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

小伙伴们都知道,孔大圣人是一个非常讲究礼法的老师。

他说话做事都要凭借着有礼有法。

当然,这个法不是法制,而是礼仪规矩。

不同于兵者伐外,法者治内,孔子的礼显得更为包容。

他认为天下诸事都可坐下来商量,都必须遵守礼仪规矩。

天子要有天子的规矩,而诸侯要有诸侯的规矩,如此行事,那么则九州太平。

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1)

从而,孔大圣人一直以来都是反战人士,对于诸侯之间的攻伐一直都是声讨、反对的。

但凡事也有例外,在孔子一生的记录中,也曾经支持过灭国战。

孔子在编撰《春秋》的时候,在齐国灭纪国这个事件中用了这样短短几个字“纪侯大去其国”。

一场灭国战只用了五个字来表示,这不像是孔大圣人的风格,而且后面也没有评价齐国这件事儿干得对不对。

以此前孔大圣人的语录风格,没有批判则就是表扬。

那么孔大圣人为何对于齐国灭纪国不加以批评呢?

他不是礼法的支持者吗?

为何会认为齐灭纪是合理的,是不需要批评的?

我们先来说说这场齐纪之战。

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2)

齐国和纪国都是处于山东半岛,说白了大家都是堂兄堂弟的,又是近亲又是近邻。

按照正常的春秋逻辑,同一区域内的诸侯国都会抱团取暖,因为还没有到战国时期远交近攻的局面。

当时山东半岛地区的诸侯国搞了一个半岛同盟,像齐国、郑国、鲁国都是这个同盟里面的盟友。

也正是靠着这个同盟,当时郑国的诸侯郑庄公成为了春秋第一个小霸。

但是,虽然是同盟,但每个人心里都有些小九九,特别是在没有共同的敌人时,这样的同盟牢固程度自然可想而知。

郑国当时想称霸,已经做到了,而齐国的目的是为了解决掉纪国。

齐国为什么想要解决纪国呢?

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3)

原因也很简单,当年周夷王时期,齐国的诸侯齐哀公因为不务正业,天天打猎,过度淫荡而被周天子烹杀。

这里面有纪国什么事儿呢?

当然有啊!

因为到周天子处煽风点火的正是当时纪国的诸侯纪侯。

史载:哀公烹乎周,纪侯谮之。

所以齐国和纪国之间本就有世仇,你害死了我的祖宗,那我心心念念要灭你的国。

这就叫做杀祖之仇,虽久必诛。

齐国当时的君主齐僖公在帮助郑庄公称霸后,他就请郑庄公帮助自己灭掉纪国。

但是郑庄公非常为难,因为鲁国和纪国的关系非常好。

鲁国为什么和纪国关系好呢?

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4)

因为齐国当时慢慢坐大,鲁国同为山东半岛的诸侯国,齐国的强大使它感到了生存危机。

为了制衡齐国,虽然鲁国必须保证纪国的存在。

考虑到鲁国的态度,并且鲁国还是半岛同盟里的核心成员。

郑庄公自然不好轻易下决定,因为站队这件事站好了肯定能使得自己进一步强大,但没站好队,那么可能会引火烧身。

齐国当时也认为这个局面很无解,一方面这四国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

就比如因为外交策略,四国通婚比较频繁,鲁国国君把自己的姑姑嫁到了纪国,而齐国国君也将自己的女儿嫁到了鲁国。

这关系非常之复杂。

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5)

齐国为了解决这个局面,于是想了一个办法,要想成事儿,首先得让郑国和鲁国的关系断裂。

于是齐僖公有次搞了个宴会,在安排座位的时候耍了个心眼,他让作为礼仪大国的鲁国安排座位。

鲁国的夫子安排座位的时候非常缺心眼,他以郑国为伯爵为理由把代表郑国出席的太子安排到了末等席位,因为他认为太子还没有继承国君,并且还是后辈,所以认为这样的安排非常符合利益。

但是,郑国可是联盟公认的霸主,这郑国太子心高气傲,自然非常不满。

一回去就和郑庄公咬了咬耳根,此后郑鲁两国自然生了间隙。

鲁国没有了郑国作为支撑,所以对纪国的事情自然不敢过于强出头。

而后齐僖公的女儿为鲁国生下公子,两国关系也更加紧密,很难再撕破脸面。

这个时候纪国便危在旦夕了,齐国磨刀霍霍向纪国,一场国战眼看着就要拉开序幕。

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6)

可是眼看齐国要发动国战时,周天子出场了,由于这些年老是受到齐国的欺负,周天子也不想看齐国彻底坐大,于是便在这个时候娶了纪国国君的女儿,希望借自己之名来为齐国吞并纪国捣捣乱。

并且,当时做媒的还是鲁国,这意思就非常明显,就是要拉鲁国下水。

有了周天子和鲁国的干扰,齐僖公也不能轻取妄动,他决定先敲打一下鲁国,所以随便找了个理由和鲁国打了一架,目的就是为了给鲁国一个警告,让鲁国不要再管自己和纪国之间的事。

但齐鲁之战刚刚打完,一个意外又出现了,半岛联盟的霸主郑庄公去世,而郑国的公子突发动政变抢了公子忽的国君之位。

这个公子突和齐僖公的关系不怎么好,而公子忽则和齐僖公的关系非常到位。

这个时候齐僖公作出了一个错误的决定,他站队选错了边,决定站在公子忽这边,希望可以以齐国之力帮助公子忽拨乱反正。

于是被公子突掌控的郑国彻底和齐国决裂。

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7)

所以当齐国发动针对纪国的灭国战的时候,郑国和鲁国立马站在了纪国这一边。

也正是这个原因,这场仗打得不分胜负,齐僖公最终也含恨而终了。

齐僖公死后齐襄公继位,这个齐襄公虽然不善于伐战,但政治手腕非常高明。

在位期间不止除掉了鲁国国君,还重修了和郑国之间的关系,又使得纪国彻底被孤立。

所以在公元前693年,齐国再次伐纪,而这一次直接攻下纪国国都,用了三年的时间直接覆灭了纪国。

以春秋的礼仪之说,灭国之战是不义的,首先周天子没有命令,再者齐纪曾经本属同盟,属于兄弟之国,从而这场战争属于不忠不义之战。

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孔子唯一支持的灭国战)(8)

但孔子在《春秋》之中却没有对其进行批判苛责,而是沉默以对,潜台词就是没有认为此战为不义之战,以儒家礼仪直说,不反对就是支持。

而孔大圣人的支持,原因其实也非常简单,因为齐伐纪乃复仇之战,曾经齐哀公被纪侯口蜜腹剑而害死,齐国灭纪乃为齐哀公复仇,当年天子不贤而无公道,诸侯也不主张正义,那么齐国只能自己想办法了。

而这样的办法也出于无奈,谁让天子无能,诸侯不公呢?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