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天国历史人物事件(谁打响了太平天国起义第一枪)

太平天国历史人物事件(谁打响了太平天国起义第一枪)(1)

太平天国立国14年,将星辈出,涌现出许多有才能有魅力的将领,百年来让人们谈论不绝。然而太平天国将领虽然多,可担任过“总理朝政”的人却有限,先后只有三人,都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人物。其中的两个人非常有名,大家都知道。第一个是妇孺皆知的东王杨秀清,他掌握太平天国前期军政大权,一度呼风唤雨;第二个是干王洪仁玕,他半路参加太平天国,因为参加过早期的拜上帝会,又是洪秀全的族弟,所以深得信任,他曾经提出具有资本主义色彩的纲领《资政新篇》,对其他军政也有所建树。他是后期“总理朝政”的人。而在杨秀清和洪仁玕之间的中期,还有一位“总理朝政”的大臣,历史记载不多,被很多人忽视,这人名叫蒙得恩。

蒙得恩是老资格的拜上帝会会员,也曾有过极为辉煌的资历——打响了太平天国起义的第一枪。

太平天国历史人物事件(谁打响了太平天国起义第一枪)(2)

蒙得恩故居

蒙得恩是广西平南县的壮族人,家境不错,有地有牛,年收稻谷有万余斤,衣食无忧,大概属于富农家庭。因为与当地更有势力的家族争斗失败,他带领全家参加了当时在广西十分兴盛的拜上帝会。此时蒙得恩已经年逾四十,相比那些血气方刚的青年,有着更深远的思考。他虽然出于一时激愤加入了拜上帝会,但这个组织能否有所作为,他不敢确定。于是,在加入拜上帝会不久,就带着儿子蒙时雍不辞辛苦跋山涉水来到桂平县平在山拜谒“真主”洪秀全。亲眼看到、亲耳聆听了洪秀全等领袖的格局气魄和拜上帝会的兴旺,让蒙得恩有了坚定的信心,觉得拜上帝会一定能够成气候。回到家乡后,他开始积极活动,动员了几百户上千人参加,成为拜上帝会的一方领袖。

1850年5月,洪秀全等决定发动起义,号令各地拜上帝会员到金田村集中。蒙得恩回去召集会众,12月顺利抵达金田。这时候洪秀全、冯云山正在平南县鹏化山区内的花洲胡以晄家,当时有清军和地主武装团练围困,胡以晄带人打了几仗没能胜利,于是杨秀清派刚抵达的蒙得恩率众去支援。蒙得恩指挥得宜,一举打败清军,取得了这场战役的胜利。这是拜上帝会与清军正规军的第一次大规模交战,从此清政府才发现这个拜上帝会才是最危险的敌人,开始重点进攻他们。而这场战役对太平天国亦是十分重要,它的胜利树立了会众上下的信心,被称为“迎主之战”。可以说,这是太平天国起义打响的第一枪,毫无疑问,这“第一枪”的光荣应该归属于前敌总指挥蒙得恩。

太平天国历史人物事件(谁打响了太平天国起义第一枪)(3)

蒙得恩年龄已大,金田起义后没再亲临前线,而是随侍在洪秀全、杨秀清等领导人身边,做后勤工作。蒙得恩资格老,又勤勉听话,官职也是一路高升,到了太平天国定都天京时,已经官至春官正丞相,是很高的职位。这期间,他曾总理女营,做过“选妃”等不够光彩的工作。然而这是太平天国领导人的意思,他不过是一个执行者而已。蒙得恩老于世故,也善于揣摩领导意图,在各个明争暗斗的领袖之间行走得游刃有余,后来“天京事变”血流成河,他始终安然无恙。事变让太平天国领导中枢瘫痪,1857年石达开出走,太平天国更是朝内无人。没办法,洪秀全只能提拔新人。他将老资格又对自己忠心耿耿的蒙得恩封为正掌率、中军主将,接替当年杨秀清的位置,总理朝政。此时,蒙得恩的地位比陈玉成、李秀成都高,这些战功赫赫的名将都要归蒙得恩指挥节制。

然而此时太平天国的政令已经不能统一,蒙得恩长期脱离一线,并无军政才能,所以虽有这样的名义,他也根本指挥不了陈玉成、李秀成这些在实战中打出来的将领。1859年,洪仁玕来到天京,接替了蒙得恩总理朝政的大权,蒙得恩开始给洪仁玕当助手。

虽然地位下降,但蒙得恩毫无怨言。他知道自己才具不足,也毫无争权的野心,所以依旧尽心尽力地工作,不久他受封“赞王”,也算是对他多年没有功劳也有苦劳的酬答。只是,蒙得恩没能享受到太久的尊荣富贵,就在1861年5月,因为积劳成疾、旧伤复发,在天京病逝。儿子蒙时雍承袭他的爵位为幼赞王,依旧参与朝政。

蒙得恩死的时候,太平军刚刚摧毁了江南大营,是后期形势最好的时候。而仅仅3年后,太平天国就失败,高级领导人被俘被杀,几乎无一幸免。相比之下,蒙得恩这个起义元老能够生荣死哀,也算是难得的善终了。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