易理解,欧洲汽车工业发展了百年,而我们的汽车工业起步太晚,几十年的技术差距摆在那里,再怎么奋力追赶也跟不上节奏,特别是发动机领域。

但在新能源电动车赛道,中国就占据了主动权,拥有技术和市场优势,可以推动技术变革,完成汽车工业的一次弯道超车

欧洲选择新能源电动汽车赛道主要是能源结构的矛盾和产业趋势的转移

全球经济体的电力来源主要是化石能源发电,欧洲与中国不同,欧洲主要是天然气发电模式,而且欧盟27国中,对天然气的进口依赖超过了30%,甚至50%;部分欧洲小国对俄罗斯天然气依赖度达到90%以上。

欧洲本身缺乏化石能源资源,石油,天然气,煤炭都需要进口,而庞大的汽车工业却消耗了大量的石油资源,继续扩大燃油车工业产值与欧洲能源经济结构本身就是矛盾的,而推动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恰恰能够缓解欧盟现在的能源危机和能源通胀。

今年地缘政治危机下,欧洲已经陷入第三次能源危机,石油和天然气价格飙升,电力价格创下新高纪录,失去稳定能源供给的欧洲,不仅汽车工业面临冲击,就连今年过冬取暖都是问题,不得不扩大木柴的采伐,放弃环保政策。

欧洲的木柴价格已经出现翻倍增长,而中国的电热毯等取暖商品,一度热销欧洲市场,但没有稳定的电力供给,这些取暖电器也排不上用场。

目前欧盟已经制定了激进的清洁能源产业发展计划,降低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在2050年实现100%可再生能源供电。

虽然短期欧盟还无法摆脱化石能源依赖,但在清洁能源产业稳步发展下,欧盟国家光伏和风力发电占比稳步提升,有利于推动欧洲汽车工业向电动化市场转型,打造一个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从汽车产业趋势来看,现在汽车行业风口是汽车的电动化和智能化,全球主流经济体已经把汽车电动化当做未来交通领域实现碳中和的关键路径。

欧洲这个时候激进推动电动车产业发展,其实就是不愿意失去未来汽车产业的新增长渠道,想要跟上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红利,与中美日韩竞争未来汽车工业的话语权。

欧洲无论是从环保低碳角度出发,还是从能源转型和产业趋势角度出发,都必须选择新能源电动汽车赛道。

欧洲传统汽车工业也必然会经历一次次的转型阵痛,接受欧洲燃油车产业逐步萎缩的事实,摆脱过去的品牌包袱,全力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

日本氢能源汽车的缺点(德国为何不跟日本竞争氢能汽车)(3)

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格局分化

传统燃油车市场是欧日韩的天下,美国的燃油汽车技术和产品并不是第一,而近几年虽然中国汽车厂商全球收购欧美的知名汽车品牌,但也只是提升了产业闭环和利润,没有行业和技术的话语权。

新能源汽车市场则是中美的天下,欧洲对传统燃油车工业的依赖度极高,短期很难让新能源汽车产业成为市场主流,本土市场的新能源造车势力很弱,更多的是在强制建设新能源充电基础设施。

日本和韩国缺少能源资源,电网系统也不如中美强大,自身电力供给很难满足本土的电动汽车产业发展,所有日本和韩国只能选择单一的氢能汽车赛道,无法从中美手中拿到新能源电动车的市场份额。

欧洲则是选择与中美两国一样,大力发展新能源电动汽车,同时推进氢能产业发展,研究氢能燃料电池汽车,欧洲相比日本和韩国,有比较大的市场容量和试错空间,允许欧洲选择两个新能源汽车赛道同步推进。

未来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竞争其实还是中美欧之间的竞争,而从汽车产业利益来看,中美之间有竞争,也有合作,比如中美目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既联手打压欧洲汽车产业,又互相较劲,争夺新能源市场份额和新能源经济话语权。

欧洲现在的经济实力和能源困境,短期或许能够与中美竞争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话语权,但长期来看,欧洲已经是最大输家。

在美联储加息下,欧洲产业资本和制造业重心都已经逐步被美国掏空,金融市场也出现股债双杀的局面,欧洲市场的国际资本转向了中美两大市场,很难在新能源领域,分一杯羹

你觉得全球汽车产业格局,未来会如何演变呢?分享你的观点,一起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